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万里行》>>

福建闽清县陶瓷产业质量分析报告

2010-12-05 16:03:26 中国质量新闻网

优势多潜力大  要转型靠创新

——福建闽清县陶瓷产业质量分析报告

    福建省闽清县有一千多年的陶瓷制造历史,自古以来就有“陶瓷之都”的美誉。凭借丰富的高岭土资源,闽清陶瓷业成为当地特色和支柱产业,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为更好地服务于这一产业集群的发展,闽清县质监局对其产品质量状况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保证产业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陶瓷占本地工业产值五成以上

    闽清县以生产建陶和电瓷为主导。目前,全县有各类陶瓷企业336家,其中规模以上建陶企业44家(58条辊道窑先进生产线),规模以上电瓷企业36家。建陶有瓷质外墙砖、釉面内墙砖、仿古地板砖等三大类上千个品种,年产建筑陶瓷3.5亿平方米,是全国釉面砖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电瓷主要生产高、低压电瓷,系列产品有绝缘子、熔断器、避雷器、闸刀开关、灯头等五大门类500多种,年生产高低压电瓷50万吨。

    2009年,全县规模以上陶瓷产业产值完成48.8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6.2%,其中建陶企业完成产值35.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0.9%;电瓷企业完成产值13.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5.4%。陶瓷业不仅是闽清县的重要财政来源,更是闽清人赖以生存的重要生产项目。闽清人在全国从事陶瓷行业的企业家有两万余人,从业人员达到六万多人。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科技兴瓷、陶瓷富县”战略,相继出台了《关于扶优扶强,加快发展陶瓷业的决定》、《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工业产业集群的若干意见》、《关于“十一五”期间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闽清工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鼓励扶持政策,在政策、资金、服务等方面予以全力扶持,有力地促进了陶瓷业的快速发展。坚持提升、技改、淘汰、引进并举方针,实施“瘦身强体”总量控制策略,禁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大力推进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和节能减排,通过技改,提升产品档次和质量,同时引进陶瓷新工艺、新技术、新品种,鼓励发展抛光砖、仿古砖等高附加值产品,优化陶瓷产品内部结构调整。通过整合小电瓷企业,淘汰龙窑电瓷生产,促进龙窑向隧道窑、辊道窑转型,推动电瓷企业做大做强。

       陶瓷产品质量技术状况

    按照“淘汰劣质,限制一般,鼓励优质,全力扶持名优名牌”的方针,在发展中推进调整,在调整中促进发展。近年来,闽清县加强品牌保护和宣传力度,在行业内促进企业由价格竞争向品牌、科技竞争转变,推进“贴牌生产”向“闽清制造”转变,打响闽清区域品牌。

    目前,陶瓷业的品牌质量已得到很大提升:豪业陶瓷获得国家免检产品资格,三得利、汇达等11家企业获得福建省著名商标,新东方、金陶等8家企业获得福建省名牌产品,中陶、腾龙等6家企业通过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34家企业获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5家企业获得福州市产品质量奖。2009年豪业、金陶、金城、金德利、腾龙、港城等6家建陶企业产值超亿元,新东方、三得利、环宇等3家建陶企业产值超2亿元。

    电瓷业目前已有100多种电瓷产品通过3C、QC和国际电工委、美国UL、意大利IEC、荷兰K码等质量认证,富菱、麦王、宏电、崇业、声华、三泰等10多家企业注册了自己的商标。

    建陶业节能减排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煤气发生炉单段改双段的有25家企业,污染物(包括含酚废水)排放基本达标;取缔11家工艺落后、高耗能的多孔窑小建陶企业;在业企业采用了布袋除尘或水雾除尘治理粉尘,日可回收粉尘250吨;在业企业都安装了电机变频器和余热回收、管道保温等方面节能技术的改造,据统计年可节约用煤3.5万吨,节电6000万度。

     目前陶瓷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整体质量水平有待提高

    2009年国家质检总局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陶瓷产品抽检,其中97种不合格产品中有47种是福建产品,这里面闽清品牌就占据了“半壁江山”。闽清砖的主要销售市场在二三线城市,定位的消费群体主要为中低端,产品价格较实惠。为控制成本,一些企业生产设备还是“老兵站岗”。根据《陶瓷砖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可知,闽清砖最大的质量问题是吸水率、破坏强度、尺寸等。据了解,如果瓷砖在吸水率上出问题,主要是因为生产设备老化,陶瓷砖烧制温度低,时间短,开口气孔较多,硬度不够,在使用中也就容易吸收水分,引起坯体吸湿膨胀,容易产生裂纹或剥落。而尺寸不合格,主要是因为厂家的质检人员管理不到位。

    (二)品牌营销理念薄弱

    早在多年前,闽清就已经是全国知名的瓷砖制造基地。但是多年来,在业界和市场上,广东瓷砖的声势却越来越大,佛山更被称为“瓷砖之都”。这不禁让一些福建瓷砖业的有识之士,感到一丝焦急。

    就在质检总局公布不合格产品之时,外省企业都积极面对和回应抽检结果,而相关的闽清陶瓷企业却没有对产品不合格问题做出任何公开回应。之所以瓷砖企业保持“沉默”,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企业品牌营销观念薄弱,缺乏危机公关能力。质检部门负责人表示,其实瓷砖的吸水率、尺寸等问题,并非企业生产中无法克服的技术难题。而且本次抽检的也仅仅是部分厂家的部分产品,并不能说明某个厂家的所有产品都有问题。只要企业敢于面对困难,真诚面对消费者,改良技术和管理,这些问题不难解决。 

    业内人士透露,闽清这个历史悠久的瓷砖基地,生产的大部分瓷砖都是物美价廉的好产品,但除了少数品牌积极打造闽清品牌形象之外,大部分有实力的企业和品牌很少系统地去做品牌营销。其实闽清有很多品牌瓷砖都出口国外,在国外非常受欢迎,有的厂,年出口量还达到数亿元。但由于品牌营销不够,不像外省瓷砖那样,被消费者广为了解。遇到一两次产品质量事件,也很容易被消费者误解。

    (三)管理理念落后,人才缺乏

    闽清县的陶瓷企业都是民营企业,经营者过去大都是农民出身,以家庭为单位发展起来的企业占多数,相对而言整体素质偏低。目前,只有极少数规模较大的企业开始引入先进的绩效管理,但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仍是以家族式管理为模式。不仅存在大而全、小而全和重复建设现象,而且大多数是家庭或合伙经营企业,缺乏规范管理、经营恶性竞争,束缚了企业向规模化、专业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在销售上,经常竞相压价,形成了无序价格竞争,严重影响了陶瓷产品质量的稳定,损害行业的整体利益。另外,陶瓷企业的创新能力比较差,产品互相仿制、克隆,致使产品不断趋同化,形不成闽清的特色产品品牌和团队精神。

    由于大多数陶瓷企业都是从家庭作坊式发展起来,技术人员队伍和素质虽然不断扩大和提高,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各方面人才还较缺乏。经营者现代管理知识缺乏,文化素质不高,致使不敢大胆启用人才,没有合理引进人才、使用人才和管理人才,造成人才流失、经营管理水平滞后等现象。

    (四)发展资金短缺

    资金对一个企业生存、发展至关重要。闽清的陶瓷企业缺乏大量原始积累,贷款、融资等手段又存在先天的问题,造成了企业抗风险能力差,投资技改困难。有的企业甚至正常生产都要靠提高价格以求赊购到原辅材料。这使许多企业都无法发挥正常的生产潜能,也直接影响到产品品质的提高和稳定。

    (五)节能减排依然严峻

    陶瓷工业是高耗能、高原料消耗和高污染的“三高”行业,闽清陶瓷业前期的过快发展也一度给当地的环境污染治理带来沉重的压力。随山而建的瓷窑,不仅毁了大片森林,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特别是建瓷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喷雾干燥塔产生的粉尘以及煤气发生炉产生的含酚废水等污染物破坏了空气及水体环境。虽然已有企业开始使用天然气,但普及程度还有待扩大,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

    作为一项污染工业,在生产过程中如何实现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是闽清建筑陶瓷产业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建筑陶瓷的清洁化生产是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必然方向。

     推动陶瓷产业发展和质量提升的建议

    (一)推进企业观念、体制创新,加强品牌意识

    加强宣传,引导企业树立质量和品牌意识,倡导企业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塑造知名企业、名牌产品、品牌产品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的战略性转变。

    引导企业转变管理方式,从小作坊式的家庭管理向规范化的现代管理制度转变,从利润诱惑下的盲目生产向关注科技、人才、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转变。

    (二)尽快组建陶瓷行业协会

    引导动员目前发展较好的陶瓷企业建立陶瓷行业协会。通过制定行业标准,加强行业自律,防止行业内部发生争购原辅材料、哄抬价格、出口产品不合理压价等恶性竞争损害行业利益的行为,规范进出口秩序,推进行业分工与协调,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尽快扭转建陶、电瓷市场杂乱无章,竞争无序的局面。鼓励成立行业担保公司,开拓丰富融资渠道,促进陶瓷产业健康发展。

    (三)加强对陶瓷行业的监管

    质监部门要主动为陶瓷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依法加强对陶瓷产品的质量监督抽查,组织开展经常性的专项产品质量整治,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督抽查制度,形成有效的外部监督,打击假冒伪劣,保护名优产品,帮助并督促不合格的企业及时整改,促进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使闽清陶瓷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四)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紧抓国家支持海西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政策与资金的支持。充分挖掘潜力,拓展传统优势产业和市场空间,积极与科技院校沟通、联络,监理信息平台,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强化企业产品认证,规模以上企业都要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重点企业要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3C”产品认证;加快新产品开发,重点加快中低档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拓宽,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依靠科技进步,将产业调大、调出水平、调出效益和后劲。

    (五)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

    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着力改善企业规模小而散的现状,努力打造一批标志性企业。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申报国家级、省级品牌;积极引导较大企业实施兼并、收购和联合渠道,实施强强联合,实现资产优化重组和资源优化配置,促其实现低成本快速扩张。条件成熟的企业,加快组建企业集团,并努力创造条件,有计划地做好上市企业的培植,早日实现闽清县上市企业零的突破。

    (六)鼓励发展新型陶瓷,落实节能降耗工作

    新型陶瓷是陶瓷领域的生态环境产品,就是充分利用原料和能源,进行清洁生产,实现“零排放”。其产品将以技术精、质量优、低能耗、无公害等优势走俏市场,成为陶瓷消费的新宠,并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今后陶瓷业发展的趋势。

    在大力扶持开发环保产品的同时,要继续抓好重点耗能企业节能降耗增效工作,以点带面,落实节能工作责任制,严格执行节能降耗指标体系、考核体系和监督体系管理体系,对节能降耗实行刚性约束。要严格把好节能目标考核、节能评估、能源审计和节能监察四道关口,继续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力度;大力推进新技术、新工艺应用步伐,坚持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落后工艺;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目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