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官网获悉,为进一步推进质量强市建设,鼓励和引导全市民营企业提升质量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河源市质监局结合实际出台14条扶持措施。
一、实行资源共享。实行市质监局技术机构的实验室及先进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为民营企业的产品研发、标准制(修)订和质量控制提供产品测试、工效学设计、数据分析、技术咨询等服务。
二、主动深化改革。一是全面取消重点产品定期监督检验制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实施产品质量比对研究提升工程,提升民营企业产品质量水平,以点带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和帮助民营企业、出口转内销企业加强技术基础工作,建立健全认证认可和质量管理体系,完善产品检测设备与手段,指导企业培育和建立自主品牌,协助企业完成产业经营方向的"调整转型"。二是改革生产许可制度,企业申请办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时,加强业务指导,发挥生产许可政策引导作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免征生产许可审查费,对在本市检验的市级发证产品免征发证检验费。企业申请生产许可证证书延续时,符合规定条件的,可免予实地核查和产品发证检验。在全市范围内推行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工作,引导企业将执行的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在企业产品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向社会公开。
三、加强技术服务。一是对城乡集贸市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和民用三表(水表、电表、燃气表)及出租车计价器、加油机等用于贸易结算及医疗诊断的强检计量器具实施免费检定。二是推动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提高计量检测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在民营企业集中地集中开展计量服务,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就近的计量检定和校准服务。鼓励、支持大型民营企业积极主导或参与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抢占标准话语权,对主导和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民营企业给予奖励,支持有实力的民营企业承担国家和省级TC/SC(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简称TC /SC)秘书处工作。
四、强化培训指导。一是每年组织开展200家企业免费质量培训活动,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产品质量、计量、标准化、认证认可、食品相关产品监管、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及规章知识,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法制观念。组织开展民营企业家交流互学活动。开展首席质量官免费培训工作。二是组织技术专家服务队深入企业,免费提供节能降耗、质量管理、标准、计量管理评价等服务。三是积极鼓励和指导民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申报标准化、计量、质量(含特种设备)专业技术职称,提高民营企业技术人员素质。
五是着力培育品牌。一是积极推荐、指导重点企业、民营企业申报中国质量奖、广东省政府质量奖、河源市政府质量奖、广东省名牌产品;对已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河源市政府质量奖的企业加强指导,并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加大对地理标志产品生产企业和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企业的扶持和保护力度,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二是组织富有地方特色和优良品质的产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提升优势产品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加大对地理标志产品生产企业和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企业的扶持和保护力度,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
六、坚持打假保优。坚持以质量为中心,帮助民营企业建立和完善质量、标准、计量管理体系,强化技术基础工作,激发企业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加大打假保优力度,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河源市质监局鼓励扶持民营企业提升质量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工作措施》的出台,有利于企业夯实技术基础,推动名牌战略的实施;有利于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有利于企业安全生产,维护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有利于加强质监部门自身的效能建设,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 (张奕聪 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