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作会议上确定了今年质检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工作要求: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实施质量强国战略、标准化战略,下大气力全面提高质量、加强质量监管、优化质检技术服务、加快质检关键性改革,以质检工作的优异成绩迎接十九大。这为质检机构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我国检测市场已经对外开放,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质检机构要发展就必须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提升整体人员素质,强化实验室的管理与监督,提升检测工作质量和水平,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一、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1、准确地检测数据
质检实验室要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需要抓住以下三点:一是检测方法的要求。检测工作的技术依据就是检测方法。以实验室实际情况为依据,选择以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为检测依据,并对作业指导书进行有效制定,保证方法的本地化[2]。检测方法可以利用动态管理,如收集、跟踪变更、确认备案、受控发放等,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依法性和时效性。
二是检测设备的要求。实验室在开展检测工作时,应配备齐全的设备,选择具有良好稳定性、灵敏度以及技术性能的仪器设备,使其能够满足检验要求和标准。耗材、仪器设备在使用前,必须要经过合格的验证和鉴定、校准 / 检定,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三是控制的要求。采用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方式,对检测过程进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从而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避免不符合工作的出现。实验室可以采用不确定度评估、方法对比、人员比对、留样再测、盲样考核等方式进行内部控制,也可通过能力验证和实验间比对等验证检测能力进行外部质量控制,从而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2、加强学习,提升服务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检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质检机构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发展,质检人就必须要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积极要求进步的思想,通过提升服务企业的质检人员特别是一线人员的素质,了解、反馈用户需求,与用户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有针对性地拓展服务项目,提升服务能力和质量,引导检验事业长远发展。
二、以制度创新促机构大发展
一是完善责任制,明确责任、目标和任务。牢固树立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思想,认真思考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提出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法,并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总结经验,研究新方法,解决新问题,提升检验水平,提高服务能力。
二是建立奖惩机制,奖惩并举,促进。对工作能力强、敢于大胆创新并取得一定成绩的人员给予奖励,激发个人工作热情,对工作不认真、不负责的人员要给予相应处理,奖惩并举,引导质检机构走向良性发展轨道。
三是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广泛借鉴先进检验机构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出一些适合自身发展且执行有效的相关人事管理制度。尤其在对领导干部的管理上,应积极推行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民主评议、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制度,选拔出一批有能力领导本行业、能够带动大家共同进步的人员来担任领导职务。同时,应积极重用一些适应本行业、具有专业技术的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并不断加强人才队伍的再培养、再教育,提高本行业的整体素质,适应新形势下质检机构发展的需要。
在当前各种条件下,质检机构的发展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发展中依然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有关人员应从其客观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既有优势条件,研究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发展实施策略,满足新形势下产品质量检验需求,从而促进质检机构长远健康发展。(刘小春 徐桂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