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万里行》>>

苏宁电器在前行

2011-05-06 10:38:07 中国质量新闻网

二十年梦想成真

苏宁电器在前行

    它的连锁网络覆盖中国大陆300多个城市,并进入中国香港和日本地区,拥有近1500家连锁店,员工15万人;

    它在2010年销售收入近1500亿元,品牌价值达到508.31亿元,自2004年7月上市以来,得到了投资市场的高度认可,是家电连锁零售业市场价值较高的企业之一。 

    然而,让人惊讶的是,它卖的只是它的“服务”!

    它,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苏宁电器”。

    连锁标杆 网络中国

    传奇的发展速度

    1990年,南京市江苏路与宁海路交叉口,专门经营空调专卖的苏宁家电公司正式成立; 

    1996年3月28日,苏宁第一家全资子公司——扬州苏宁家电公司诞生; 

    1999年苏宁全面推行全国连锁化经营发展。

    苏宁历经前十年的点滴积累,似乎就是为了它进入新世纪的一鸣惊人而做的铺垫。似乎就在一夜之间,从千禧年平均40天开一家店提速到20天开一家店,再到2003年的一周开一家店,苏宁的连锁店已经在全国各大城市的中心竖起自己的招牌,吸引着无数的“眼球”。

    到2010年底,距苏宁挂牌成立的20年后,苏宁店面数已由1变成1300,而苏宁的连锁版图也由中国大陆乃至日本等海外市场。

    除此之外,在苏宁20年的连锁发展中,从空调专营到3C经营,再到3C+经营、Expo超级旗舰、精品店、乡镇店等,苏宁每一次的店面革新都紧随消费节拍,见证着苏宁在引领中国连锁行业发展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其中,2010年苏宁Expo超级旗舰店亮相。具备产品的“博”、店面的“大”、服务的“精”、专业的“深”等特征的超级旗舰店在店面环境、产品展示、品类丰富、互动体验、售后服务等得到全面提升,建成了国内“一站式”、“体验式”的家电卖场标杆。

       统一的品牌形象

    为了方便不同类型的顾客,除了店面模式的演变,苏宁还针对不同目标消费对象,启动了家电消费细分战略,如乡镇店、精品店等。

    2010年初,苏宁网购平台苏宁易购正式上线,至此,苏宁形成了以实体店面为主干,涵盖了工程团购、网络分销、B2C电子商务等多渠道的经营网络,这不仅满足了各种客户类型,增强了苏宁的服务能力,还形成了差异化、更具竞争力的苏宁核心优势。

    20年来,苏宁每一次店面模式演变可以说都是紧随消费者需求与家电市场发展趋势而做出的革新。将国际家电卖场与中国实情结合,形成了针对不同消费者、不同市场规模,不同形态的丰富店面类型。

    为了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降低消费者的时间成本和交易成本,苏宁决定将在全国广泛推广自建店项目,真正实现千店一面。

    作为中国连锁模式的创始者与实践者,苏宁电器在过去的二十年成就了行业传奇;而凭借着对市场的敏感和对服务的专注,可以预见未来的苏宁将再次引领中国连锁行业发展,推动中国现代商业进一步的繁荣发展。

    产业发展 中国制造

    引领行业走向 推动产业升级 

    1990年创立的苏宁电器是以空调专营起家的,而在苏宁创立的第二个年头,就成立了一支上百人的专业自营服务队伍,从事空调送货、安装、维修、保养等全系列售后服务。这种创举在当时中国家电生产企业尚显弱小的情况下,显得尤为可贵,在一定程度上,为日后家电行业服务标准与规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如今,苏宁每年都会联合主管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工厂代表、新闻媒体举办平板电视、空调、PC、家电连锁等行业的发展趋势论坛,共议产业发展与合作创新,致力于推动中国家电产业升级换代,推动着中国家电产业朝着高效节能的方向发展。

    不可不说,由苏宁主导的这种定期对话机制不仅加深了制造企业间、厂商间以及厂商与主管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也促进了中国家电产业的健康、持续和良性发展。

       文化交流互动 构建和谐氛围

    2006年5月,苏宁三星“营销学院”在北京正式成立。良好的厂商关系源自双方理念的融合,成立学院旨在与供应商企业文化的交流,以增进双方人员的沟通与了解。

    “营销学院”开创了“联合办学、对等教育”的创新模式,苏宁与合作的供应商企业定期展开联合培训,共同选拔师资、开设培训科目,展开了更深层次的合作。现今,苏宁先后与海尔、LG、西门子、联想、AO史密斯、夏普等合作伙伴展开了企业文化、管理知识、销售技能等多方位全面培训。

    创新经营模式 强化专业分工

    2005年6月,苏宁电器与索尼联合开展SIS店中店项目,即索尼全系列产品在苏宁从全国挑选的优质旗舰店面之中进行集中展示。这一合作模式标志着中国家电和消费电子类产品的供应链管理已经从上游厂商的制造环节,延伸到零售渠道环节;标志着在具体经营业务方面,苏宁开始加快创新与供应商合作的模式。

    2008年3月,苏宁与惠浦签署独家承销战略合作,开创了国内先河。此后苏宁又与伊莱克斯洗衣机、日立平板电视、先锋彩电等展开类似合作。战略直供、新品推广等种种创新合作形式,苏宁的创新举措也同步体现着中国家电行业专业化分工的跨越式发展。

    信息系统对接 提升供应效率 

    现今,整个家电供应链价值导向已经进入了市场导向环节。苏宁已经与一万多家供应商实现了B2B portal(SCS)系统对接,与三星、海尔、LG、索尼等多家供应商实现了深度的信息系统合作。

    在利用信息化完善内部管理的同时,苏宁还加强整个产业链的信息化合作。这种与供应商建立一种以消费者需求和市场竞争为导向的协同工作关系,以知识管理和数据库营销为基本的工作方式,正推动中国家电产业朝着国际化的供应链管理水平迈进。

     共享数据营销 把握市场脉络

    除了供应模式的创新,苏宁还充分发挥了其零售渠道所拥有的数据优势,即加强了与制造企业的数据营销、会员营销。2009年,苏宁上线行业首个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与供应商共享终端消费数据,不但增强了制造企业对终端市场的掌控、反应能力,而且有助于苏宁与合作企业及时调整产品策略,并联合针对不同消费者展开差异化、个性化营销。

    携手开拓海外 协同中国制造 

    2009年,苏宁电器成功进驻日本、香港地区,印证了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曾说过的一句话,“零售业应该成为中国制造走向国际的‘地面部队’”。

    零售行业一头连着生产商,一头连着消费者,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战略和拉动内需政策战略的推进,消费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零售行业的“咽喉”作用也将日渐凸显,所肩负的行业使命也将越来越大。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苏宁一方面吸收引进国际先进经营理念,提升中国家电整体水平;另一方面,打通了中国家电走向国际的便捷通道,为中国家电企业立足海外,提供了渠道保障与资源支持,提升了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

    肩负责任 执着前行

    肩负责任 社会苏宁

    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参与公益事业是每一个企业家应尽的职责。进入21世纪后,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公民的概念在中国日渐普及,责任竞争力越来越受到中国企业界重视。

    “1+1阳光行”、“苏宁阳光 情暖中国”、“2008冠军课堂”等大型公益活动成为苏宁电器继“阳光服务”之后的著名公益品牌。创立二十年的苏宁,不仅在解决就业、积极纳税、产业发展等方面承担起应有责任外,更是热衷社会公益,投身抗灾救民、资助教育、扶贫救弱、环境保护等活动中,累计捐款达七亿多元,可以说是中国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典范。

    苏宁董事长张近东说过,“民营企业小的时候是个人的,大了就是员工的、社会的,社会的稳定和繁荣直接关系到苏宁的生存和发展”,而苏宁的企业价值观也是这样表述的,“做百年苏宁,国家企业员工利益共享”。在苏宁人看来,苏宁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明确的发展方向、成熟的经营模式、严谨的组织管理是重要原因,而对于企业责任的清晰认知和深刻理解,则是推动苏宁发展的根本动力。

    目前,苏宁已明确把担当的责任细分为八项基本工作:

    承担明礼诚信确保产品货真价实的责任;

    承担科学发展与交纳税款的责任;

    承担可持续发展与节约资源的责任;

    承担环境保护和维护自然和谐的责任;

    承担公共产品与文化建设的责任;

    承担扶贫济困和发展慈善事业的责任;

    承担保护职工健康和确保职工待遇的责任;

    承担发展科技和创新自主知识产权的责任。

    撒播爱心 传递温暖

    创立初期,苏宁积极捐助南京市道路、医院等基础设施建设,帮扶孤儿、五保户等弱势群体,与南京分享企业发展成果。2004年,苏宁以实际行动投身环保事业,向“保护母亲河”行动捐赠50万元人民币,用于环境保护工作,推广普及高能效产品。

    随着企业实力的增长,苏宁社会公益的范畴和地域随之扩展。2008年汶川大地震,苏宁董事长张近东第一时间捐款5000万元人民币,苏宁员工也自发捐款近千万元。在南方雪灾、西南旱灾、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地震,苏宁都积极行动、奉献爱心,支援灾区救援和重建。

    而为了帮扶贫困师生、资助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早在2000年,苏宁就成立了500万元的教育基金。至2008年,苏宁为全国共2008所贫困小学捐资建设体育设施。多年以来,苏宁设立大学生实习基地,增强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并启动“1200工程”,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

    此外,苏宁还援建了一大批扶贫和支持农业建设的项目,仅在南京郊县就建设了绿色农场、有机大米基地、蘑菇种植基地、苏宁果园等扶贫项目。

    健全制度 致力公益

    2006年,苏宁创立“1+1阳光行”社工服务制度,号召全体苏宁员工每年捐献一天工资、一天时间用于社会公益事业,“1+1阳光行”使十多万苏宁员工发挥社工精神,投身公益事业。

    从2009年起,苏宁定期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建立了符合国内零售行业特色及企业特质的社会责任管理模型,将社会责任纳入日常经营管理。目前,苏宁已经从创业初期的朴素公益、慈善观念发展成为了系统化、更深层次的企业公民责任理念。

    站在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有益于行业的角度,苏宁积极承担起了相应的产业责任、企业责任和社会责任,创造了民企应有的社会价值。苏宁坚持了对社会公益长期化、制度化的执行,而正是这种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也保证了苏宁的持续稳健发展。

    二十年,细数一下其实并不长,但正是这短短的二十年,让苏宁梦想成真。这要归功于苏宁至真至诚的服务心,敢于担当的责任心,勇于创新的拼搏心。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做百年苏宁”,它不仅仅是口号。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