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官网获悉,质监机构管理体制改革一年多以来,怀集县市场监管局学先进、补短板,利用人员以及职能优势借梯登高,用“大”开放破“小”困局,探索出一条具有市场监管特色的发展之路。
一是抓教育,补短板,锻造市场监管“铁军”。机构整合后,按照“先入门、后应用、再求精”的思路,坚持“每月一法”、“半年一考”等学习制度,积极参加国家质检总局、省、市质监局等举办的各类视频培训班。各业务股室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法》、《产品质量法》、《计量法》等制定业务培训计划,开展对全系统的业务培训,并确保学习人员、时间等各项要求落实到位。一年来开展各类培训142期,开展法律宣讲会3场,培训人次达383人,98名人员已取得行政执法证,35名人员已考取(B类)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证。
二是抓制度,补缺位,握紧行政权力“铁拳”。按照“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要求,建立健全《机关作风管理规定》、《政务办公会议制度》等10项制度。指导8个基层所按照局统一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并严格执行各项制度,从而实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推进各项工作有效运转的新格局。全面落实主要负责人党风廉政“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责任,形成凝聚合力、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结合“两学一做”、“解放思想、实干兴肇”等学习教育活动,邀请县纪委、县委党校、市委党校等领导为干部职工进行党风廉洁警示教育、预防职务犯罪培训,排查廉政风险点12个,进一步强化干部职工的规矩意识和纪律观念。
三是发挥优势,主动出击,助力地方经济步入“高速期”。擦亮“国家地理标志”金漆招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目前已累计有怀集茶秆竹、汶朗蜜柚、桥头石山羊和谭脉西瓜等4个农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位居肇庆市第一位。制定《怀集县贯彻落实质量强省战略2017年行动计划》,指导6家企业申报第五届政府质量奖,1家企业申报2017年肇庆市政府质量奖。进一步完善企业质量信用档案数据库,建立质量信用信息定期采集录入机制,目前已采集录入481条数据。推进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在怀集中学设立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点,聘请5名教师为质量风险监测员。该县质量工作在2015-2016年度政府质量工作考核中总分排名全市第一。制定省级地方标准3个、发布县级农业联盟标准3个。一年多以来免费为企业、集贸市场、医疗卫生单位等检定计量器具26174台(件),免除检定费147.09万元,已有13家企事业单位申请了计量保证体系确认。(何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