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5月31日,湖北荆州公安县月湖村的虾稻连作基地人声鼎沸,农民朋友挑着、背着或者用摩托车将一箱一箱的小龙虾送到这里。作为当地小龙虾收购点之一,每天近千斤小龙虾从这里走向全国餐桌。
一场残酷的试验也同时展开。只见工作人员在两个玻璃杯中分别倒满了水。其中,A杯中倒入传统化学农药,B杯中倒入了一种名为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简称生物农药421)的生物农药。工作人员将数只小龙虾分别放进两只杯子中……
两小时 小龙虾遭遇生死劫
在场人员摒住呼吸、凝神观看。
两分钟后,A杯中的小龙虾活动能力明显下降;
5分钟后,A杯中的小龙虾死亡……
工作人员在投放农药
5分钟后,投放化学农药的小龙虾已经死亡
活动仍在继续。
活动现场,一块块蓄满清水的田,被分隔成一个个一亩见方的区域,分别插上了标示牌。每一张标示牌代表了一家媒体,标示牌所在区域,便是该媒体的“责任田”。
活动组织者——湖北广沃科技董事邱平介绍,此举的目的是利用媒体的影响力,在当地乃至全国,倡导并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
媒体代表被邀请到“责任田”前,工作人员送来了虾苗,并由媒体代表将它们投放至田里。投放虾苗之后,这些田还将种上水稻,实现“虾稻连作”。
“包括媒体责任田在内的本基地的5000亩水田里,我们都将不使用任何化学农药,只采用生物农药421进行绿色防控,确保无任何农药残留。”邱平指着“责任田”旁的一根电杆上说,那是一个摄像头,通过APP连接,媒体代表可以随时监控掌握责任田里的动态,“用不用传统化学农药,一目了然”。
据称,根据目前的气候条件,大概一个多月后,媒体代表投放的小龙虾将陆续成熟;大约三个月后,田里的水稻也将成熟。
整个活动大概持续了两小时。
这厢,B杯中用生物农药421浸泡的小龙虾,依然生龙活虎……
触目惊心 84倍!国人农药摄入远超美国
水稻,是中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据调查,为降低水稻种植成本,提高防病治虫效果,目前大部分农民在购买农药时,一方面选择价格相对低廉且毒性强、见效快的品种,一方面又不遵守农药使用说明要求,盲目加大用药量,认为药打得越多越“稳当”。
“多次、超剂量喷施廉价高毒农药,无疑会杀死天敌、污染环境、影响稻米品质、直接或间接地威胁到人类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荆州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农药使用量大约为350万吨/年,其中,中国的农药使用量为180万吨/年,约占全球的51.4%。目前我国耕地约有1/5点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农药污染土壤面积已达1.4亿亩。
有研究称,我国成年男子六六六(一种有机氯农药)摄入量是日本的15倍,美国的84倍;滴滴涕(DDT,一种有机氯类杀虫剂)摄入量是澳大利亚的16倍,日本和美国的24倍。
浙江大学“土壤复合有机污染特征、界面行为及修复技术原理”973项目组,最近分析调查了长三角农田土壤污染现状,在243个土壤样品中全部检出有机氯农药。
“农业污染现在已经占到所有污染物中的‘半壁江山’。相比工业点源污染,农业污染由于没有固定的排放点,污染面积更大。”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重庆大学基因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重庆市杀虫真菌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夏玉先博士说。
浙江一家名为“天下正方”的农业公司的遭遇便是明证。该公司在浙江金华的一个偏僻山村投资了300多万元,打算用刀耕火种的土方法,不用农药和化肥,种出金华最好的大米。谁知两年过后,因为当地长期使用化学农药,用土法种出来的稻谷仍有农药残留,无法通过农业部门有机食品检测标准检测。无奈之下,该公司只得将承包的600多亩水田,退还给了当地农民而转战东北。
产量占全国30% 小龙虾王国向绿色要动力
王子山,中关村某IT公司销售总监。他自诩是一个狂热的“麻小”(麻辣小龙虾)爱好者,连网名都叫“虾控制”。每次出差回京,下飞机第一件事,就是去簋街的小龙虾店暴食一通。
但这一两年来,他几乎不去了。
“小龙虾生长环境非常恶劣,农药、重金属超标。人把这些小龙虾吃进去,然后各种有害物质在体内产生富集效应,根本就等同于喝农药嘛。”王子山说。
就连京东掌门人刘强东也曾在头条号中公开质疑:“稻田地里的农药、化肥无数,小龙虾能吃吗?”
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确保国人餐桌安全,已成庙堂之共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全社会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全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农业农村部提出,到2020年,“力争实现农药使用总量零增长”。
对于中国传统的种粮大市,粮食产量常年约占全国百分之一,淡水产品已连续24年稳居全国地市之首的荆州而言,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布局绿色生态防控体系,更为迫切。
荆州市委书记杨智说,4月份总书记视察荆州长江大保护工作,是一个历史性节点,是一次历史性检阅,是一堂生态教育课,为复兴大荆州指明了方向——坚持绿色理念,转换新旧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荆州市长崔永辉透露,荆州年产小龙虾29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30%,市民每吃3只小龙虾,就有一只来自荆州。
但颇为尴尬的是,产量第一的荆州小龙虾却不为外人所知。举国“吃货”耳熟能详的,却是江苏盱眙小龙虾、湖北潜江小龙虾。从价格上来讲,国人餐桌上“单价超奥迪”的小龙虾,当下时节在荆州的收购价也不过10来块一斤。
如何让荆州产的小龙虾和水稻“量价齐飞”?
“向绿色要发展动力,打造绿色稻虾品牌,才能实现 ‘量价齐飞’。”荆州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大鳄“虾”搞 小龙虾撬动资本大市场
荆州打造绿色稻虾品牌,让资本大鳄闻到了金钱的味道。
2017年,京东和荆州市农业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培育推广荆州市官方农产品品牌“荆楚味道”。具体到小龙虾方面,京东生鲜将与当地品牌“渔家故事”开展战略合作。
京东方面认为,此举将巩固其在小龙虾领域的行业优势,为即将到来的小龙虾季及世界杯期间的小龙虾消费蓄满“弹药”。
实际上,除了京东,阿里、网易也纷纷“参战”。
2017年5月天猫全球首家小龙虾馆在北京簋街开业;网易电商品牌——严选也把小龙虾作为开启夏季促销的重磅武器;此外,“大虾来了”“夹克的虾”“虾baby”“虾搞虾弄”等电商也挟小龙虾以令诸侯,先后获得300万至3000万元的风险投资……
来自重庆的资本大鳄博恩科技向来以TMT(科技Technology、媒体Media和电信Telecom)领域的投资见长,先后投资了奇虎360和猪八戒网络。但近几年前,博恩科技董事长熊新翔的口味却变了。
熊新翔
“未来10年、20年,随着供需矛盾的改变,将有大量的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的产业机会。如果企业家生产的是绿色产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是美好的事情。”熊新翔说。
于是,熊新翔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找真正能创造绿色高科技产品的项目进行投资。其中,便包括上文中提到的用来“浸泡”小龙虾的生物农药421。
和其他电商相比,熊新翔的打法似乎更“高级”一些——直接瞄准了小龙虾产业链的最上游。
熊新翔信心满满。他算过,生物农药将是一门千亿级的生意。
神奇的421 只杀害虫不杀虾
生物农药421的出现和另一个人分不开。
为了研制生物农药421,重庆聚立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简称聚立信)首席科学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重庆大学基因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重庆市杀虫真菌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夏玉先博士钻研了11年。
2003年,夏玉先研发出“杀蝗绿僵菌生物农药”,该项目被列为“十一五”国家863计划生物农药专项。
夏玉先教授在实验室
随后,夏玉先的目光转向水稻虫害上。水稻害虫常见种类有40多种,其中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危害最为严重,可导致水稻大幅减产。
经过反复研究,夏玉先团队在1000多种杀虫微生物菌株中,找到了具有广谱性的金龟子绿僵菌优良菌株,并由此研发出了生物农药421。
生物农药421人畜无害,且不杀害虫的天敌。“2012年在秀山试验田里,就我们田里蛙声一片、鱼虾成群,其他打传统农药的田里都静悄悄的。”夏玉先说。
聚立信工作人员在田间观察农作物病虫害
此外,聚立信还探索出了一条规模化生产之路,成为可以实现真菌杀虫剂工业化生产的厂家,达产后可年产生物农药产品2.8万吨。
规模化生产的最终结果是:显著降低了农户的使用成本,“价格跟传统的化学农药差不多”。
2018年初,全国农技中心下发通知,将组织上海金山区、江苏如东县等8地开展生物农药421的田间示范,为其在全国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生物农药421走向千万农民身边
百万亩级 生物农药421添绿荆州
2018年5月初,聚立信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办公室里迎来了一群特殊客人,其中包括荆州市农业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别少波。
别少波的目的很明确,希望聚立信能到荆州“虾搞”。
早在2006年,湖北省开始推广虾稻连作模式,省委将其写进“一号文件”。所谓“虾稻连作”,是指将小龙虾养殖与水稻种植共用一块稻田,实现稻虾互利共生,达到稻、虾双丰收的农业生产模式。
2018年,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大力推广“双水双绿”种养体系,即绿色稻田综合种养体系,其内涵为“四绿”(绿色水稻、绿色水产、绿色稻田、绿色水体)。
借此东风,荆州视小龙虾养殖是传统农业转型的突破口,将稻田综合养殖作为水产特色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亮点产业来抓。
2017年,荆州全市稻田综合种养面积234万亩,较上年增长16%,占全省54%,占全国10.4%。按照计划,到2020年,荆州的稻田综合种养面积将达到400万亩,其中虾稻模式350万亩、稻鱼15万亩、虾稻鳝模式基地15万亩。
“虾稻连作,不能使用对虾子有害的农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肖国樱说。原因是,多数小龙虾对农药十分敏感,使用化学农药过量,小龙虾可能会全军覆没。
善事先利器。聚立信的生物农药421,便是别少波心中理想的“利器”。
5月31日,聚立信和荆州市农业局签署合作协议,双方约定,聚立信将依靠自身科技优势,和其协同服务商——湖北广沃科技一道,助推荆州农业科技创新、新技术应用、示范引领,推动荆州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打造“双水双绿”生态防控“荆州样本”。
5月31日,熊新翔(右)代表聚立信和荆州市农业局签署合作协议
“我们将利用自身品牌、媒体优势,助荆州市打造生态虾、虾稻米世界品牌,推动荆州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夏玉先表示。
据知情人士透露,双方还约定,在合适的时候,聚立信将在荆州高新区投资兴建生物制剂厂……(张晓磊)
(责任编辑: 景欣 )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然而,微商出现诸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所涉及各类群体共同决定的结果。
刷单炒信,是指在电商平台上的卖家通过安排刷手进行虚假交易,提高商品销量、好评率 ...
近年来,电商社交化成为一个新趋势。作为社交化电商的主要模式,微商的发展引人注目 ...
老陶-- 陶跃庆 中央电视台资深新闻制作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经济之声 ...
如今,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 ...
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作为大型健康央属企业,始终将食品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以环 ...
由国务院食安办、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23部门联合主办的主题为“尚德守法 食品安 ...
由国务院食安办、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23部门联合主办的主题为“尚德守法 食品安 ...
2019年6月17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防范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公益广告, ...
2019年4月27日,由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美国中华餐饮联合总会共同发起的“中餐 ...
3月25日,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在北京举行“护肤技术发展分会”成立大会。
由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主办,新华网、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承办,中 ...
山东东阿县人民政府2月22日召开“东阿县推进阿胶及阿胶制品标准”新闻发布会,公 ...
今天上午,伴随着新春瑞雪,2019雄安新区嘉年华在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启幕。本次嘉 ...
近年来,保健品市场不同程度存在虚假宣传、质量低劣、价格虚高、会议营销等乱象,侵 ...
如新在中国大陆市场正在快速成长。来自如新第二季度财报的数据显示,如新中国大陆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