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厦门检验检疫局获悉,2017年3月1日起厦门自贸片区将再添一利好新政。该局将改变以往报检后做卫生处理的检疫监管模式,根据船舶代理提供的舱单信息提前筛选出需要做检疫处理的集装箱货物,在辖区海港口岸实施检疫处理前置,对符合条件的入境集装箱货物,由检疫处理公司在船舶靠港卸货后,船舶代理报检前实施检疫处理。
据了解,新的海港口岸检疫处理前置措施实施后,将对厦门自贸片区带来以下三大利好:一是节约企业通关成本,与旧有的报检后做卫生处理的通关模式相比,新模式实施后来自疫区的集装箱货物每柜至少减少一次吊箱操作,每年可为在厦门口岸通关的企业节约吊箱费用一千六百万元,进一步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在当前外贸大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有利于助推外贸回稳;二是加快了自贸区的通关效率,通过实施检疫处理前置,优化了通关流程,平均每个货柜通关时间缩短了至少一个工作日,提升了自贸区的物流周转效率及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自贸区;三是妥善的处理了“管”与“放”的矛盾,既要“管得住”,又要“放得快”,兼顾把关与服务,有利于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陈进文 黄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