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万里行》>>

国际市场上的“中国品质”

2012-02-05 09:02:12 中国质量新闻网

    在成本上升,经济增长放缓,人口红利趋弱的当今,中国产品本身的质量和对国外市场的要求研究,就成了至关重要的竞争因素。冷静清醒地认识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印象,是创造“中国品质”的重要环节。

    文/本刊记者 汪仲元

    2011年,“中国品质”这个词在质量标准逐步提高,质量事件日益被关注的大环境下越来越被人所知,也成为中国质量界和中国产品对自身的一种期望。而在面对国际市场时,品质显得尤为重要。毕竟,中国的产品在标准更高的国际市场,尤其是欧美经济强国的市场中想要立足,面临的考验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

     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知名度欠缺

    曾在华尔街工作20余年的亚新科工业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杰克·潘考夫斯基则认为:一部分美国人眼中,中国产品缺少著名品牌,或者说对于中国的著名品牌缺乏认识。他举例说,世界十大品牌中,只有中国移动飞信通信名列第九,品牌价值约为573亿美元。而其他则全为美国品牌,排名第一的苹果品牌价值1532亿美元。而关于美国人对中国国内品牌价值认识的另一次调查排名方面,最值钱的是中国工商银行品牌价值为436亿美元,其他较为知名的则为中国移动通信,百度,腾讯QQ,贵州茅台,中华香烟,五粮液,淘宝,娃哈哈,万科,新浪,美的等。品牌价值分别从30亿美元到400亿美元不等。

    而在另一份对于美国人知道的中国品牌调查中,只有百度和中国移动在来过中国的美国人中留下了普遍印象,未曾涉足中国的美国人则对中国的著名品牌一无所知。

    另一方面,在美国人眼中,“中国制造”代表低价格。在美国媒体中,经常有报道谈到中国的产品价格甚至低于印度。而百分之六十到八十到中国采购的公司认为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很重要。2006年,沃尔玛从中国采购了价值90亿美元的货物,而沃尔沃百分之八十的货物采购自中国。

    低质量和安全性差的产品也时常为中国品牌带来负面影响。2007年6月,中国某世界轮胎业排名前十的轮胎公司的450000条轻卡轮胎由于在宾夕法尼亚州的一场车祸被召回,原因是厂房漏掉了一个重要部件,造成行驶中轮胎胎面存在脱落的可能性。这次召回使得该公司损失数千万美元,并承担了巨大的信任危机。2007年8月,全球最大玩具商MATTEL(美国美泰)公司宣布召回9百万个中国制造的玩具,其原因为过度使用含铅漆。2008年7月,至少11个国家停止进口中国大陆的奶制品因为牛奶掺假。

    中国产品欠缺创造性,2004年通用汽车状告中国汽车生产商奇瑞,指其对自己的一款微型车侵权。通用的调查显示,两款车在车身结构,外表设计,内部设计以及关键零件方面有很多相似。

    而对于中国企业工人工作条件和待遇的关注,从来就是国际社会的热点。2007年,几家向包括沃尔玛,迪斯尼在内的诸多公司供货的中国工厂被指控有对工人不公平待遇,包括使用童工,超长时间工作和过低工资。2010年,富士康的18位员工试图自杀,引发20所大学对富士康做了调查报告并称其为劳动营。

    希望何在?

    面临诸多问题的中国品牌并不是没有希望,杰克·潘考夫斯基认为,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国际市场的产品经历了一个从“日本制造”到“中国制造”的变化。在70年代,日本的商品出口平均以每年21%的速度增长。他笑言,自己的第一辆汽车价格为2000美元,即是来自于日本。而80年代,68%的美国服装产品进口于香港,台湾或者韩国。1997年,美国公司从中国进口了87亿美元的服装,80亿美元的玩具,64亿美元的鞋子。

    距离上世纪90年代又过去了十多年,中国产品在全世界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虽然势头已逊于当初,但中国产品,乃至中国品牌的希望依然存在。曾经同样问题多多的日本,香港,台湾和韩国已经改变了其产品的不良印象,中国大陆也会如此。这一点,从一些中国企业的态度和努力上就能看出。

    中国企业的机遇和责任

    来自苏州的天准精密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斌认为,企业在中国品质提升过程中同时有着机遇和责任。“中国品质”的提升从长远看来,是一个必然趋势。第一是因为消费者需求的提高,第二则是因为包括能源成本,人工成本和环境成本在内的成本上升。品质提升的方向应该确定为:适用,优质,专业。企业在“中国品质”提升过程中有着不少可能的机遇,如整体竞争能力的提高,技术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利润的提升等。而同时,企业也负有一定的责任,满足市场需求,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创新。

    他认为,未来的十年是中国制造业乃至中国品牌质量提升的关键十年,是产品升级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技术质量管理总部部长董建军表示了类似的愿景。他提出,公司的目标就是成为拥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公司。而质量和品质在其中最为关键,是否拥有全面统一的技术质量管理和强大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至关重要。企业应该具有质量管理的核心文化,即质量实施,追求和把关。尤其是食品安全这一敏感地带,在面对国际市场时,必须符合出口地的食品法律法规。这是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生存做大的最基本因素。

    他还提到,中国品牌不一定只能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低端位置,高端消费同样可以有中国品牌的身影。关键是做好对市场的定位,将中国产品融进中国文化,将来自于东方的时尚元素和概念推销出去。这才是“中国品质”的更高层次理解。

    与中国本土企业相比,摩托罗拉移动公司质量经理谢青的看法则从另一个侧面提供了参考。

    她认为,中国产品应该在持续改进中获得突破,建立品质管理体系。包括缺陷追踪数据库,售后反馈的问题,维修反馈及工厂反馈问题。

    而在不同文化的沟通交流方面,必须为不同文化的用户和团队建立沟通渠道,针对关键客户的问题进行根本原因分析,推动最需要的改进。这样就能避免一些因为文化和沟通所导致的不必要问题,这也是“中国品质”软实力的一个体现。

    “走出去”是大趋势,减少缺陷是根本

    无论是对国际市场还是中国企业本身,中国产品的需求依然很旺盛,这就意味着中国企业在对自身问题进行改进之后,仍然拥有很多机会。但前提一定是将问题消灭,缺陷概率降到最低。要改变“中国制造”在国际上的一些负面印象,将“中国品质”的旗号打出去,中国企业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国际市场难免有所苛求,但中国企业的责任始终存在,并不因外部环境变化影响而改变。“走出去”是大趋势,但中国品牌在世界范围内的拓展必须依托于质量的“谨小慎微”。

《中国质量万里行》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