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标准天地>>

中国二维码标准联合工作组成立 推进产业规范发展

2016-07-28 10:12:02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7月27日电 为规范我国二维码应用,营造互联互通、安全可控的二维码应用环境,推动我国自主二维码产业体系健康发展,7月27日,在相关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中国电子商会联合主办的中国二维码标准联合工作组启动仪式暨二维码国家标准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等主管部门相关领导,国内相关科研院所、二维码服务企业、应用单位及媒体代表等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在本次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与中国电子商会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牵头发起成立我国二维码标准联合工作组,该工作组旨在联合科研院所、相关机构与企事业单位共同推动我国二维码管理体系、标准体系及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以统一兼容的二维码国家标准、相关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为引领,促进我国二维码产业生态体系的快速形成和健康发展。

会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谷保中总工程师、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高素梅局长分别致辞。其中,谷保中总工介绍了我国标准化工作和标准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并对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工作提出了加强二维码顶层设计研究,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标准接地气”和“标准走出去”四点建议。高素梅局长指出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信息网络和信息经济发展,以二维码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直接关系到国家信息安全、社会管理运行和信息经济发展,要尽快建立起我国完备的二维码标准规范体系,推动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培育经济新动能。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张成海,中国电子商会常务副会长王宁分别讲话。张成海主任回顾了我国二维码技术标准化发展的历程,并提出了在当前二维码广泛应用环境下,加强二维码管理工作、标准体系工作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王宁会长介绍了电子商会在工信部指导下推进我国二维码公共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情况,强调通过建立注册解析体系、标准规范体系、评价认证体系和风险防范体系四大服务体系推动二维码规范应用和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会上,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副主任罗秋科介绍了我国二维码标准体系建设情况,并重点介绍了现行的名片二维码国家标准和已完成标准审定的商品二维码以及正在编写的商品二维码团体标准制定的基本情况。商品二维码是二维码领域重要的基础标准,该标准对商品上二维码应用的数据内容、信息服务、印制质量要求等内容进行了规定,对于指导我国商品制造商用好二维码技术,确保商品跨系统跨领域流通和信息互通,降低二维码应用风险和社会综合应用成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电子商会物联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超介绍了我国二维码产业发展情况及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推进我国二维码行业规范发展的具体办法,详细介绍了在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基础上制定的商品二维码团体标准扩展技术方案和配套的系列产业支撑措施。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王毅介绍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汉信码技术应用以及相关国际标准化工作。作为我国最成熟的自主二维码技术,目前汉信码已经正式成为国际ISO标准工作项目,实现了我国二维码国家标准成为国际ISO标准的零的突破,是我国国家标准“走出去”战略取得的重要成果。

中关村工信二维码技术研究院和重庆力帆汽车发动机有限公司分享了二维码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在相关领域中的应用成果。

近年来,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经有5项二维码码制国家标准制定并发布,其中汉信码作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二维码国家标准已经于2015年正式成为国际ISO标准项目,此外,在二维码应用标准方面,开放领域应用的名片二维码通用技术规范已经正式发布实施,“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已经制定完成并通过了国家标准审定,追溯二维码、手机二维码编码标识通用数据结构等国家标准制定工作已经启动。在团体标准方面,制定了二维码编码和注册规范、二维码注册认证技术规范、农产品追溯、家电行业产品标识规范等多个标准,并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在农业和环保领域还推动制定了二维码标识规范、多媒体数据统一表示规范等相关地方标准。下一步,二维码标准联合工作组将进一步加大重点领域二维码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团体标准的制定工作,并进一步推动我国自主的二维码标准上升成为国际标准。

依托全国物流信息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的中国二维码标准联合工作组,是我国标准化管理部门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落实我国标准化发展战略,推进我国二维码产业规范发展的积极举措。工作组将从基础、技术、应用三个层面规划制定二维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团体标准等相关标准,建设我国二维码标准体系,对我国“自主、安全、规范、可控”的二维码公共管理服务体系的快速建立和二维码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八雨)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