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知名区域品牌 引领产业经济发展
——第二十四届农高会涉农品牌标准成果信息发布会在杨凌召开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姜丹)11月5日,第24届农高会涉农品牌标准成果信息发布会在杨凌召开。会上,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对2016年我国农业区域品牌价值评价结果及评价整体情况进行了简明分析,并通报了参加2016年区域品牌价值评价的39个农业区域品牌价值及部分区域潜在品牌价值;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通报了2017年正式发布的24项陕西省涉农地方标准信息,并解读了其中3项农业标准制定发布的重要意义。
我国正处于品牌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强品牌建设、发展品牌经济是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为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精神,切实贯彻国家“提品质、增品种、创品牌”战略,国家质检总局积极推动“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创建活动,并创新开展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区域品牌价值评价工作。评价工作遵循自愿参与、免费评价的原则,采用资产组合超额收益折现法,以区域品牌资产组合体为对象,除了计算区域品牌超额收益的经济指标外,还考量了区域品牌的发展潜力和未来抗击风险的能力等要素,力求通过科学公正的评价,为园区开展区域品牌建设提供指导。通过主客观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导入权威行业数据以及舆情监测信息,最终得出区域品牌价值评价结果。
据悉,2016年共有39个涉农区域品牌参与了评价活动,占到全部行业160个园区的24%,园区参与数量较2015年提高了69.6%,农业区域品牌价值合计达3090亿元,平均价值79亿元,较2015年的57亿元提升了40%。品牌强度平均得分为715分,较2015年提高了14%。从数据来看,农业区域品牌的总体价值、平均价值和品牌强度较2015年都有较大提升。“杨凌农高会”以615.99亿元名列农业区域品牌价值榜首,十强榜单名列其后依次为“烟台苹果”(545.95亿元)、“五常大米”(428.22亿元)、“中宁枸杞”(161.56亿元)、“山下湖珍珠”(147.24亿元)“烟台大樱桃”(120.40亿元)、“普洱咖啡”(111.36亿元)、“福鼎白茶”(95.36亿元)、“中洋河豚”(79.48亿元)、“龙陵石斛”(75.15亿元)。
2017年是陕西省质监局确定的标准化战略推进年,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按照《陕西省标准化发展战略纲要(2011-2020年)》,不断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积极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和良好农业规范,全年共发布农业地方标准24项,为现代特色农业产业质量效益提升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目前,陕西省在发展蔬菜、甘薯、番茄等农业产业中,依然存在栽培管理技术落后,肥料、农药使用不规范、布局不够科学合理,地方特色不显著、栽培技术参差不齐、标准化生产难以开展等问题。有鉴于此,为提高蔬菜、甘薯、番茄生产规范化高效化管理,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控,保障设施蔬菜的质量安全,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我省农业产业化和农业标准化的不断发展,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广泛征求了相关领域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由农业技术专业研究机构、龙头企业主导,制订的24项农业地方标准,对落实2017年省政府工作报中提出的“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支持绿色蔬菜的产业发展,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挥了技术支撑作用,同时也对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持续高效利用和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提升产业竞争力,保护地区生态环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此次农高会涉农品牌标准成果信息发布会上,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有关部门负责人简明介绍了2016年区域品牌价值评价中涉及农业区域品牌的整体情况,通报了参加2016年区域品牌价值评价的39个农业区域品牌价值及部分区域潜在品牌价值。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处长周栓成通报了2017年正式发布的24项陕西省涉农地方标准信息,并解读了其中3项农业标准制定发布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