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官网获悉,近日,随着横县出口生猪质量安全示范区示范企业良圻原种猪场视频监控终端系统安装成功,南宁检验检疫局实现了对辖区2家供港活猪生产企业的视频监管。同时也标志着南宁检验检疫局“动植物检疫电子监管系统”建设完成。
据介绍,进出境动植物检疫电子监管系统是南宁检验检疫局配合南宁市全面落实深化改革,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双核驱动”战略配套改革项目之一,被列为南宁市2015年深化改革工作重点项目。这也是在广西检验检疫系统内首次提出“以科技手段为先导,以疫情防控为抓手,以服务企业为宗旨”的动植物检疫电子监管工作模式,南宁检验检疫局通过创新工作理念,积极推进南宁口岸动植物检疫电子监管系统的建设,在南宁辖区对进境粮谷、出口木质包装、出口竹木草制品及出口活动物等进出境动植物检疫监管业务全面探索实施电子化监管。
该系统是在检验检疫部门监管控制端口配备高清大屏幕电子监管窗口及其他必备的电子监控设备,由专用的网络完成信号实时传输,同时配合检验检疫电子监管系统,从而实现进出境的动植物产品的可视化和电子信息化的全程实时监管。南宁检验检疫局在建设动植物检疫电子监管系统过程中,积极利用科技手段,构建了多层次相对完善的电子监管平台。自实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监管电子化以来,企业通关更加便利、检验检疫部门履职把关效能更加显著、社会负担大大减轻。
南宁辖区供港活猪占全区85%以上,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动物疫情复杂,供港活猪的疫情防控和检验检疫监管工作责任重大。对供港活猪实施视频监管不仅能进一步提高履职把关的效能,又能有效缓解监管人员不足困难,更好地转变工作方式、服务企业。视频监控点设立在供港活猪饲养场及养殖、防疫、消毒的关键地点。监管人员在检验检疫部门监管端登陆企业视频监控终端,可实时视频监控出口活动物从养殖、疫情疫病防控、防疫消毒及出口装车检验检疫全过程,对企业的养殖生产和出口过程监管关键点实现实时监控,更好地服务企业。2016年一季度,南宁供港活猪25批4000头、货值125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1%和15.7%,活猪的数量和价格均保持稳步增长。按报检的出口批次如果实行批批现场监管,需要检疫人员每月到企业8次,现在实现视频监管,检疫人员根据情况每月只需1次现场监管,既方便企业又解放了检验检疫人员工作量,提高了监管效能。
在出境热处理木质包装检疫监管工作中,南宁检验检验局结合企业检疫处理库建设,统一引进了热处理公司的实时数据监控系统,在局端电子监管平台即可对热处理企业实施有效监管;出口热处理木质包装企业全部安装网络实时监控系统,热处理库的实时数据在检验检疫部门完全同步,有效实现了出口木质包装热处理工作的监控及质量追溯。
南宁由于其独特的地理和区位优势,进境粮谷加工企业数量特别多,目前南宁辖区进境粮谷加工企业共23家,每年大量进境的国外粮谷给南宁口岸带来了巨大的疫情防控压力,而检验检疫监管人员严重不足导致监管压力加大,在双重压力下,疫情传入及扩散的风险加大,南宁检验检验局积极推进动植物检疫电子监管体系建设,在进境粮谷检疫监管方面,通过局监管端视频监控设备对所有进境粮谷装卸加工企业的监管关键点实现实时监控;南宁辖区目前所有进境粮食加工企业及装卸码头已全部安装高清摄像头及实时监控设备,检验检疫关键控制位点上成功实现实时监控,通过可视化电子监控系统,南宁辖区所有进境粮谷加工企业不再奔波于检验检疫部门与卸货码头、企业之间,进境粮谷装运卸货时一个短信、一个电话就能实现检企对接,检验检疫部门有效监管,缩短时间,减少人力,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负担。
在出境竹木草制品的检疫监管中,采用了检验检疫无纸化报检、集中审单、电子核放系统,绝大部分检验检疫操作流程在网络上实现,目前南宁辖区所有23家的出口竹木草制品注册登记企业的报检数据全部进入检验检疫电子监管系统,由电子监管系统按照既定的法规标准、分类管理抽批规则、监控项目等对报检数据进行处理,出口竹木草制品检疫监管工作流程全面电子化;仅出口竹木草一项,由于采用了电子监管系统,每一批出口竹木草制品通关的时间由原来的24小时压缩至5分钟,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时间。2015年,出口竹木草制品1120批,1633.1861万美元,据估算,全年至少超过1000批次出口竹木草制品通过电子监管系统获得快速通关,货值超过1000万美元,占南宁辖区出境竹木草制品总量的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