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万里行》>>

携手打造“中国品质”的名片

2014-12-15 15:17:27 中国质量新闻网
    文/杨钢 (克劳士比中国学院)

  虽然说把“中国制造”改为“中国智造”意在换掉企业贴在身上的“低档次”标签,有励精图治的立志作用,但无法改变世人对“中国制造”的刻板印象与态度。因为现状依然是数量多、规模大、价格低,且多为中低端的廉价产品——虽然部分佼佼者已达“物美价廉”或“质优价廉”的水准。

  所以,没人能够记住其中的品牌也就不足为奇了。但这种对中国产品普遍的不良印象,已然变成了那些雄心勃勃的优秀企业全球化发展的瓶颈了。

  中国制造”如何赢得全球尊敬?

  如今“德国制造”因独挽欧洲经济的狂澜而名声大噪,但曾几何时,它竟然是一种英国人钉在他们身上的耻辱的标志,而在其觉醒后发力、大打“品质战”之后,终于威震天下,成为全球一张标志性的“品质名片”。

  无独有偶,另一张名片则属于同样因打上“东洋货”标志而为世人所不齿的日本,他们在“二战”后知耻而后勇,在美国质量专家们的指导下,以产品质量作为“日本制造”进入国际市场的突破口,精益求精、持续改进,打造质量竞争力,终亦成就全球品质的标志。

  反观我们,遇到了同样的机遇,那就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机会。如果说前两次工业革命让英美在“量”上大受裨意,却让日德通过“质”而非量在后期赢得了全球的竞争力,那么,以互联网和新能源为基础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必将圆了中美制造的全球梦:一个由“量”而得”质”,另一个则从“质”得“量”;同一个世界,相同的梦想: 引领世界、赢得尊敬。

  伟大的历史机遇

  何以中美同此凉热? 只因二者阴阳互补的特质:一个创新导向,善创造需求,用概念引领世界,摧枯拉朽、势不可挡;另一个则机会导向,善满足需求,用产品取悦世人,攻城拔寨、所向披靡。

  换言之,中国企业危机感强,学习能力更强,且速度极快,嗅觉敏锐;加之机会主义与实用主义的文化特质,能够轻易而强劲地促其通过跟随、整合与超越的策略成为业内的翘楚。

  有趣的是,国内市场长期价格血拼的惨烈现实际以及少有约束却总是带点邪性的竞争局面,反倒促使他们注重于培养自己满足需求的研发能力、精益求精的制造与服务能力,并殚精竭虑地致力于打造自己的品牌。华为、联想以及网络三巨头BAT都是例证。

  所以,面对消费者需求驱动的时代来临,以及新兴市场日益壮大的中产阶级消费人群对高品质产品与服务的巨大需求,加之互联网破除了信息不对称的壁垒,加快了对反应速度的要求,必然会把机会拱手让给那些善于把握时机、机敏善变且“质优价廉”的知名企业。这岂不正中中国企业的下怀。

  举目四望,欧美文化培养出的企业擅长打“固定靶”,东亚文化培养出的企业则擅长打“移动靶”,唯中国文化培养出的企业擅长打“飞靶”。如今,正是靶子满天飞的时代。似乎各国的企业的眼睛都模糊不清了,唯中国企业能够心知肚明、无须用眼,因为他们骨子里认为,世间万物“万变不离其宗”,故常“以不变应万变”。

  致力打造“中国品质”的名片

  我常问大家:纵观全球,当我们想到“美国品质”时,自然会想到苹果、IBM、GE、可口可乐、波音等企业及其品牌,想到“德国品质”时会想到奔驰、BMW、西门子等企业及其品牌,想到“日本品质”时则会想到索尼、丰田、日立、松下等企业及其品牌,而想到“中国品质”时,不仅国人无语,更徨论他国难言呢!

  启发是什么?G8发达国家是以企业作为执行其全球化“软实力”战略的重要载体,企业自身也是把全球化作为其卓越经营的关键举措的,而品质战略无疑是他们获得竞争优势的利器或撒手锏。

  所以,“中国制造”要想获得全球消费者的尊敬,必须竭力历练“中国品质”,而企业作为国家竞争战略的主力军,必须竭力让自己成为一张“中国品质”的名片。

  唯此,“中国品质”方可点滴成河、积沙成裘。

  克劳士比学院的使命,就是帮助中国行业的领头羊企业致力于成为“中国品质”的名片。

  我们虽然已经成功地推动了航天、电信、电子和电气等部分行业老大亮出剑、竖起了“航天品质”、“华为品质”、“中电品质”、“东方电气品质”等大旗,并树立起了为“中国品质”而战的坚定信念,还帮助他们重塑品质思想、确定新的品质定位、制定品质战略规划,通过试点方式实际落实以创建“一次做对”的品质文化,但是我们清楚地知道,这只阿波罗登月的“一小步”,我们必将不遗余力地携手所有敢于亮剑的领头羊们,共同聚焦创建”永续成功的组织”或百年老店的目标,用世界级“1+3PSolution”(政策·人·流程·绩效)解决方案打造广受全球尊敬的“中国品质”。《中国质量万里行》2014年11月刊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