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试点经验 促进计量发展
陕西省镇(街道)、村(社区)医疗卫生单位计量器具强制检定政府购买服务工作现场会在宝鸡召开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姜丹 李庆 记者 王梅)10月28日,陕西省镇(街道)、村(社区)医疗卫生单位计量器具强制检定政府购买服务工作现场会在宝鸡召开,旨在总结推广试点先行经验,指导和推动镇(街道)、村(社区)医疗卫生单位计量器具强制检定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展开,确保2020年末实现全省覆盖。
开展全省镇(街道)、村(社区)医疗卫生单位计量器具强制检定政府购买服务工作,这是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部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陕西省质监系统“十三五”时期的一项重点工作,更是新常态下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执政为民、计量惠民,促进计量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的具体实践。

此次会议由陕西省质监局主办,宝鸡市质监局承办,陕西省质监局局长乔军、宝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欣出席会议并讲话。
出席此次会议的还有陕西省财政厅、人社厅、卫计委的相关领导,以及全省各设区市、韩城市、神木县、府谷县以及西咸新区、杨凌示范区质监局主要领导,省质监局业务科室的负责同志等。会议由陕西省质监局总检验师刘蓬勃支持。
为充分发挥计量服务保障民生作用,促进计量发展成果全民共享,今年年初,在陕西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在各市县(区)财政、卫计、人社等部门的协作配合下,由陕西省质监局牵头,分别依托宝鸡市、渭南市、韩城市、神木县、府谷县、杨凌示范区质监局以及省计量院,组织开展了全省镇(街道)、村(社区)医疗卫生单位计量器具强制检定政府购买服务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好的经验做法。

此次会议共分现场观摩和会议交流两个阶段。上午,与会代表分别前往杨凌揉谷镇卫生院、杨凌五湖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宝鸡市质监局机关进行了现场观摩学习。
下午,宝鸡市、杨凌示范区、渭南市、韩城市4家单位分别介绍了各自的试点工作情况,与大家进行了现场经验交流。
宝鸡:免费检定医用计量器具提升基层医疗计量水平
宝鸡市质监局把探索建设幸福宝鸡的新思路、探寻满足百姓幸福需求的新办法,作为推进建设幸福宝鸡工作的新课题,在质监专项经费中列支100万元在全省率先推行镇(街道)、村(社区)医疗机构在用医用计量器具的免费检定。全力打造“宝鸡质监计量惠民”服务品牌,有效改善了全市镇(街道)、村(社区)医疗机构在用医用计量器具普遍存在的未检定、漏检和超周期直接“带病诊疗”使用状况。检定合格医用计量器具从过去占台件总数的不足50%上升到现在的95%,医用计量设备周检率由50%上升到现在的95%。
察民情听民声,常思民忧之策。2010年,市质监局以题为《医用计量器具拒绝检定、群众就医安全难以保障》的《质量与安全送阅件》呈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就加强对医疗卫生用计量器具的监管和督促按期检定提出了具体办法,引起了市上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同时,深入多家医疗机构调研、座谈、交流,察实情、问症结、解难题。2013年以来,多次在市政协提案中强烈呼吁市政府应将乡镇、社区公益性医疗卫生机构医用计量器具的免费检定工作纳入年度财政预算。2014年,提请市政府印发了《宝鸡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实施意见》,对集贸市场在用衡器、镇街和村(社区)公益性医疗卫生机构常规医疗计量器具、民用四表使用后检定和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监督检查所需经费逐步纳入年度财政预算。2016年,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医用计量器具免费检定全覆盖工作,被市委、市政府列入了全市深化改革“面向群众”改革事项的重点任务。
开展免费检定,办好为民实事。由市质监局牵头专门成立了“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用计量器具免费检定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主要任务,落实了各部门的责任,确保调查摸底及后期的检定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市计量所建立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用计量器具数据库,将检定完成情况录入其中,逐步实现质量诚信动态管理。
取信让利于民,释放质监红利。实施镇(街道)、村(社区)医疗机构医用计量器具免费检定工作,源头上杜绝了因“医用三源”等计量器具失准导致的误诊、误判现象的发生,解除了医生和患者双方的后顾之忧,真正践行了“履职为民、服务惠民”的承诺。
杨凌:联合统合融合 协调统一联动 构建镇村医疗卫生单位计量管理的长效机制
杨凌质监局坚持“部门联合,技术统合,业务融合”的工作思路,着力构建镇村医疗卫生单位计量管理的长效机制,全力推进医用计量器具免费检定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全区2家乡镇卫生院、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6个农村卫生室的284台(件)在用医用计量器具全部进行了免费检定。通过试点,镇村医疗卫生单位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主体责任不断夯实,部门联动合作机制不断完善,镇村一体化管理模式不断强化,质监服务基层能力不断增强。
坚持部门联合,协调统一的工作机制不断完善。与区社会事业局联合印发《关于在镇(街道)、村(社区)医疗机构医用计量器具免费检定工作实施方案》,试点工作按照动员部署、摸底建档、建章立制、组织检定、动态监管和总结上报等六个节点稳步推进。通过计量检定服务、联合检查、督促落实、效果反馈等措施,建立了质监与卫计部门之间计量工作联动合作的长效机制,强化了质监部门对医用计量器具的的监管。
坚持技术统合,计量惠民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主动争取与陕西省计量院在计量检定、信息化管理和人员培训方面的技术支持,统合检定项目,集中对在用的医用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全部进行了检定。建立计量检定数据平台,平台设置统计分析、分级管理、信息查询和超期预警板块,在用医用计量器具全部录入数据库,并适时更新,提前预警,实施动态监管。
坚持业务融合,镇村一体化管理模式不断强化。我们以计量检定为契机,将计量工作融入到医疗卫生单位的日常管理,切实加强质监、卫计部门的业务融合,进一步强化了镇村一体化管理模式。
渭南:创新举措,主动作为 推动基层医用计量器具免费检定工作常态化
发挥主观能动性,协调各部门相互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多次汇报此项工作的设想、进展情况以及医疗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反响,争取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加强与各部门之间通力,市卫计委专门就此项工作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市财政局把免费检定费用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定期核拨;市政府考核办把基层医疗机构的免费检定工作,列入对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的年度目标任务考核内容,为免费检定工作提供了政策和资金的有力保障。
深化计量惠民措施,创新计量工作方式,顺利开展免费检定。专门成立以分管副局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就落实免费检定试点有关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建立了医用计量器具管理人员QQ群,利用QQ群平台与各医疗机构及时交流,掌握各医疗机构计量器具的更新情况,实施动态管理。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对不按规定进行检定的在用医用计量器具,依法依规查处。
建立长效机制,增强主动履职意识,确保免费检定工作常态化。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目标。计量管理部门负责摸清辖区内医疗机构在用计量器具底数,协调免费计量检定经费等,计量检定机构制定免费检定工作计划并抓好落实,将检定情况及时上报计量管理部门,同时指导医疗机构更新计量管理台账、健全计量管理制度,督促医疗机构落实计量管理主体责任。二是规范检定行为。在市局网站公示各医疗机构计量器具检定结果,增强社会监督力度;法定计量机构对医用计量器具检定实施网格化管理。三是建立监督落实整改机制。把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采取停用维修或更换等处理措施。四是加强执法检查,推动诚信计量建设。推动医院完善医用计量器具管理制度和周期检定制度。和卫生室、医院签订诚信计量自我承诺书。五是市计量所在服务大厅专门设立免费检定服务窗口,使免费检定工作常态化。
韩城:深入动员 广泛宣传 扎实推进
积极主动争取地方政府支持是搞好工作的前提。一是争取政府领导对此项工作的同意和支持。二是以政府名义印发了《韩城市镇办、社区(村)医疗机构在用医用强检计量器具免费检定工作实施方案》,同时制定了详细的经费预算方案。赢得了市政府的肯定支持,市财政在最短时间内将工作经费拨付到位,使我们的工作在经费、人员方面得到了及时有效保障。
全面摸底建档是搞好免费检定工作的关键。3月份,我局组织人员利用一个月时间深入到全市14个镇办卫生院, 2个社区医疗服务中心,248个村卫生室,对其在用强检计量器具进行了全面的摸底调查,建档造册,建立台账,并制作了韩城市镇办、社区医疗机构强检计量器具网络分布图。
广泛宣传提高认识是搞好免费检定工作的根本。一是在宣传对象上,分层次对承检机构、检定人员、受检医疗机构及单位人员和社区、镇办、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宣传,尽可能使宣传的覆盖面更广;二是在宣传内容上,力求更贴近实际,更贴近民生,使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更多的计量知识及计量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三是组织对检定人员进行了职业素养教育和检定技能培训;四是在宣传方式上,力求多样化,更加注重宣传的实际效果。如,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当计量义务监督员,深入到各镇办和社区进行计量知识宣传,组织局标准计量科人员深入基层医疗单位进行调查宣传。
最后,乔军在讲话中,回顾了陕西省开展镇(街道)、村(社区)医疗卫生单位计量器具强制检定政府购买服务试点工作情况,从必须紧紧围绕党和政府民生工作总体部署、必须始终着眼社会百姓生命健康需求、必须努力争取各方支持配合、必须坚持依法依规组织计量检定、必须建立健全在用医用计量器具长效监管机制和必须深入扎实搞好宣传教育等6个方面,全面总结和充分肯定了试点工作经验,指出了存在问题,并从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沟通,搞好组织协调;精心实施,确保任务落实;注重宣传,创造良好氛围等4个方面,对全面推广镇(街道)、村(社区)医疗卫生单位计量器具强制检定政府购买服务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