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官网获悉,近日,水口检验检疫局在布局互市点先后检出2批不合格食品,共54吨、货值40.2万元人民币。其中白帆鱼干1批、24吨、货值19.2万元人民币,不合格项目为重金属镉超标;花生仁1批、30吨、货值21万元人民币,感官检验不合格,实验室检测黄曲霉毒素B1和酸价均超标。该局依法对上述不合格食品做退运处理。
水口检验检疫局辖区以边民互市贸易方式进口的食品批量较大。该局把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作为重点工作,结合边民互市贸易特点,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进口食品质量安全。
加强现场查验。在相关法律法规、作业指导书要求的基础上,结合边民互市贸易要求“快检快放”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风险较低的品种,以现场查验为主,适当降低实验室抽检比例,实现快速通关;风险较高的品种,加大实验室抽检比例,做好进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做好风险分析。
加大实验室检测力度。发挥技术优势,对进口食品的真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B1)、品质(酸价、过氧化值)、污染物(重金属)、食品添加剂(如二氧化硫残留)、农兽药残留等项目的开展检测确保了进口食品质量安全。
严格准入管理。凡是没有国家准入的食品,一律不予受理报检;凡须办理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的食品,获得许可后方可受理报检;凡须在指定口岸进境的食品,引导货主到相应的指定口岸报检进口。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合理调配食品监管专业人才,加强业务培训。今年上半年,通过组织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作业指导书、开展现场查验操作培训,提高口岸一线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同时争取广西检验检疫局、地方政府支持,增配食品检测设备,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
做好进出口商和代理商的备案工作,加强对外贸企业的管理,通过培训、走访等方式,向外贸企业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督促外贸企业主动承担企业主体责任,从源头保证进口食品质量安全。
加强与越南监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完善会晤机制,及时将进口食品中发现的质量安全、卫生等问题向越南方面通报,共同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今年上半年,水口检验检疫局共监管边民互市进口的食品72.04万批次、24.56万吨、货值548189万元,重量、货值同比分别增长45.83%和34.02%,包括干坚果、水产品、粮谷、中药材、食用菌、植物性调料等。据统计,上半年共检出不合格食品13批次、259吨、货值334.3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