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为加强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监督管理,吴忠市市场监管系统按照《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落实〈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推进方案》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了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专项治理工作,共检查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2个,农贸市场及大中型食用农产品商场(超市)16个,举办《食品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培训班5次,发放宣传材料5000余份,建立食用农产品快检室8个,开展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1440批次,其中不合格1批次,开展快速检测623批次,查处食用农产品违法案件6起。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开展宣传。各局结合辖区实际,分别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专项治理的组织领导。同时广泛开展食用农产品专项治理宣传,举办了食品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培训班,通过在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和消费者集中购物场所开辟宣传栏、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多渠道、多形式宣传《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使广大群众不断增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意识和监督意识,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为强化监管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是全面摸清底数,建立管理信息。各局组织执法力量,集中对辖区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大中型食用农产品商场超市、食用农产品经营者主体底数、市场销售特点、食用农产品主要来源等情况进行了摸底排查,全面掌握了辖区内食用农产品市场经营情况。
三是按照标准要求,落实主体责任。向市场开办者提供统一规范的《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销售凭证》、《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日常监督检查记录》等格式文本,供其参照使用。通过召开会议、举办培训、建立“QQ群”或 “微信群”发布通知等方式指导批发市场成立自查工作小组,多次约谈市场开办方和广大食用农产品销售者,全面履行告知义务,将有关要求及时传达至辖区内销售市场开办者和入场销售者。及时提示、督促、帮助市场开办方和销售者自觉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法定义务,守法经营,诚信经营。
四是开展自查自纠,健全各项制度。要求各市场开办方对市场内经营情况全面摸底调查,对照责任清单开展自查自纠,建立食用农产品入场准许协议制度,并逐一与入场经营者签订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协议,建立食用农产品销售者档案。建立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凭证制度,监督食用农产品批发经营者规范使用《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凭证》,对没有按照类别进行分区摆放、贮存环境不达标、没有合格购销货凭证的入场经营者,由市场开办方自行督促整改到位。
五是加强科学监管,提高快检水平。指导市场开办方推进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实验室的建设,制定科学有效的监督抽检计划,要求市场开办单位在市场显著位置设立公示栏,及时公布检测结果,严格执行不合格农产品退市和召回制度。加强巡查督查,加大对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监督抽检力度,抽检情况及时在单位网站公布,依法对违法行为进行严惩,推动建立长效机制。8家食用农产品市场建立快检室并在显著位置设置了公示栏,每天将快速检测结果进行公示,从源头上保证进入零售环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刘彩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