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妞
在全球范围内,随着航空公司成本攀升利润下滑,“雁过拔毛”式的额外收费项目越来越多。
在试行短短9天后,国航“选座费”服务悄然暂停,而海航的500元“选座费”仍在收取。航空公司对航程较远的部分国际航线征收特殊座位的“选座费”引起巨大争议,坐飞机还要收取“选座费”,到底是变相涨价还是差别服务?
正方:“选座费”有乱收费嫌疑
甲:机上选座并不增加任何服务成本,航空公司强行收费有乱收费的嫌疑。如果扩展至国内航线,将明显增加旅客航空出行成本。
乙:航空公司在没有增加服务也不降低整体票价的前提下,推行“选座费”有失公平,属于变相涨价。
丙:好座位是个“香饽饽”,航空公司不能从这加价来创收,这有变相加价之嫌。我认为那些靠窗或过道可以留给老客户,只要在该航空公司乘机达到一定的积分,可以优先免费选择这些座位,既能让老客户感到航空公司对自己的照顾,还能吸引新客源,这比加收100元选座费效果好。
反方:差别服务可以理解
甲:航空公司收取“选座费”的做法可以理解,因为没有强迫实行,可买可不买,有需要的人群可以为了自己喜欢的位置而购买,觉得没必要的可以让航空公司安排座位。有的人旅游就喜欢舒服点选个好座位,不在乎这些钱。
乙:座位是自愿选择的,如果乘客对于座位没有要求,完全可以不选择。要知道,国外很多航空公司在需求疲软、油价上涨等情况下,为了获得稳定盈利会推出机上商店、提供更舒适的座位等措施创收。
丙:不同的消费当然会有不同的服务待遇,航空公司推出“选座费”我觉得不错,各取所需,无可厚非。
选座费该不该收?
业内人士分析,航班选座是否应该付费,在国际航空界并没有统一准则和明文规定。一方面,航空公司有自主经营的权利,座位预选付费服务已成为国际上很多航空公司满足旅客定制化要求的新方向;另一方面消费者也有自主选择权,如果旅客普遍拒绝多掏费用挑座位,航空公司也就无法推行下去。《中国质量万里行》2014年7月刊
(责任编辑:)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