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质量新闻网健康资讯!
当前位置> 健康资讯>热点新闻>头条> > 市场监管总局关注拼多多事件 只要违法将严肃处理

市场监管总局关注拼多多事件 只要违法将严肃处理

2018-08-01 15:33:39 来源: 中国质量新闻网

市场监管总局网监司密切关注媒体有关“拼多多”的报道

上海市工商局已开展调查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李国强)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消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监司高度重视媒体反映的拼多多平台上销售侵权假冒商品等问题,已经要求上海市工商局约谈平台经营者,并要求上海市和其他相关地方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对媒体反映的以及消费者、商标权利人投诉举报的拼多多平台上销售山寨产品、傍名牌等问题,认真开展调查检查,不管是第三方平台还是平台内经营者,只要构成违法,都将依法严肃处理。

拼多多连日深陷舆论,并开展“自救”。最初,拼多多被质疑7块5售卖进口奶粉;创维要求停止售假;童话大王投诉侵犯著作权;……除了以上大牌,在拼多多网站上, “小米智”手机、Svmsung彩电、Parmepas纸尿裤等产品,都极易让消费者误以为是知名品牌的产品。据报道,拼多多已成为山寨横行、假货遍地的新的代名词。近日,拼多多股价跌幅曾一度高达10%。

拼多多在上海召开的沟通会中, 拼多多列出了他们的打假成绩单:下架1070万件问题商品,拦截4000万条侵权链接;主动删除商品量是权利人投诉的125倍,联合400余品牌取证打假;1.5亿元消费者保障基金,先行垫付,闪电退款;假一赔十,奉行电商行业最严格赔付标准。

有评论认为,极致低价模式,是通过对消费升级进行提前透支来创造的一种表面繁荣。而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则更是劣币驱逐良币。低端、伪劣产品横行,不仅扰乱了商业生态,还通过砍价模式让对价格敏感的用户付出了高昂的时间成本。还误导了消费导向。“高质量发展”首次被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以后,已成为本度年热词,这也代表了行业发展和监管的新高度、新要求。拼多多的低质低价假货横行与高质量发展背道而驰。

市场上广为流传的说法是:拼多多的崛起,意味着“消费降级”。曾经的阿里用十年时间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但这些假冒伪劣商品却借助拼多多死灰复燃。有评论表示,这是消费的彻底倒退。

(责任编辑: 景欣 )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微评 Micro comment

热点新闻 hot news

企业动态 dyna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