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消费者产品质量投诉报告》发布之--
虚假宣传成健康领域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
3月15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消费者产品质量投诉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云端发布会在中国质量报刊社召开。《报告》由中国质量新闻网投诉平台黑牛投诉与人民在线等共同完成。报告采用云端形式向公众披露了疫情期间网络焦点与产品质量投诉舆情表现出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现象。
《报告》分析,疫情期间消费者健康需求增加,部分企业利用消费者惧怕疾病的恐慌心理,夸大保健产品功效,甚至直接宣扬产品具有防护病毒等功效,使得相关投诉信息较为密集。据投诉平台数据显示,自2020年1月以来,消费者关于保健食品的投诉性质聚焦于5个方面的问题,即虚假宣传、售后服务、假冒、质量、安全。其中,虚假宣传类占比最高,占比高达37.5%。
保健食品投诉性质占比图
虚假宣传成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商家的宣传手段主要表现为夸大功效、实际购买价格高于宣传价格、实际发送产品与宣传不一致等情形。其中,商家夸大健康产品功效成为消费者投诉的主要原因。如有消费者向中国质量新闻网黑牛投诉平台反映,微信群中有代理商宣传称,穿上“申花太赫兹鞋”两个小时就可以预防冠状病毒。
还有些企业在宣传中刻意夸大保健食品功效,违背了“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的指南要求。2020年2月份,黑牛投诉收到消费者的投诉,一位自称吉林修正健康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讲师,多次在微信群宣称新冠肺炎重症病人早期可采用足量的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修正牌优尔胶囊正是补充免疫球蛋白的理想产品,暗示修正牌优尔胶囊可以治疗和预防新冠肺炎,消费者质疑其涉嫌夸大产品功效。
近期,多地齐声对保健品发出警示,执法部门将对企业划定红线和严厉执法。普通民众对于保健品夸大宣传和过度营销等现象,更应有高度的警觉性,不仅要对防疫知识全面掌握,还应对保健品打“疫情牌”营销的套路,有充分了解和清醒认识。
(责任编辑: 李素 )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然而,微商出现诸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所涉及各类群体共同决定的结果。
刷单炒信,是指在电商平台上的卖家通过安排刷手进行虚假交易,提高商品销量、好评率 ...
近年来,电商社交化成为一个新趋势。作为社交化电商的主要模式,微商的发展引人注目 ...
老陶-- 陶跃庆 中央电视台资深新闻制作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经济之声 ...
如今,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 ...
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作为大型健康央属企业,始终将食品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以环 ...
由国务院食安办、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23部门联合主办的主题为“尚德守法 食品安 ...
由国务院食安办、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23部门联合主办的主题为“尚德守法 食品安 ...
2019年6月17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防范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公益广告, ...
2019年4月27日,由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美国中华餐饮联合总会共同发起的“中餐 ...
3月25日,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在北京举行“护肤技术发展分会”成立大会。
由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主办,新华网、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承办,中 ...
山东东阿县人民政府2月22日召开“东阿县推进阿胶及阿胶制品标准”新闻发布会,公 ...
今天上午,伴随着新春瑞雪,2019雄安新区嘉年华在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启幕。本次嘉 ...
近年来,保健品市场不同程度存在虚假宣传、质量低劣、价格虚高、会议营销等乱象,侵 ...
如新在中国大陆市场正在快速成长。来自如新第二季度财报的数据显示,如新中国大陆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