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万里行》>>

自榨油真的安全吗?

2014-03-03 16:03: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文/本刊记者 李颖

  在人们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的背景下,家庭食材的DIY迅速流行。为保证食用油的安全,不少消费者“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比如:自己榨油。

  家用榨油机销售走俏

  网络上,家用榨油机销量一路飘红,不少商家也顺势打出“告别地沟油”的广告语。

  近日,记者在一家网上商城看到,一款流行的家庭榨油机月销量达到上百台。在购买评价中记者看到,一位网名“章鱼”的消费者评价说:“以前买过榨汁机自己做果汁,也曾经自制过雪糕、月饼,没想到还可以自己榨油吃。经常听说市面上有的油是用地沟油勾兑的,还听说有的厂家用发霉的花生榨油,这样的油里黄曲霉菌都超标,这回自己家榨油该安全了!”

  消费者“章鱼”的想法很有代表性,记者采访中发现,自榨油已在市场中悄然兴起。

  59岁的李女士家中有个3岁的小孙女,她担心买到地沟油,就去网上花了2000多元买了一台家用榨油机,自己用菜籽、花生榨油。“虽然自己加工食用油很麻烦,成本也高了很多,但是原料、加工环节自己都能看到,比较放心。”李女士说。

  记者在某购物网站输入关键字“榨油机”,分分钟便搜索出5000余件商品,这些榨油机的售价多在1500~3000元。在一家月销量近700台的店铺中有这样的说明:纯物理低温压榨,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可以压榨各种油料,例如花生、芝麻、核桃、葵花子、橄榄仁等18种油料,出油率比工业机械还高。

  而在实体店铺,榨油机的销售也同样火爆。“本机适合冷榨,将花生、芝麻、菜籽等植物油料直接放入机内,一分钟即可出油,每小时可以压榨6~7斤的油料,可连续作业10个小时以上。”北京朝阳区一家销售家用榨油机的店主介绍说:“不少人都是因为家里有孕妇、孩子,特地来选购的。”

  未经精炼 自榨油问题多

  对于消费者对自榨油的热衷,有关专家却提出质疑:缺乏现代化工艺的自榨油,隐患不少。

  那么,自榨油是否真的更健康、更安全呢?对此,专家表示,自榨油是没经过精炼加工的初级油,又被称为粗油,含杂质多、易氧化变质,不宜长期储存。粗油要进行精炼,除去杂质,进行脱色、除味之后才能销售,精炼后的油稳定性更好。

  同时,自榨油的“烟点”较低,而油烟中含有丙烯醛等有害物质,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在爆炒或煎炸食物时,超市卖的桶装油应该是更好的选择。

  另外,自榨油不一定就不含黄曲霉素。因为花生是否霉变不能单从肉眼观察,有的花生外表正常,但内部已出现黄曲霉素,而自榨油缺乏处理黄曲霉素等有害物质的工艺,即使自己选料,也可能出现黄曲霉素超标的情况。

  据了解,正规榨油厂有严格的生产卫生环境要求,对原料的农残、霉变及转基因产品等均有严格把关,家庭榨油则难控制。而自榨油易被氧化,酸价过高的油会破坏人体酸碱平衡,影响消化系统。

  虽说自榨油不比桶装油更加安全,但在营养价值方面还是有可取之处的。食用油在加工过程中,维生素E和植物甾醇等容易随着精炼而被去除一部分,自榨油由于没有经过精炼,这些物质会保留更多一些。但对于食品,应该在安全的前提下考虑营养,精炼所损失的营养,可以从其他的食物中获得。

  《中国质量万里行》2014年2月刊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