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地方动态>>

滁州市五次党代会以来,滁州质监都做了什么?

2016-06-03 14:54:28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共滁州市第五次党代会(2011年)召开以来这段时期,是滁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时期,也是滁州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

  滁州质监部门紧紧围绕“质量强市”战略,坚持监管与服务并举的工作方式,依法行政,加强行政执法,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发挥技术服务支撑作用,质监事业得到健康发展,有力促进了滁州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健康安全。

  质量强市工作深入开展

  滁州市政府相继出台《关于加快建设质量强市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名牌战略工作的实施意见》,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列为滁州发展核心战略,统筹各方力量,系统推进全市质量强市工作。全市质量强市考核、联动机制健全,质量工作基础扎实,按年度编制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行动计划、质量状况白皮书。滁州市质监局大力开展质量强企、质量服务进千企活动,引导企业树立“大质量”理念,推行卓越绩效管理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不断提升“滁州制造”的质量水平和企业质量管理能力。

  质量人才队伍得到加强

  加大滁州市质量人才队伍建设,推进首席质量官制度落实,联合安徽省质量协会举办系列“企业首席质量官培训”工作,对1277名企业质量负责人进行首席质量官培训,基本覆盖滁州市规模以上企业;举办滁州市领导干部质量大讲堂,邀请武汉大学质量院院长程虹教授为全市部分领导干部做质量品牌提升方面的专题讲座,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全市企业代表共350多人参加专题讲座;举办企业质量战略创新高级研修班,组织滁州市50家重点支柱型企业和县市区政府领导赴武汉大学开展专题学习培训,帮助企业负责人和政府领导强化质量品牌意识、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促进滁州质量品牌升级工程的推进。

  名牌战略取得显著成绩

  深入贯彻《质量发展纲要》和中国质量大会精神,出台《滁州市关于加快推进名牌战略工作的实施意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努力打造滁州品牌方阵,不断促进滁州产品向滁州品牌的转变。通过政府推动、企业主导、部门参与,以实施名牌战略为抓手,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企业为重点,以六大支柱产业为支撑,逐渐在生产制造业、服务业和出口领域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和优秀企业集团。截止“十二五”末,全市新增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个、安徽名牌36个,安徽省卓越绩效奖17个,滁州市市长质量奖26个,来安县荣获国家级禽类产品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凤阳德力玻璃公司荣获国家玻璃产品出口质量安全示范企业。

  标准创新力度不断加大

  以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推动服务标准化试点、组织制定一批地方标准,扎实开展标准化工作。“十二五”期间,设立省级专业标准化委员会1个;全市企、事业单位主导或参与制订国家标准34项、行业标准20项、省级地方标准40项;承担建设国家级或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4个;创建标准化示范企业19家。标准化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实施。市质监局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搭建标准化战略框架,充分发挥标准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作用,提高滁州市标准化整体水平,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步伐。

  计量基础不断巩固

  积极贯彻《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省政府落实计量发展规划实施意见》和《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打好计量基础工作,落实惠民举措,促进节能降耗,服务经济建设。截止2015年底,滁州市共有社会公用计量标准194项、注册计量师8人,计量授权单位 10 家,制造计量器具企业19 家,测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14家(其中AAA级1家)。开展重点领域安全用计量器具专项监督检查、定量包装商品监督检查、“民用四表”监督检查。 “5.20世界计量日”宣传服务活动、“计量惠民生,诚信促和谐”双十工程贴近百姓,深入人心。

  产品质量水平逐步提高

  全市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不断提高,大型企业产品质量稳定,部分行业通过调整升级,质量水平实现质的飞越,抽查全市工业产品11类4745家企业生产的产品5058批次,抽查合格率94.36%,较“十一五”末上升2.4%。加强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截止2015年底,滁州市共有347家工业产品生产企业获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354张。市质监局加大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等重点产品开展质量专项整治工作,相继开展了“春季农资”、“电线电缆”、 “儿童用品”、“危化品”、“建筑用材料”等产品专项整治,对抽查不合格家企业开展产品后处理,有力保障了民生安全。从2012年开始对全市工业产品企业按照A类、B类C类实行分类监管,对管理能力差、产品质量不合格企业加强管控。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效果显著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强化隐患排查治理,立足预防和遏制重特大事故。修订、完善《滁州市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加大现场安全监察检查力度,对违法行为和安全隐患均进行了有效查处。实现“杜绝特大事故、遏制重大事故、减小一般事故”的目标。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率、定期检验率、持证上岗率和事故结案率均达到100%。特种设备安全培训与宣传不断加强,“十二五”期间举办短期培训班196期,讲座32场。持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 1.37 万人。“十二五”期间,持续加强住宅电梯安全管理,有效解决了住宅电梯使用管理权责不明,相关部门责任不清问题。质监部门先后开展气瓶、快开门压力容器、起重机械、厂内机动车辆、游乐设施等各类专项整治65次。特种设备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构建起完善的动态监管、安全责任、风险管理、绩效评论和科技支撑体系。

  技术机构建设不断加强

  围绕滁州区域产业发展现状和需求,以市、县质监系统技术机构为基础,以建设区域主导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主线,多方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大力推进技术机构建设。服务市委、市政府家电信息产业千亿元发展目标和绿色照明产业规划,在市质检中心基础上建设了安徽省电子器件及绿色照明质检中心,并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筹建国家电子元器件质检中心;在石英砂储量丰富的凤阳建设了安徽省石英砂及制品质检中心;围绕来安化工产业集群和来安叉河轨道交通生产基地建设了安徽省精细化工质检中心和安徽省轨道交通省级质检中心。“十二五”期间,积极争取国家质检总局、省局检测设备资金累计600多万,大力推进市计量、特检和各县级局技术机构能力建设,共取得893个产品的检验资质,建立198项计量检定授权。“十二五”期间,各级技术机构完成国家级科技项目2项,省级科研项目2项,取得发明专利1项,发表各类论文41篇,参与制修订标准8项;“十二五”期间,滁州市质监局还联合市科技厅、发改委,共同推动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与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等其他政府资源的融合,累计获得各项专项资金支持736万元。“十二五”期间,全市质监系统技术机构固定资产总额达4653万元,设备总值2600万元;全系统技术机构实现业务总收入19763万元。

  认证认可监管扎实推进

  建立健全了全市检验检测机构监管档案,组织检验检测机构开展资质认定规章、评审准则培训,组织开展监督检查和能力验证,督促获证检验检测机构持续保持检测条件、严格运行质量管理体系、规范检验服务行为,截止目前全市获得资质认定检验机构74家;组织开展强制性认证无证查处,组织开展获证条件、标志使用规范性监督检查,落实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落实,截止目前,强制性产品认证生产企业共获得1390张证书;加强认证认可宣传,推广先进管理方法,目前全市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884张、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277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163张,与此同时加强对认证活动监管,提升认证认可公信力和权威性。

  法治质监全面推进

  扎实开展“六五”普法工作,加强依法治理和法治质监建设,法制宣传、普法教育、法治建设等工作按计划进行,拨付专项经费购买普法学习资料、宣传法律知识、培训人员;以“法律进企业、进社区”为重点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法治文化建设丰富多彩,内容形式多样,“六五”普法圆满收官,普法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制定和完善依法行政工作制度,落实重大决策制度,做好规范性文件审核和修改工作,及时地对市局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搞好行政执法人员年度审核工作,通过行政执法案卷评比、廉洁自律调查、走访企业了解,规范行政执法人员行为;扎实开展规范行政处罚行为专项整治活动,圆满完成法制工作课题研究;加强“两法衔接”,接受司法监督;行政复议与诉讼工作规范有序,认真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逐步提高案卷办理能力与水平;实行查审分离,有效地杜绝了关系案、人情案和行政干预。积极探索实行综合执法后,打击政府和老百姓关心的重点领域违法生产经营活动,查办了一大批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和政府关心关注的质量技术监督违法案件;制定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涉企收费清单,确保所有权力进清单,清单以外无权利,有效规范了依法行政行为。(何磊)

(责任编辑:车车)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