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万里行》>>

油电混动或许才是未来

2012-09-03 15:11:29 中国质量新闻网

    文/仲元

    有关纯电动汽车的讨论和分析是近年来汽车产业的热门话题,在环保和节油日益被人们重视的时代,电动汽车提供了一种零排放,超低成本的可能性。包括国内的比亚迪,北汽等一批企业,都在电动车的研制和制造上取得了一些实践和技术上的进步。

    或许是为了在新技术到来之时抢占制高点,或许是对于汽车工业在中国发展过晚的一种补救,国家也先后出台对于电动汽车产业的优惠政策,包括对于企业生产和个人购买的便宜条件,以及对电动汽车配件生产和基础设施规划的支持。电动汽车在最近的几年内,成为了高光字眼。

    但国际著名调查公司麦肯锡的一份报告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报告中称,虽然政府做了很多努力,但是电动汽车大规模发展的时代并未如期而至,普通消费者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大规模购买电动汽车。

    麦肯锡公司日前发布的中国电动汽车研究报告《振兴中国汽车产业》(以下简称《报告》)称,在过去两年里,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呈下滑趋势,中国电动汽车整体成熟度已经从2010年7月的全球第三位降至2012年2月的第五位,排在了日本、美国、法国和德国之后。

    《报告》认为,由于购置价格高、基础设施不完善、车型选择相对少,以及认为电动汽车技术远未成熟等问题,普通消费者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大规模购买电动汽车。

    相应的,出于对高成本、标准的缺乏以及基础设施有限的担心,大部分汽车厂商仍在观望。

    而零配件供应商由于经验不足、能力有限,在与汽车厂商建立合作关系方面也困难重重。

    但另一家著名咨询公司却给出了相反的意见,全球著名咨询公司波士顿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届时北美出售的新车只有2%是电力驱动,而在中国十年内将有500万辆电动汽车上路,占汽车总销售量的7%。

    两大机构意见相左,但反观国内,现实似乎更倾向于前者,2010年,中国国内卖出的电动汽车数量仅为2000辆,2011年也相差无几。如果按照波士顿的预测,那么电动汽车大发展的十年至少有两年已经被浪费掉了。

    事实上,油电混动这一相对成熟和更容易让中国人接受的技术似乎更有引领未来之相。电动汽车顾名思义就是纯粹用电力驱动,在摒弃了传统汽油的同时,对大量的充电站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虽然也有可以利用家用插座充电的型号,但对目前中国家庭来说,并不现实。

    另外,电池寿命和保养,行驶里程的限制都让国人感到不满。油电混动则完全不同,汽车本身并不需要新的充电站,而是利用低速时电池工作,实现零油耗;高速时发动机工作,同时给电池充电实现无限循环。虽然油电混动汽车并不能实现电动汽车的零油耗,但目前的技术已经可以将百公里油耗控制在3到4个,并且越堵车油耗越低。这对于购车人群多在城市的中国车市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利好。而且油电混动技术在国外已经成熟运用多年,在北美销售数十万辆的丰田普锐斯早已成为中产阶级家庭用车的标志。

    油电混动汽车前几年在中国遭遇了冷场,原因是价格过高,购车超支的成本已经超过了节油的收益,使得有限的几款汽车少人问津。但今年以来,几款油电混动汽车的价格已经下探至20万元区间,其中更包括一些豪华品牌,这标志着油电混动车正式具有了和汽油动力汽车的竞争实力。

    同时由于油价上涨,消费者在选择同等价位的车款时,会将节油更多地作为考量。

    有媒体将“不要拒绝未来”作为介绍油电混动汽车文章的标题,在我看来这是非常贴切的,在纯电力尚不可及,节油环保日益深入人心的时代,较为平衡的油电混动才是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未来。

《中国质量万里行》2012年7月刊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