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万里行》>>

自主品牌汽车借势发力

2013-04-09 15:16:28 中国质量新闻网

    文/吴玉峰

    日系车市场销量急剧下降的同时,其它品牌车型的市场销量大幅增长,2012年9、10、11月国内汽车市场仍保持整体增长。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触底反弹

    自主品牌汽车市场份额的下滑,可以追溯到2011年年初。这种全面下滑的走势,延续到2012年整个上半年。7月份,自主品牌市场份额首次高于同期,但8月份再次低于同期,如图一所示。

    但一场突发的“钓鱼岛”事件,改变了这种现状。9月份,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大幅提升,较8月份高出6.3个百分点,较同期也高出了3.1个百分点。此后的10月份和11月份,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均高于同期水平。

    自主品牌受益缘于自身实力的提升

    如果单从市场份额数据来看,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自主品牌长期积累所带来的自身实力提升的事实。其实,在8月份,对于自主品牌来说,已经出现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市场变化。即1-8月自主品牌乘用车(不含微客)累计销量略增1.0%至250.8万辆,止跌反弹,年内累计销量首次实现正增长。从4月份起,连续5个月正增长。这一点表明,接下来三个月自主品牌销量的大幅增长及所带来的市场份额大幅提升,绝非偶然。

    2012年10月31日,J.D.Power亚太公司发布了《2012年中国新车质量研究SM(IQS)报告》。报告显示,自主品牌新车质量大幅提升,总体平均问题发生率从2011年232个PP100减至2012年212个PP100,与国际品牌之间的差距缩小至95个PP100。而十年前,自主品牌与国际品牌间的差距超过180个PP100。

    2012年11月30日,J.D.Power亚太公司发布的《2012年中国汽车性能、运行和设计研究SM(APEAL)报告》也同样显示,自主品牌在汽车魅力指数方面大幅缩小了与国际品牌之间的差距。自主品牌魅力指数平均得分为781分,创下了自主品牌的历史新高。自主品牌在音响/娱乐设备/导航系统以及座椅两个大项上取得了显著进步,与去年相比提高了11分。驾驶性能以及发动机/变速系统方面也取得了进步,与去年相比分别提高了7分。

    除了全球最权威的调查结果之外,国内权威的相关调查结果也显示出自主品牌汽车进步明显。2012年9月21日,中国质量协会全国用户委员会公布了2012年中国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CACSI)测评结果。结果显示,2012年我国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CACSI)为80分,比2011年提高1分。这是自2002年实施测评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自主品牌表现突出,满意度指数77分,同比提高2.7%;合资品牌82分,同比提高1.2%。

    自主品牌月均销量达到万辆车型频繁出现

    以往,除了奇瑞的QQ和天津一汽的夏利之外,自主品牌很难再找到一款在销量上与合资品牌相抗衡的车型。而QQ和夏利均属于微型车范畴,其销量再高也难以得到重视。

    但近几年来,自主品牌也开始频繁出现销量相对较高的高级别的车型。比如比亚迪的F3,一度力压群雄,登上单一车型销量冠军宝座;还有长安汽车的悦翔、长城汽车的腾翼C30,也都有跻身单一车型销量TOP10中的经历。不过,这几款车型仍是靠低价走量,并不能与合资品牌形成直接竞争。

    2010年,上汽乘用车的荣威550成为在价格上与合资品牌车型相差不多,在销量上也不明显输于合资品牌的首款自主车型,令业界为之一振。可好景不长,荣威550的销量在2011年开始大幅下滑。但好在上汽乘用车推出了荣威350,目前已基本可以接力荣威550当年的辉煌。同时,吉利的一款车型帝豪EC718,也创下了令人艳羡的销量佳绩。另外,长城汽车的SUV车型哈弗H系列,在SUV市场上长期占据前三甲。基于哈弗H5升级的哈弗H6车型,在较短时间内销量已突破万辆。这在自主品牌车型投放历史上,极为罕见。这三款车型,不仅在销量上,而且在质量上也已经与同类合资品牌车型看齐。同时,价格差距也并不太多,一改以往的低价、低质、走量的竞争模式。

    除了上述目前已经取得不错成绩的三款车型之外,今年最新投放的长安逸动、比亚迪速锐、广汽传祺GS5、吉利全球鹰GX7等几款自主品牌车型,也已经表现出一定的竞争力。销量持续上涨,未来月均销量将有望过万辆大关。

    机会,总是会眷顾有准备的人。日系车市场份额大幅下滑,而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借机大幅提升,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其原因是个别自主品牌车企,凭借着扎实的积累,确实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且,他们已经初步具备向合资品牌发起挑战的实力。毫无疑问,自主品牌已经不容小觑。

《中国质量万里行》2013年2月刊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