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官网获悉,近年来,云浮市质监局始终围绕中央、省、市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把农业标准化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坚持政府大力推动、市场正确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农民积极实施的农业标准化工作方针,将具有云浮特色的种植养殖等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提高云浮特色农业的质量和效益,帮助农民走出传统农业低收益的困境,增加农民收入,为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实行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布局与特色农业优势产业精准对接。结合云城花卉苗木、新兴温氏禽畜、新兴茶叶、新兴话梅、罗定肉桂、罗定稻米、郁南水果、南药等特色农业优势产业,在认真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业施策,鼓励和扶持农业龙头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大力推广“公司+基地+标准+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促进农业标准化与农业产业化的深度融合。目前,全市已建成或在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6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2个,并成为全省三个连续3批获得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立项的地市级之一。
二是实行农业标准制定实施与彰显综合效益精准对接。以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农产品为出发点,将标准化手段贯穿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突出标准对打造品牌、提升竞争力、延长价值链的引领作用,用标准打市场、增效益。累计制定实施了《亚灿米水稻天然健生栽培技术规范》等近300项内控标准或技术规程,其中,《茶毛虫绿色防控技术规程》等15项标准上升为省农业地方标准,《肉桂丰产栽培技术规程》、《热带亚热带桑树栽培管理技术规程》等2项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具有云浮特色的农产品标准支撑体系初步建成。
三是实行标准化发展规划与农村土地流转精准对接。通过标准化示范区的辐射作用,形成了县有示范镇到村有示范户,一级带一级,层层有典型的示范网络,并充分利用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使土地经营权向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示范户有序流转,许多荒废的土地被再次利用起来,形成标准化、科技化、区域化、集约化经营。土地流转大大激发农村土地的活力,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土地流转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越来越多的土地进入了流转市场,“流”出了农业集群发展的规模化,也使农业结构调整得到最大的优化。
四是实行标准化服务与提高农民自身发展能力精准对接。及时向龙头企业等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信息。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人员的作用,围绕农业科技转化、标准研制、产业化发展以及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制定农产品标准化技术解决方案。将标准的技术要求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明白纸、解读手册、图解、漫画等,让农民群众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大力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培训农民大都掌握了1-2门农业实用生产技术,不仅成为农业生产的“土专家”,而且成为“走村串乡”的生产种植能手和致富带头人。
(李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