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官网获悉,近年来,池州市工商质监局全面贯彻落实省市“调转促”决策部署,围绕质量品牌升级工程,创新方法,实施“品牌+”五大工程。
一是实施“品牌+质量”工程。大力推行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导入六西格玛管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5S管理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在中小企业广泛开展QC小组、“五小”(小建议、小革新、小攻关、小发明、小创造)、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群众性质量活动。
二是实施“品牌+产业”工程。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域旅游、大健康产业等三大重点产业为覆盖面,以标准制定为突破口,引导产业集中区域企业自主制定团体标准。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突出抓一批有规模、有优势、有较高社会认可度的特色产品品牌的培育。
三是实施“品牌+基地”工程。围绕电子信息集群、汽车配件集群等一批市场影响力大、产业配套和辐射带动力强的特色产业集群,培育以知名品牌产品为纽带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围绕特色农产品加工区、农业技术类示范区、文化产业区、旅游区等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各类区域申报区域品牌价值评价,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知名区域品牌。
四是实施“品牌+科技”工程。鼓励企业积极与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建设一批以前瞻性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重点(工程)实验室,以重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和工程化验为主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新产品新工艺研发为主的企业技术中心,以提升设计创新水平为主的工业设计中心。
五是实施“品牌+金融”工程。通过知识产权、商标质押等投融资平台,为企业解决现实困难,突破发展瓶颈。推广“守合同重信用”公示企业增信融资模式,探索实施品牌质押贷款、知识产权入股等制度为企业融资拓展新渠道。(黄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