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官网获悉,近日,潮州检验检疫局开展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出口企业影响的调查工作,调查选取潮州辖区14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出口生产企业,其中4家大型企业、10家小型企业,涉及农食产品、纺织鞋帽、木材纸张非金属、化矿金属和玩具钟表5大行业,覆盖玩具、食品、日用陶瓷、纺织品、不锈钢制品、卫生陶瓷6大类产品。
受调查的企业中,92.9%遭受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直接损失额649万美元,企业为适应进口国技术要求而新增成本总额达246.2万美元。遭受的壁垒主要是来自美国和欧盟,类型集中在“认证要求”、“技术标准要求”、“工业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等三个方面,如卫生瓷洁具出口面临澳大利亚的watermark认证、北美EPA机构的upc、watersense认证、尼日利亚SONCAP认证等国外严格的产品认证要求,玩具产品受欧盟RoHS指令影响。
调查还显示,企业在出口贸易中遇到的主要障碍是技术性贸易措施、汇率、反倾销、配额和许可证等。71.4%企业受到技术性贸易措施障碍,78.6%企业因遭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造成损失而丧失订单,92.9%企业认为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制约的主要原因是为达到国外要求导致成本过高,所有日用陶瓷企业都表示受到反倾销的障碍。例如:美国纺织品AATCC标准和欧盟纺织品CEN标准对纺织品出口影响很大,企业每年增加了30%的成本和检测费。
企业在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面临主要的困难和问题:一是不了解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上的主要规定、常规做法,二是不能及时获取国外法规、标准等技术壁垒的动态信息,三是国外进口商不愿意分担相关的原料高进、检测等成本。另外,57.1%企业认为过高的认证费用、过长的注册周期,繁多的国外检验检测项目也是制约企业的主要原因。企业希望政府能及时提供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最新信息、技术指南和咨询,强化认证认可工作,建立与国外权威认证机构的互认机制,并且搭建公共检测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便捷的检测服务并且能及时对外交涉、谈判,将影响降至最低。
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主要涉及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TBT协定)中的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TBT措施)与《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协定)中的动物卫生、植物卫生与食品安全措施(SPS措施),常被用作变相限制进口、进行贸易保护的工具,客观上会对国际贸易产生一定的影响,如2014年我国有36.1%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不同程度的影响,全年出口贸易直接损失755.2亿美元。
潮州检验检疫局一向非常重视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每年对潮州辖区出口企业开展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常规性调查,定期召开服务外贸座谈会,与外贸企业面对面交流,介绍宣传最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解决企业遭遇的技术性贸易措施难题,通过政务网、公共服务平台发送最新资讯,做好宣传和咨询服务,构建更为紧密的检企信息互通渠道,同时积极收集企业遭遇和应对实例,帮助辖区出口企业有效规避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出口贸易的直接和间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