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地方动态>>

陕西省质监局等7家单位共同签署推动《长恨歌》模式走出去战略合作协议

2016-11-01 09:20:59 中国质量新闻网

政企合作 标准引领 推动陕西旅游演艺产业走出去

陕西省质监局等7家单位共同签署推动《长恨歌》模式走出去战略合作协议

陕西省质监局等7家单位共同签署《推动〈长恨歌〉模式走出去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姜丹 记者 王梅)10月31日,陕西省质监局、教育厅、文化厅、旅游局、知识产权局、陕西旅游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华清宫文化旅游有限公司7家单位共同签署了《推动〈长恨歌〉模式走出去战略合作协议》,整合政策、资金、人才资源,深化政企合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旅游为体、文化为魂、标准为矛、专利为盾”的《长恨歌》旅游演艺模式,加快推动《长恨歌》模式走出去,合力打造陕西旅游演艺全产业链,培育全省经济增长新动能。

  此次活动由陕西省质监局、教育厅、文化厅、旅游局、知识产权局、陕西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主办,陕西华清宫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清宫)、陕西华清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承办,陕西省质监局局长乔军出席此次会议并讲话。

  出席此次会议的还有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王紫贵、省旅游局副局长赵跃虎、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杨行云、陕西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任公正、陕西华清宫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魏铁平 ,会议由陕西省质监局副巡视员宋艺光主持。

 

陕西省质监局局长乔军出席会议并讲话。

  乔军在讲话中强调,标准是保证旅游演艺产品质量的“压舱石”,标准是促进旅游演艺产业发展的“领航员”,要聚焦陕西旅游演艺产业整体发展缓慢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强化标准意识、质量意识、精品意识、市场意识,更好发挥标准技术支撑引领作用,推动全省旅游演艺产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旅游演艺产业涉及文化创意、演出设施设备、服装道具、艺术人才培养等众多产业,是延伸全省旅游、文化产业链条,服务全省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跨领域新兴产业。2016年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广《长恨歌》演艺模式,鼓励文艺团体固定景点开发精品剧目”的要求,为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长恨歌》旅游演艺模式,加快推动《长恨歌》模式走出去,陕西省多方联合签署了《推动〈长恨歌〉模式走出去战略合作协议》,决定合力打造陕西旅游演艺产业全产业链,培育全省经济增长新动能,加快推动全省旅游演艺产业走出去,服务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根据战略协议内容,陕西省7家单位将发挥部门合力,深化政企合作,大力助推《长恨歌》走出国门。陕西省质监局将支持华清宫主导制定旅游演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加快建立陕西旅游演艺标准体系,打造陕西旅游演艺产业,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复制推广。陕西省教育厅将加强产学研对接,组织相关院校联合华清宫,聚焦旅游演艺产业发展关键共性问题,合力开展攻关研究。陕西省文化厅将支持《长恨歌》申报全省对外文化交流重点项目,与国外主流机构深度合作,推送《长恨歌》精品演出。陕西省旅游局将在全省旅游演艺行业大力宣传、培训、推广以《长恨歌》为蓝本制定的《实景演出服务规范》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陕西省知识产权局将支持华清宫在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领域开展协同运用,加快实现知识产权优势向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转变。陕西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将《长恨歌》作为集团重点扶持发展项目,加快《长恨歌》模式在陕旅集团投资的国内外其他旅游演艺项目中的运用。

  在签字仪式上,还发布了中国实景演出首批国家标准。以《长恨歌》管理和服务为蓝本,由华清宫编制的《实景演出服务规范》三项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将于2017年3月1日开始实施。这是我国首次发布的旅游演艺行业国家标准,填补了全国旅游演艺行业国家标准的空白。三项标准的发布实施,将对规范中国实景演出市场、优化实景演出服务、提高演出水准和服务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引领实景演出行业健康、良性、有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成立陕西省服务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旅游演艺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这是全国首个旅游演艺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也是目前唯一一个旅游演艺行业的标准化专家智囊机构。委员会秘书处设在华清宫。委员涵盖了陕西省内重点艺术院校,重点旅游、文化、演出单位,全国知名演出文化创意企业,全国主要演艺设施设备研发商的代表。委员会的成立,将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并将在以下五方面发挥重要智囊作用。一是提出全省旅游演艺标准化发展规划、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建议;二是参加旅游演艺相关标准制修订工作,参与旅游演艺地方标准的立项、起草、技术审查等工作;三是参与旅游演艺标准化专业知识、重要标准宣贯的培训讲解工作;四是为创建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示范的单位提供标准化咨询服务,参与创建单位评估验收等工作;五是代表陕西省参加国际、国内旅游演艺标准化活动。

中国首部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

(责任编辑:车车)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