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质量新闻网健康资讯!
当前位置> 健康资讯>母婴·健康> > “三高”人群要预防心脏病!葛均波院士:“三高”共管,降低风险

“三高”人群要预防心脏病!葛均波院士:“三高”共管,降低风险

2023-09-25 17:54:02 来源: 金羊网

今年的9月29日是第24个世界心脏日。根据《国家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显示,中国心血管疾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心血管病人数达到3.3亿,且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处于上升态势。

在心脏病的致病因素中,“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位居榜首。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心血管健康联盟主席葛均波院士表示:“我国的‘三高’患者总量多,约三个人中,就有一位‘三高’患者,‘三高’共存的现象普遍,综合管理不理想。我们应全面倡导‘三高’共管,同时加强对于公众的‘三高’共管科普教育,将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管理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全方位、全周期、用心守护每一个人的心脏健康。”

在我国,有2.45亿高血压患者、4亿血脂异常患者、超过1.3亿糖尿病患者,而“三高”往往成双结对出现,“三高”共存导致心血管事件风险成倍增加,造成1+1+1>3的后果。

研究显示,约62%的高血压患者合并有血脂异常,约66%的血脂异常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约60%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约30%的门诊糖尿病患者同时合并有高血压和血脂异常。

需要引起重视的是,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增加3-4倍,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增加约2倍,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6倍,发生卒中的风险增加近8倍。

与只管理一项或两项危险因素相比,“三高”共管能更好地预防心血管事件。然而,以我国糖尿病患者为例,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同时达标的患者还不到一成。

因此,为提升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规范化管理水平,降低重大心血管疾病(如心衰、心梗、猝死等)的发生率,我国已将“三高”共管视为我国战略任务——《健康中国(2019-2030)年》首次从国家层面提出推进“三高”共管,同时我国还积极推行“三高共管,医防融合”的协同模式,以提高心血管事件的发现率、治疗率、控制率和康复率。

葛均波院士表示,“我们应将患者作为整体看待,多学科积极合作,共同倡导‘三高’共管,建立起有效的心血管疾病与代谢病的共同管理模式和管理意识,才能让患者综合获益,全面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以迎接中国心血管事件的拐点早日到来。”

针对“三高”这类慢病的长期管理,我国提倡“全病程”概念,包括筛查、诊断、风险评估、分级管理、药物指导、生活方式指导、定期随访、异常情况干预、健康教育、依从性管理在内的标准化路径,从源头上预防心血管病发生,从进程上延缓心血管病发展。

据记者了解,近日全国各地举办的心脏健康科普也走进了社区,既有生动的科普展板,又有简单的便民自测,还有青年人热衷的互动打卡,更有趣味十足的创意周边,把心脏健康知识普及融入到沉浸式的社交空间中,让科普更容易走进居民的生活中。对此,葛均波院士表示,对于心血管疾病我们要将防治的关口前移,注重早期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筛查,加强血压、血糖、血脂的三高综合管理,对此,应充分发挥基层的力量,让百姓在“家门口”即可接受疾病教育、预防、管理等多方面服务,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

文|记者 张华

(责任编辑: 陆明 )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微评 Micro comment

热点新闻 hot news

企业动态 dyna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