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蒙古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官网获悉,该局立足全区进出口食品安全工作实际,以非传统食品安全问题系统性、多变量特征为着眼点,向纵深推进非传统食品安全工作。
一是深化培训,提高食品防护意识。围绕非传统食品安全防护强调“全员参与、环环相扣”的要求,根据出口食品企业非传统食品安全防护意识和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认真组织安排,精心设计内容,对全区100多家出口食品企业和备案基地的115位管理人员及61位进出口食品安全工作人员进行了非传统食品安全防护专项培训,并动员和鼓励参会代表落实好企业内部的再培训工作,提高全员食品防护风险意识。
二是精准帮扶,建立食品防护计划。指导企业对出口食品从原料供应、生产运输到产品溯源全链条实施风险评估,识别易遭受人为蓄意破坏,或受其它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薄弱环节,确定相应防护措施,将食品防护计划列为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评审的重要内容,以敦促企业切实将食品防护转化为管理制度,为传统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牢牢打上非传统食品安全的“防护补丁”。10月总局专项督察组实地检查了蒙牛、阜丰两家出口食品企业,对其食品防护工作开展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
三是发挥优势,搭建风险预警平台。持续完善非传统食品安全预警体系,有效利用检验检疫信息渠道,收集有关非传统食品安全与风险预警信息。加强舆情信息的运用,建立信息来源清单,搭建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向企业通报,有针对性的指导企业开展风险排查,将潜在危害消除在萌芽状态,力求防患于未然。
四是夯实基础,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深入贯彻落实总局相关要求,拟定了《内蒙古检验检疫局出口食品非传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进一步规范了应急处置工作。同时要求企业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处置培训和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在第一时间控制事态,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和危害,做到“有效追溯、准确定位、快速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