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地方动态>>

厦门新粮食码头运营半年进口粮食超60万吨

2017-04-16 08:32:46 中国质量新闻网

  3月23日,据厦门海沧检验检疫局消息,自2016年8月底厦门海沧口岸海隆码头承接东渡散粮进口任务以来,历时半年,共进口粮食10船次、14报检批、61.58万吨、2.58亿美元。进口粮食品种包括大豆、油菜籽、小麦等多种。其中大豆主要来自美国和巴西,油菜籽来自加拿大,小麦来自澳大利亚。

  半年以来,海沧港区散粮码头创下了多个厦门记录:2016年12月24日,厦门口岸迄今最大重量的小麦进境,重5.90万吨;今年1月22日,中粮集团的5200吨小麦顺利从从海隆码调运至广东,标志着厦门港区进境散粮实现首次跨省海运调拨;2月23日,6.60万吨大豆进境,系厦门口岸迄今进口的单批次最大重量散粮。

  据了解,海隆码头配有可移动轨道门机7台,起吊能力40吨不等,接卸机器设备经过前几月的磨合,已经可以满负荷运作,目前24小时卸货量稳定在3万吨左右,承接散粮的能力尚有剩余。综合散装粮食的进口增长预期,预计2017年实际接卸量将达到200万吨。

  为更好服务企业进口散装粮食,海沧局有针对性地出台多项举措: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开通散货粮食绿色通道,提供节假日预约施检特色服务。协同技术中心鉴定人员登轮检疫,快速送检,及时出证放行;加强新进检验检疫员培训。通过培训新进检验检疫人员,促进粮食检验检疫人员疫情鉴定水平的提高,设置AB岗,提高疫情检测的速度和效率;提升检疫水平和设备设施。登轮检疫设备设施标准化,操作标准化,24小时视频监卸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取样;创新检验检疫监管方式。延伸后续监管环节,借助粮食加工企业大型过筛设备,加强筛上物筛下物检疫。加强调运监管,运输、严控粮食撒漏,防止疫情扩散。(唐非凡)

  

(责任编辑:车车)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