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地方动态>>

第二十三届杨凌农高会“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出版物展台专访

2016-11-10 13:36:54 中国质量新闻网

寻找萦绕心间的淡淡乡愁

——第二十三届杨凌农高会“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出版物展台专访

  中国质量新闻网消息 (李庆 姜丹)11月5日,第二十三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地理标志产品展在现代特色农业展馆举行。20余个省市120余种地理标志产品云集荟萃,争奇斗艳,使得地理标志产品展成为农高会一道靓丽的风景。在这众多产品当中,中国质检出版社展台上那一本本印制精美、做工精致的“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系列出版物在琳琅满目的地理标志产品中显得独树一帜,散发出地理标志产品的文化魅力,让人寻找到那萦绕的心间的淡淡乡愁,引人注目,让人流连。

  “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系列出版物让人爱不释手,翻开书页,仿佛行走于故乡的山山水水之间,穿越在历史与现实之中……我们在展会现场对丛书策划人、项目组组长、中国质检出版社副社长戴群进行采访,让我们了解这套承载着数千年优秀中华物产文化盛典的背后故事。

  问:戴社长您好,“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出版物在本次杨凌农高会上展示,得到参会观众的热情响应,您对此次参展如何评价。

  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出版项目,是国家质检总局重点文化建设项目,也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财政部重点支持项目。总局局长支树平担任编委会主任,副局长、党组副书记梅克保多次要求我们要做好“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的文化出版宣传工作。该项目历时四年编纂完成,共59分卷,收集了31省份1080件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全国质检两局共3000余人参加了编写工作,是全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的重要成果,是第一部多角度解读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的百科全书、第一部大规模收录中华五千年物产的文化盛典、第一部全方位采尽美丽中国之神韵的巨幅力作、第一部入选“丝路书香工程”的质检文化丛书。

  自2015年9月出版以来,“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大典”丛书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和欢迎,累计销售15万册,全国各地形成了学习阅读丛书的热潮。本次杨凌农高会举办地理标志产品展其目的是打造地理标志品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宣传地理标志保护工作,这也是我们出版“大典”丛书的创意初衷,因此我们作为地理标志产品的文化建设成果参加此次展会,希望进一步推动地理标志产品宣传推广工作,促进地方品牌建设和经济发展。

  问:为什么决定出版一套关于“地理标志产品”方面的书籍?

  地理标志产品凝聚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沉淀和科学智慧,每一个地理标志产品除了有着特定的传统生产工艺要求外,还有着那一段段悠久难忘的历史和传说。同时,地理标志产品也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已成为各地市的形象名片,家喻户晓、脍炙人口,如我们陕西的陕西苹果、富平柿饼、耀州瓷、西凤酒、泾阳茯砖茶等。

  由于地理标志产品分布范围广泛,涉及领域及品种繁多,对其深层文化知识的发掘及开发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工程。在“大典”项目策划之初的2011年,我国尚未有一部系统全面和整体反映地理标志产品文化和品牌建设发展的出版物,这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对我国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和推广来说无疑是很大的缺憾。正是基于这个原因,经过反复论证策划和各方面专家评审,益辩修改完善,坚定了我们的信心,我们认为:大典是一部前世没有,当代亟需,能流传后世的精品力作,我们才决定举全社之力出版一套关于地理标志产品的书籍。

  问:“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大典”的出版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品牌保护有重要作用,您能详细阐述一下吗?

  “大典”项目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的总集成,是宣传国家特色地域产品、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编撰出版大典是我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客观需要。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幅员辽阔,物种丰富,多样的地理和气候环境,造就了众多的地理标志产品。这些地理标志产品在长期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形成并延续至今,不仅是物质文化的传承,更是历史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传承。它体现着特定地域的历史人文因素,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根植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土壤之中,它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典”的编撰出版有利于真实记录、充分挖掘、积极保护地理标志产品的有关资料和史料,是弘扬我国地理标志文化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客观需要。

  二是促进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地理标志产品是品牌的象征、质量的结晶、价值的体现,对地方特色产业的形成、发展、繁荣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一些地区,地理标志产品已经成为培育质量品牌的强大引擎,打造特色产业的亮丽“名片”,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保护一个地理标志产品,就能形成一个品牌,带活一个产业,富裕一方农民。例如,有“川菜之魂”美誉的郫县豆瓣2014年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40%,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年销售收入88亿元,带动就业1.2万人。编撰出版大典,能使那些生生不息又鲜为人知的地理标志产品走出大山和农村,推动地理标志产品产业化,促进地方经济转型发展。

  三是拓展质检部门工作职能的有效手段。质检部门是我国最早开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的部门之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是质检部门的一个重要职能。自1999年实施原产地产品保护制度至今,质检部门探索并积累了丰富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经验,建立了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形成了包括注册、保护、监管、示范、国际化运用、品牌评价等在内的多层次、全链条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格局。但由于缺乏有效宣传,社会公众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的认识还不高,对地理标志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还不强,以致对质检工作和质检部门的认识理解还不深。“大典”是一个很好的宣传平台和科普教材,可以更好地向全社会普及地理标志产品知识、宣传质检工作,有助于强化公众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和质检工作的认识理解。

  问:“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系列丛书对中国物产文化做了精彩解读,非常适合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在这方面我们有什么举措?

  2015年9月,大典丛书的《北京卷》《上海卷》《内蒙古卷》及《西藏卷》成功入选国家首批“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这几卷之所以能入选‘丝路书香工程’,正是因为省份地处于丝绸之路的沿线,其丰富的物产资源、古老的人文特色是丝路文化绵延千年的精彩再现,与丝路文化精神相符相承,四个区域既有沿海又有内陆,既有多文化交流区域又有民族文化聚居区域,能够反映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

  从根本上讲,“大典”不是对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技术资料的简单汇编,而是加入了与地理标志产品有关的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和人物故事。这些典故、传说和故事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将其汇集在“大典”中,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整理和继承,赋予了“大典”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典”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彩色印刷,用精美图片展现地理标志产品的独特魅力;用通俗易懂及流畅的文字表述地理标志产品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渊源,或穿插历史故事传说;用清晰简练的字块形式简要介绍地理标志产品质量标准、传统工艺特色等,使之成为承载着数千年优秀中华物产文化的盛典,体现出中国文化软实力,向世界讲说中国质检故事,传播中国质检声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正是这些要素,使大典从内容质量上符合“丝路书香工程”入选条件要求,最终成功入选。这也为我们开展“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契机,目前我们与新加坡、英国等国际出版机构达成了版权合作协议,将在未来几年中将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所承载的文化推出国门、走向世界。

  问:数字出版是近些年比较热门的出版形式,接下来有围绕“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进行数字出版、融合发展的计划吗?

  作为全国首批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我们近几年来始终把数字化转型作为出版社更好地服务质检、服务大众的重要工作和长远目标。出版“大典”是我们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资源平台的第一步。2017年,我们会依托“大典”丛书资源,着力打造“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数字资源服务平台”,采用先进的数字出版技术,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建设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富媒体阅读资源库,为读者提供更多更全面的数字内容资源和服务,为宣传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和物产文化,在推动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深度融合上进行有益尝试。

  大典的出版给了出版社更大的信心和更足的勇气,是出版社的一个新起点,我们要以大典项目出版为契机,努力扩大质检出版社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发挥质检出版社作为提升质量、打造品牌、增强竞争力的文化出版主阵地作用,积极主动地联系全国质检系统各单位、各省市党委政府和社会团体,讲好质量故事、唱好质检声音,增进社会各界对质检工作的认识和了解,营造党政重视质检工作、社会关注质量发展、大众参与质量强国建设的浓厚氛围。

(责任编辑:车车)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