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近日,天津检验检疫局开展了鼠类冬季监测防控工作,在海港码头选取三个监测区域,用夹夜法和鼠笼法进行鼠密度监测,即每月连续三天,每天在三个点位布置鼠夹300个、鼠笼150个,通过统计捕获鼠类的鼠夹、鼠笼比例和鼠种类,分析鼠类种群变化及区域分布规律。
据天津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介绍,鼠是重要的病媒生物和卫生检疫对象,是某些自然疫源性疾病如鼠疫、野兔热、脉络丛脑膜炎、狂犬病及一些肠道传染病病原体的天然宿主,并可通过体表寄生虫如蜱、螨、蚤等叮咬人类而传播疾病。开展冬季海港口岸鼠类监测防控意义重大,通过冬季鼠密度调查,结合当年降温程度和降雪量等因素,可预测来年口岸的鼠密度变化情况,以便来年有针对性的开展防控工作;另一方面,针对冬季鼠类喜好在仓库内活动,随货上船风险加大,通过有效防控可降低鼠类对国际航行船舶的卫生风险。
为保证鼠类监测防控成果,天津检验检疫局多措并举。一是科学开展鼠密度监测,重点开展口岸办公区域、辅助用房和固体废物存储区域的鼠类监测工作,及时掌握口岸现场鼠类密度变化情况;二是加强口岸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针对口岸码头堆场、仓库,开展鼠类防护制度、防护措施和器具的检查工作,确保口岸区域防鼠工作有效开展;三是加强口岸固体废弃物卫生监督,针对口岸运营单位固体废弃物处理制度和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口岸固体废弃物存放区域的防鼠措施,排查鼠类孳生场所。与此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口岸工作人员对鼠类和鼠类传染病的认知和健康防护意识。(李晓冬、霍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