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洪
2013年6月,作为新时代互联网理财的代表,“余额宝”横空出世。“余额宝”的出现,可谓对传统的银行理财产品造成了一定冲击。
岁末年初,不少投资者将目光对准了余额宝和银行理财产品,但这二者究竟孰优孰劣,成了现阶段众多投资者最为关心的一大问题。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后认为,由于银行理财产品种类较多,一些投资者对二者进行笼统对比分析,易造成三大误区。
误区一:流动性
部分投资者认为,余额宝流动性优于银行理财产品。其实,并非所有银行理财产品的流动性都比余额宝差。
例如,开放式银行理财产品分两类:一类是定期开放申购赎回,投资者只能在指定的交易日申购或赎回,一般银行会指定开放周期以及开放日,如每月开放、每季度开放等,相比于只能等到理财产品到期才能赎回的封闭型银行理财产品而言,流动性较好。
另外一类是类基金的开放式理财产品,在理财产品的投资管理期内,投资者可以在任一个工作日申购赎回理财产品,部分银行的开放式理财产品也可以实现实时到账。此类银行理财产品的流动性在银行理财产品中最好,流动性不亚于货币基金,不过目前此类理财产品数量相对较少。
误区二:风险率
一些投资者认为,余额宝风险比银行理财产品低。其实,余额宝并不保本,而保证收益类银行理财产品比余额宝风险更低。
银行理财产品中的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是银行理财产品中风险最低的,其风险几乎等同于银行存款,因为银行保证该类理财产品的本金和收益的兑付。
误区三:收益率
部分投资者认为,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比余额宝高。事实上,多数开放式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低于余额宝的收益。
业内人士认为,一般投资者对比余额宝和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习惯于拿余额宝的七日年化收益率和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比较,或者是与具体的银行在售的某款理财产品比较。
实际上这样的比较存在两个错误:一是把不同风险类型、不同流动性的产品横向比较;二是把余额宝某一交易日的七日年化收益率与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做绝对比较。
有数据显示,余额宝自成立以来,七日年化收益率平均值为4.75%。
而实际上,货币基金的七日年化收益率也是波动的,某日的七日年化收益率仅代表近七天每万份收益的年化收益,某一天的高或低都不代表投资者获得的实际收益率。
《中国质量万里行》2014年2月刊
(责任编辑:)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