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雷山县脚雄村合作社妇女农闲时节苗族刺绣比兴场面。
贵州省雷山县立足于山地特色农业发展,整合资源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步伐,目前,全县以行政村为单位推动合作社建设实现全域覆盖,使其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有效载体。全县合作社324户,出资达37983.38万元,会员达9730人。
依托优势产业培育合作社。围绕“6个10万”工程,盘活种养殖、加工等各类专业合作社,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发展的专业合作社格局,引导农民结合“三变”工作,科学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产业组织化程度和规模化水平,提升市场竞争力。
健全制度章程管理合作社。完善财务制度,规范会计核算和严格财务审批;建立风险保障机制,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制定科学分配方案,提高社员入社积极性和发展过程的参与度。
强化服务功能优化合作社。按照“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信息化”建设要求完善运行机制,鼓励专业合作社提高服务质量、拓宽服务领域,推进生产资料购进、技术培训、生产标准、包装加工、品牌销售的统一,树立品牌意识,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工作,促进合作社与市场的有机衔接。
加强队伍建设做强合作社。制定人才培训规划,把合作社管理人员、社员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培育计划,培养一批懂法律、善经营、会管理、有热情的经营型人才。同时,鼓励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家民工、银饰刺绣艺人、家庭农场主、种养殖能手等创办农专社。
发挥组织作用助力合作社。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鼓励村“两委”将集体资产以合作、联营、入股等方式创办或投资经济实体的农专社,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林下经济、乡村旅游等产业,鼓励村“两委”主导的农专社组建公司,承担国家投入农村的基础设施项目等建设。(杨华 李先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