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夯实精准扶贫工作职责,落实帮扶单位的责任,有效推进扶贫攻坚工作的全面开展。霍城县质量技术监督局住东湾村工作组积极作为,主动服务,通过五举措,力促东湾村的精准扶贫开花结果。
以“舆论宣传”为抓手,营造全民脱贫氛围。一是利用走访入户进行宣传。今年是精准扶贫工作的第一年,也是关键的一年,住村工作组通过入户走访,向广大村民介绍国家全面推进扶贫工作的政策,全面脱贫要实现的目标。尤其是到2020年,全国要实现奔小康的宏伟目标。鼓励百姓要相信党和政府,更要有脱贫的信心。二是通过开展“助力春耕”3.15活动宣传。今年是“访惠聚”活动开展的第三年,也是收官的一年,工作组根据3·15等重要节点,在东湾村开展了助力春耕宣传活动,利用农资打假,免费计量检定进乡村等活动向东湾村村民广泛宣传精准扶贫工作,扩大宣传效果。三是根据每周一东湾村巴扎日进行宣传。住村工作利用展板、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扶贫攻坚工作的宣传。
以“慰问活动”为抓手,拉近结对帮扶距离。一是积极帮助贫困户解决生活基本困难。住村工作组住村以后,通过走访,了解贫困户基本情况,为特别贫困群众赠送粮油、面粉等生活用品,建立感情,拉近距离。二是积极帮助贫困学生。在学校开学初以及六·一儿童节,住村工作组积极奉献爱心,自筹资金为贫困户子女购置书包、铅笔、本子等学习用品,鼓励努力学习,将来回报社会。三是积极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避免发生新的的贫困。今年东湾村普降暴雨,有的村民受灾严重,工作组积极帮扶,赠送面粉、清油等生活用品鼓励其树立信心,并协调新种子进行复播,做好灾后重建。工作组通过以“慰问活动”这个载体,为精准扶贫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扶贫帮困”为抓手,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一是为贫困户发放扶贫种子。由于贫困户无法贷款,住村工作组积极协调135000元的优质玉米种子,全部免费发放给贫困户,解决了贫困户无力购置种子的窘迫。二是帮助贫困户拆危房、赠送扶贫砖,积极推进富民安居工程。根据“两不愁、三保障”的总要求,工作组积极作为,主动推进。根据向富民安居办的要求,帮助12户贫困户申请了富民安居房,并积极帮助贫困户拆除危房。在后期建设过程中,工作组依托在建筑建材检验检测专业特长,确保房屋质量。三是做好特殊群体帮扶工作。工作组积极协调县残联,县红十字会等部门,为残疾贫困户送轮椅,为贫困患病儿童解决医疗救助,赠送奶粉,确保落一人,不拉一户。四是说服贫困户前往县就业工厂培训就业。工作组积极配合村两委,做通群众工作,确保“输血”“造血”双管齐下,帮扶贫困户依靠自己工作摆脱贫困。
以“乡村文化”为抓手,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一是充分利用3.8妇女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展现东湾村妇女团结拼搏的精神面貌。二是积极与县文广局联系,为村民播放乡村电影,丰富村民文化。三是丰富村民文体活动,工作组积极建设村篮球场的阵地建设,自费1000元用于村委会的环境绿化,协助村“两委”做好村民图书馆的整理工作。在全面推进物质脱贫的基础上,强化了东湾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为东湾村全面奔小康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以“东湾村6:30学校”为抓手,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住村工作组为了确保在精准扶贫工作工作中,外出务工村民子女的教育问题,承办了东湾村6:30学校。6:30学校无缝对接了东湾村小学学生放学后的教育问题。工作组通过东湾村6:30学校的平台,解除了外出务工家长的后顾之忧;解决了留守儿童的教育辅导问题;扭转了刑满释放子女的孤独。工作组通过东湾村6:30学校拉近了和学生交流的距离,通过谈心、做游戏有效疏导了孩子遇到困难无处倾诉的现实。工作组通过帮扶每一个孩子,使其感受来自家庭以外的温暖和爱,使其在困难时有避风的港湾,有精神支柱,渐渐培养孩子积极、乐观、坚忍不拔的性格,扭转贫穷的面貌。(张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