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官网获悉,8月3日,一名尼日利亚籍旅客从东兴口岸入境时,红外测温仪发生报警,东兴检验检疫局现场工作人员立即将其引导到医学排查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医学检查。
经检查,患者体温37.3℃,伴有头痛、头昏、咽痛等症状,采血送东兴检验检疫局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进行疟疾快筛结果阳性,后经广西局保健中心镜检复核发现恶性疟疟原虫配子体,确诊该旅客感染了恶性疟疾,并排除登革病毒及寨卡病毒感染,这是东兴局从东兴口岸入境旅客中检出的首例疟疾病例。
疟疾,俗称“打摆子”“羊毛痧”,是一种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的虫媒传染病。夏季为蚊虫活跃期繁殖速度快,境外病例输入我国的风险加大。而传播疟疾的重要病媒生物—中华按蚊,在广西广泛分布,输入性疟疾病例如不能及时发现和有效控制,出现二代病例、疫情的本地传播扩散和暴发流行的风险很大。
防控疟疾境外输入,已成为当前广西消除疟疾工作的重点。广西检验检疫部门将加强做好疟疾防控工作,一是严格检疫做好口岸防控,对从非洲、东南亚国家入境人员实施严格的检疫查验,加强对入境可疑人员的医学排查和快速筛查,做好输入性疟疾的监测工作。二是加大健康宣教力度,提升出入境人员科学防病、自我保护和主动申报意识。三是落实联防联控各项措施,与地方卫生计生、旅游、商务、教育等部门联合开展疫情监测、信息通报、协同处置等工作,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