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万里行》>>

食品安全:你可能疏忽的五个误区

2015-07-15 15:22:57 中国质量新闻网
    文/张茜岚

    对当前的食品安全问题,大部分公众在认识上普遍存在五大误区有待转变。

    误区一:饮料营养丰富,更适合儿童饮用

   饮用白开水不仅能满足儿童对水的生理需要,还能提供一部分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不管是碳酸饮料、营养保健型饮料,还是当前许多家庭热衷的纯净水和矿泉水,都不宜代替自来水作为人的主要饮用水。

   其中,矿泉水人为添加了某种或某几种矿物质,比较适合身体缺乏该元素的人群,而纯净水则过滤掉了所有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均不适合作为日常饮水。儿童代谢快,对水的需求量相对比成人多,因此,对水中的矿物质、微量元素缺乏过多,都会影响身体健康。有喝饮料不喝水习惯的孩子,常常食欲不振、多动,脾气乖张,身高及体重不足。

    误区二:夏季天热解暑,儿童可以多吃冷饮

   过食冷饮会引起儿童胃肠道内温度骤然下降,局部血液循环减缓等症状,影响对食物中有些物质的消化和吸收,甚至可能导致儿童消化功能紊乱、营养缺乏和经常性腹痛。另外,暑天人体胃酸分泌减少,消化系统免疫功能有所下降,而此时的气候条件恰恰适合细菌的生长繁殖。因此,夏季是消化道疾病的好发季节。

   冷饮市场有一些产品的卫生状况很差,不少产品不符合卫生标准,在这种情况下,过食冷饮会增加儿童患消化系统疾病的几率。

    误区三:吃了有毒有害物质,就会致癌

   食品当中发现有毒有害物质是非常常见的,比如烤鸭的皮含有致癌物质,量很少,我们也不天天吃,所以烤鸭不足以构成对消费者健康的影响。判断某种物质是否对身体有害,要有个“量”的概念,人体摄入某种有害物质达到一定的量,才有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对于这些食品,应尽量减少食用。

   从消费者角度讲,肯定希望食品零风险,但这是不现实的。国家食品安全监管的任务,不是消除危害而是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世界上没有100%安全的食品,科学家和企业仅仅能将风险降低到一定的水平,不至于对消费者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误区四:含有添加剂的食品,是不安全的

   科学使用食品添加剂,是改善食品色、香、味、形以及食品防腐保鲜的主要手段。在国外,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被批准的食品添加剂种类比我国多很多,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只要食品企业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生产,就能最大限度地保证食品安全。

    误区五:凡是使用农药的食品,都不能食用

   科学、合理、合法地使用农药,既可以减少病虫害造成的损失,也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我国对于农药在蔬菜、水果、茶叶、粮食等作物上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同样在国外也是允许使用的。

    《中国质量万里行》2015年6月刊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