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万里行》>>

房价“被打”与药价“误抓”

2011-12-05 11:16:28 中国质量新闻网

    文/本刊记者   宿希强

    2011年岁末,关于房价与药价的新闻分别登上了各大网站的头条。住房与医疗,这关乎民生大计的两大方面,就以这样一种奇妙的方式联系在了一起。

    房价“被打”是“周瑜打黄盖”

    还是先来看看房价。各大新闻标题都很煽情,如《万科领衔品牌房企降价潮 楼市拐点正逐步确立》,《降价潮袭 楼市悲秋地产建材能否冲出谷底》、《房价梦回2009鄂尔多斯首现差价补偿楼盘》等,文章的大意是地产商的日子不好过了,房价尚未探底,消费者还可持币观望,观察后效,伺机而动云云。也有如《明年房价将现探底、筑底、爬升三步走》等分析认为,政策从严、资金告急、存货高企,如同“三座大山”,将很多开发商压得喘不过气来,房价必然还将持续下跌多个月份。

    不过随着政策的松动、价格下调、需求入市,预期明年房价将出现探底、筑底、爬升的“三步走”。

    专家们也纷纷站出来表态。央行货币委员会委员、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预测:“房价上涨不可能,那样是政府扇自己耳光,但房价大跌也不可能,因为如果房价在北京、上海、广州出现10%下降的话,一定会带来比房价上涨30%还大的社会问题,刚买房的年轻人一定会抱怨。”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也表示:“房价下跌,约占家庭总数的4%〜6%的无房家庭会高兴;未婚但考虑买房的人,约占城市人口10%的家庭会高兴。而剩下的86%的家庭、银行、地方政府、财税部门都不会高兴。”

    接着就有蔡慎坤等专家发文驳斥:“如果让房价再上涨30%,是否意味着中国会出现皆大欢喜的和谐盛世?”蔡认为,房价下跌最不高兴或者抱怨的无非是那些投机客、是那些赚惯了暴利的开发商、是那些拥有多套住房伺机抛售的专家学者和官员。他还表示,“中国房地产其实从一开始就与居住无关,房地产从来就是政治问题,对中国房地产来说,没有真正的市场,却有真正的政治。”

    也有搞笑如“大嘴”任志强仍如祥林嫂般在唠叨“房价不是炒房人炒高的”,是国人的住房观出了问题,结果引来板砖无数。

    那中国房价的走势究竟如何?什么时候应该抄底?

    还是应该从中央出台调控房地产政策的初衷来分析。不难判断,中央之所以对房地产进行严厉调控,主要是中国房地产市场过热,“热钱”不断涌入,既开始绑架中国经济又已经绑架了地方政府,与之伴随的是腐败丛生,民生罔顾,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与政治根基。所以房价“被打”注定是一种必然。

    从调控手段与效果来看,大约2008年开始,国务院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打压房地产,直到今年1月的“新国八条”。期间前两次房价被打之后都引来比较强烈的反弹,但这并不意味着本轮房价的下跌也会出现同样的反应。

    其实前两次房地产调控之后的房价强势反弹,不过是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商联手在试探中央政府的反应,看看中央是不是“动真的”。

    但“新国八条”让他们明白,中央政府的耐心是有限度的,中央政府的权威是不容亵渎的。

    今年10月29日,形势进一步明朗,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今后几个月要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调控”。

    温家宝总理指出,“对于房地产一系列的调控措施,决不可有丝毫动摇。”这一方面透露出中央调控房地产的决心,但另一方面,这也足以让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商们吃上了一颗定心丸——中央的调控是有时间表的。也是中央此次表态之后,有房产商开始敢于接近或跌破成本价售房,鄂尔多斯更是出现了“差价补偿楼盘”的现象。

    千万不要以为这是房产商“绷不住了”,这只是一个假象。真实的情况是,很多地方政府和房产商们已经领会了中央的精神,并有意无意地达成了默契。至此,房价“被打”成了“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因为,对于房产商来说,挨打打掉一定的泡沫与水分,不会伤筋动骨,相反会打来一个相对健康的身体。而对于那些不能领会中央精神的房产商来说,必然被动经历市场洗牌的痛苦。相信明眼的房地产商们,近期会越来越多地“主动配合”加入降价行列,度过严冬自然会是春天。

    从中央政府的角度考量,调控房地产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中央调控房地产业的目的是维护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发展以及维护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不是把中国房地产业“一棒子打死”,只要基本挤干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使房地产业处于“可控”的状态,调控也必然会随之松动乃至终止。

    回顾近年来中央政府三轮调控的过程,就不难理解中央高层的良苦用心。陆陆续续的调控,其实给了房地产商们足够长的时间来缓冲调整,否则高压之下,已不知有多少房地产商和炒楼者倒闭或者破产。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亦是同理。中央一方面鼓励升级转型,一方面以温和的节奏来调控房地产,同样是为了帮助地方政府摆脱“土地财政”的困局;这也有助于在社会转型期,地方政府可以较好地维持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

    从更宏观的角度观察,中国从实施改革开放至今,一边“摸着石头过河”,一边坚持“小步快跑”,一直采取的是非激进政策,主要还是“维稳”需要使然。房地产调控当然同样适用这一政策框架。

    综上所述,中国房价如果有所谓的“大落”只是暂时的,都是非常现象。正常的情况是,经过不断的调控、松动,再调控、再松动,在房地产商维持合理利润的时候,价格只是小幅起落。

    所以,亲爱的消费者,既不要盲目持币观望,也不要盲目贸然出手,在房产商接近成本或者跌破成本售房的时候,别犹豫,出手吧!那就是“抄底”的最好时机。

    当然,如白岩松所言,北京这种地方,房价在每平米一万到一万五的情况下,你还买不起,那还是抄自己的底吧。

    药价“误抓”,期待神木“神话”

    药价虚高是另一个被广泛关注的话题。各大新闻标题让人直接是咬牙切齿,如《卖药中间利润达6500% 各方利益均沾致药价虚高》,《药价潜规则:招投标雁过拔毛》,《为什么会无底线容忍药价虚高》等,文章不约而同地都在分析,药品价格为何会虚高,药价虚高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遏制药价虚高现象。

    专家们也纷纷就此发表见解。有专家强调,只要医药公司、医院、医生,包括药品招投标管理部门等各个环节利益均沾的“潜规则”不改变,药品中标价就很难回归合理范围。也有专家认为,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的腐败乱象,才是药价虚高的关键环节所在,药品集中招标的工作,应该交给一个充分代表患者利益的高度独立和专业的社会中介机构来进行。

    这个机构的人员组成、所有的运作过程都要充分透明。还有专家从国家对公立医院投入不足,“以药养医”制度方面进行反思。

    其实,药价虚高是个老问题了,其直接后果就是导致百姓看病贵、看病难,乃至出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为了治理这一顽疾,2009年3月,中央发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和严格有效的医药卫生监管体制,实行基本药物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减少中间环节,保障群众基本用药。

    同年8月,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等9部委发布了《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及《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根据规定,基本药物是适应我国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

    国家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降低个人自付比例,用经济手段引导广大群众首先使用基本药物。

    但从目前来看,和中央对房价的调控相比,“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药价虚高的治理显然不够成功。

    那究竟药价虚高问题如何解决?很遗憾,我也没想出什么高招。但换个角度思考,药价虚高其实是个伪命题。真正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现实情况。

    当然这并不是说对药价虚高现象就放任不管,而是说,让每个人能够看得起病、不至于因医疗费用拖垮一个家庭这一结果,比之药价这一医疗环节问题更为重要。

    也就是说,如果把“药价虚高”问题,作为中国医疗的真问题来抓,只能是“误抓”,毕竟,和住房影响人们的居住质量及财产相比,医疗直接关系人们的生命,结果当然远比过程更重要。

    医疗体系内,什么才最能保障公民的生命权,毫无疑问,是社保与医保。让人记忆犹新的是,2010年,美国奥巴马医改方案艰难过关,而这一年中国公立医院改革也正式实施,中美医改恰巧碰在了一个时间节点上,一度成为各大媒体的焦点。

    卫生部卫生政策与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行动计划”主任、曾在美国生活20年的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远立当时分析,美国医疗改革方案重点针对的人群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包括老人、穷人和残疾人等),“政府应,都兜底穷人的医保”。 

    而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和美国不同之处是,改革和发展并存。如加强农村卫生、公共卫生防疫体系,这些是属于发展内容。

    实际上,中国医保目前推动的力度很大,如农村实行的“新农合”,但除了国家公务员等人群外,大部分人群医保的报销范围是在50%至80%之间。可以想象,现行框架下,如果医保能报销100%医疗费用的话,也许不会有人关心“药价虚高”的问题。

    可能有人会说,中国国情决定了中国医保的力度。但中国真的没有这个能力吗?

    来对比一下创造“神话”的陕西神木。神木2009年在全国首先宣布实行全民免费医疗改革,引起极大反响。据报道,“实施一年来,除去中央和省、市配套的医保基金3000万元,县财政为医改总支付1.2亿元,并未超过当初1.5亿元的预算。平均下来,每人免费的医疗费才330元。”

    以此推算,现行医疗体制下,5140亿元人民币每年可惠及15.575亿农民!

    真的,真的期待越来越多的神木“神话”出现。

《中国质量万里行》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