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地方动态>>

江苏连云港检验检疫局助力海苔走出国门纪实

2017-02-14 16:36:45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海苔,学名条斑紫菜,以其独特的美味和丰富的营养享誉国内外,其主产区集中在中、日、韩三国的部分海域。在中国海苔主产区的江苏,连云港以其独特的海洋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海域资源,形成了“连云港紫菜”独特的品质和口感,并获江苏唯一海洋产品类地理标志性证明商标。上世纪90年代规模化养殖以来,一代又一代渔民梦想着将这独特的美味分享给全世界,而这也是连云港检验检疫人的梦想,他们齐心协力,不断探索完善从养殖源头到产品加工的全程质量安全保障机制,推动“连云港紫菜”的国际市场认可度不断提升。

2016年,江苏连云港海苔产品出口2045.8吨,4335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3.2%和22.1%,其中干海苔出口额高达863.7万美元,同比增长超四成。自2011年的2700万美元到现在突破4300万美元,凝聚了连云港检验检疫人的智慧和力量,他们与渔民一道助力小海苔走出国门!

出口规模“扩量”

“我们的很多干海苔企业老板都是渔民出身,建厂时对产品出口没有信心,对质量管理一知半解,根本无法产品出口的要求。”连云港赣榆紫菜协会总经理袁丽谈起企业申请出口资质时说,“幸好连云港检验检疫局对申请备案企业总是不厌其烦的耐心指导,加班加点为我们提供免费的集中培训,并在评审前进行现场指导,帮扶企业打开质量安全管理局面。”

在培训渔民时,连云港检验检疫局创新方式,一方面开展电子化、网络化培训,将多年监管中发现的问题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容进行分类,结合规范的管理行动制作培训视频,通过网络形式使企业更直观深刻地学习掌握相关要求。另一方面加强交流,针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各环节要求开展生产实践交流,随机选取企业交流生产过程控制措施,深入查找风险隐患、问题原因及整改方法。

2016年,连云港市新增13家干紫菜企业和1家即食海苔企业获得出口食品备案资质,出口备案海苔企业达到99家,占辖区海苔生产企业近六成,为扩大出口规模奠定基础。

出口产品“提质”

“海苔生产虽然工艺简单,但标准对微生物等卫生要求高,稍不注意控制,就会导致产品出口受阻。”连云港神仙紫菜有限公司生产经理王波表示,“从条斑紫菜原藻生产的外来杂质防护到原料质量稳定性控制,从烘烤温度的科学制定到成品的自检自控,连云港检验检疫局帮助企业实施的产品质量安全’四保障’机制,为我们解决了全链条管理的难题”。

连云港局主动加强源头管理,科学制定实施养殖海区和原料的风险监测方案,保障源头关;及时跟进国外食品法律法规及标准变化,组织开展风险会商科学应对,保障产品标准关;指导企业加强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保障生产关;开展新《食品安全法》、安全卫生管理等法律法规知识和实验室能力培训和验证保障主体责任落实关。

在这种保障机制下,连云港口岸成功培育了连云港“神仙”、“水中仙”、“熊猫”“一休”等行业品牌,连云港雅玛珂紫菜有限公司荣获质检总局AA级“全国质量诚信企业”称号。

出口放行“增速”

为服务地方外贸发展“增速”,连云港检验检疫局提出了适应外贸发展新常态支持“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四优化、四支持”十六条服务举措,积极实施服务地方外贸“提速、减负、增效”百千万活动,坚持在深化业务模式改革,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上下功夫。

2016年,连云港检验检疫局实施了包括源头备案、过程监督、产品抽检在内的“三位一体”出口食品监督抽检新模式,强化源头和过程控制,实现对监管和抽检合格的海苔产品即报即放。同时,随着区域一体化、申报放行无纸化、备案流程优化、苏鲁苏沪出口直放等一系列“快进快出、优进优出”通关便利措施的实施,形成了科学合理、安全高效的出口食品快速通检新机制,提升了出口海苔产品的放行效率。

出口贸易“破壁”

“在服务特色食品农产品外贸发展的进程中,要高度重视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认真研究进口国和国际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影响产品出口的技术壁垒要下大力气攻破它,保护好产业发展。”这是连云港检验检疫局徐贵业副局长对出口食品检验监管人员的叮嘱和期盼。

2014、2015年,我国出口海苔就曾遭遇过寒冬,正是欧盟以海苔中检出扑草净为由进行通报和退运,导致连云港海苔出口欧盟的贸易量出现下滑。连云港检验检疫局及时组织行业协会和企业开展风险会商,加强对欧盟农残法规的研究,最终发现该法规关于农残限量在干湿态产品换算的规定,为突破欧盟不合理通报找到依据。在此基础上,检验监管人员指导企业做好原料重金属和农残的风险监测工作,使得输欧盟海苔全部顺利通关。2016年,连云港海苔出口欧盟货值398.0万美元,同比增长24.7%,出口欧盟市场出现回暖。

小小海苔,浸透着渔民辛勤的汗水和浓浓的期盼,在走向国际市场的进程中,连云港检验检疫人将持续深化与地方海洋与渔业等部门的合作共治,将服务前移,指导海苔养殖向标准化、规模化示范区发展,形成出口特色产业集聚。(王志聪 王川)

(责任编辑:八雨)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