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万里行》>>

安全气囊的国标在哪里

2010-12-05 15:39:53 中国质量新闻网

    近年来,因为安全气囊未打开而造成的人身伤亡事件增多,消费纠纷也在持续升级。由于气囊打开是有条件的,跟车子的档次无太直接的关系,碰撞时候情况也是千差万别,没有一个相应的标准来判定责任。那么,尽快制定并出台汽车安全气囊国家标准,就已迫在眉睫。

    国庆节,本是令人轻松愉悦的长假,可今年的国庆节却让山东省济宁市一家电脑商铺的叶先生异常痛苦、终生难忘。“差一点,我就与家人阴阳相隔了!”谈起前不久的遭遇,叶先生称至今回想起来,都感觉非常后怕。自己的别克凯悦车因撞击事故未能打开安全气囊,车祸使车头部分撞击得面目全非,保险杠严重变形弯曲、水箱漏水移位、车前挡风玻璃坏并向外凸出等。而他本人则被撞得头破血流、胸骨被方向盘抵撞淤血,昏迷一下午,住院近两月。叶先生事后找到汽车厂商想讨个说法,却被告知叶先生的汽车安全气囊很正常,没有起保护,是因为叶先生撞击程度不够!叶先生很是不解,难道非要造成死亡才够吗?

    在日常用车过程中,消费者都希望能够安全驾驶,可大大小小的交通事故仍然时有发生,这时车辆内置的安全气囊往往成为保护驾乘人员的关键。在消费者对车辆安全性日益关注的今天,众多厂商纷纷标榜自己五星安全等级,安全气囊成为主要卖点。

    但笔者从江苏省消费者协会了解到,像叶先生这样,在交通事故中因为汽车安全气囊未打开而造成的人身伤亡事件和消费纠纷,近年来持续不断。因此,尽快制定并出台汽车安全气囊国家标准,已迫在眉睫。

    气囊缺陷两年召回近2000辆车

    据相关资料显示,近两年因为安全气囊缺陷而主动召回的汽车事件有几十起,召回的汽车多达近2000辆,涉及多家知名汽车厂商和多个汽车品牌。因为安全气囊而出现的纠纷涉及到凯迪拉克、比亚迪F0、比亚迪F3、力帆、雷克萨斯、奔驰、皇冠、长安马自达3、一汽奔腾、斯柯达、丰田凯美瑞、北京现代悦动、伊兰特等众多品牌。

    而导致安全气囊出现质量缺陷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有生产质量问题、装配问题和感应系统软件问题等。

    安全气囊质量屡遭质疑,有专家指出,造成气囊纠纷不断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目前尚无安全气囊检验标准,因此产品缺陷、事故责任难以鉴定。同时也有厂商的道德丧失。

     纠纷缘于“国标”缺位

    南京市消费者协会的工作人员告诉笔者:在他们处理消费者关于安全气囊没有及时弹出的投诉中,汽车厂商总是以撞击的角度不对、位置不准或者力度不够等理由,来推卸责任。 

    “商家的这种解释目前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一种潜规则,常常受到消费者质疑:难道在发生碰撞事故时还要像射击一样精确瞄准吗?或者非要到车毁人亡的地步才叫够力度?其中有没有汽车安全气囊设计、质量等方面的原因呢?”其实说到底汽车气囊纠纷的根源在于国家标准的缺失。

    去年的这个时间段,江苏省消费者协会和其他5个兄弟省市消协(消委会)联合向工信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递交了《关于尽快出台汽车安全气囊国家标准的建议函》,呼吁尽快制定并出台汽车安全气囊国家标准。

    如今已经一年时间下来,情况如何?笔者日前采访江苏省消费者协会的副秘书长岳寒冰时,岳秘书长表示:目前有关汽车安全气囊国家标准正在制定当中,会尽快出台。

    岳秘书长称:由于标准的缺失,导致以下三种情况出现,一是无法界定汽车安全气囊的质量及其匹配工艺是否合格;二是消费者与汽车厂商因此发生纠纷后,由于标准的缺失,导致消协组织的调解工作无法可依;三是即使消费者因调解不成而起诉到法院,法院也往往因标准缺失无法判定产品是否存在质量缺陷,从而使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得不到保护。

    由于消费者的权利得不到主张,或者厂商的解释不能令消费者信服,导致一些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出现过激行为,也给汽车厂商的社会形象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岳秘书长同时称,由于气囊打开是有条件的,跟车子的档次无太直接的关系,有的高档车可能遇到情况的时候个别气囊也没打开,有的比较便宜的汽车可能遇到事故的时候都能打开,由于碰撞时候的条件千差万别,又没有一个相应的标准来判定,所以造成了在处理交通事故中的麻烦。当然也不排除的确有些汽车存在质量缺陷。

    在标准出台前面对事故发生后安全气囊未打开的投诉,汽车经销商和厂家的解释往往是,撞击点不对、减速度不够、撞击力度和撞击角度达不到起爆标准等,消协很难调解成功。另外,由于目前国内对安全气囊等项目缺乏检验标准,加之检测机构不多,检测费用昂贵等因素,消费者维权取证可谓难上加难。提醒消费者,在碰到气囊维权案件时应该谨慎处理。 

     技术专家:通过标准定责也有难度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告诉笔者,截至目前,我国一直缺失评价汽车安全气囊是否存在缺陷的国家标准。国家也只是于2006年4月出台了3项涉及安全气囊零部件的推荐性国家标准,它仅规定了单独某一零部件的试验方法等,属于零部件在装配前的试验标准,而不是整个安全气囊集成系统的评价标准。它并不能作为判定气囊制造质量是否合格、气囊与具体车型是否相匹配的依据,更不能作为判定事故发生后安全气囊是否应该打开的依据。而美国、欧洲、日本却早已有相应的立法。

    到底能不能制定这样的一个标准也是他们一直科研探讨的问题,因为各种车的性能不一样,车子在发生交通事故时遇到的情况也不一样,所以气囊的生产标准很难界定。现在只能做大量的基础研究和试验,分析是否可以从中找到规律性或共性的东西,再据此制定标准。目前已经开始相应的工作。

    标准出台就能减少纠纷?也有人持怀疑态度,每起交通事故的情况千差万别,用一个标准去界定责任还很难。

    卖车人:安全气囊打开要具备条件

    “不是任何情况下碰撞,气囊都会引爆!”一不愿透露姓名的北京现代4S店负责人告诉笔者,“在有的低速碰撞中,气囊的展开反而会增加意外伤害的可能性,造成颈椎骨折甚至窒息。”目前国内很多车都只配备了正面碰撞气囊(主副驾位置的气囊),只有一些豪华车考虑了后排乘员的安全,装有安全气囊等,但安全气囊能否正常起爆,与如何发生碰撞有关。一般来说,正面碰撞气囊的保护范围是车前端左右各60度的范围,在这个角度范围内,气囊应正常引爆。

    由于安全气囊系统启动时将冲开气囊盖板,并且在瞬间展开充气,很可能对乘员造成冲击,产生的灼热气体也会灼伤乘员和驾驶员。所以,为了保证安全气囊在适当的时候打开,汽车生产厂家都规定了气囊的起爆条件,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气囊才会打开。

    因此,安全气囊打开需要合适的速度和碰撞角度。从理论上讲,只有车辆的正前方左右在大约30°之间位置撞击在固定的物体上,速度高于50公里/小时,这时安全气囊才可能打开。这里所说的速度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车速,而是在试验室中车辆相对刚性固定障碍物碰撞的速度。实际碰撞中,当汽车的速度高于试验速度,气囊才能打开。

    如果一辆轿车和一辆没有后下部防护装置的卡车发生追尾,轿车的正面气囊可能无法引爆。原因在于轿车的刚度是不均匀的,车身前纵梁是抵抗碰撞的主要部件,其和保险杠在同一高度平面,在追尾中,由于卡车的后部高度明显高于轿车,轿车只是车顶和上侧车身发生碰撞,而车身前纵梁处的力、加速度、持续时间等值达不到开启气囊的程度。这种情况还包括汽车在碰撞护栏后发生翻车。

    此外,如果车子从桥上跌落,气囊也有可能不引爆,原因与上述情况类似。

    对于很多车主误认为车辆撞在隔离栏上造成严重损坏,安全气囊应该打开,4S店维保专业技术人员称车辆撞击的是隔离栏,其本身有一定吸收撞击力的功能,因此撞击力度并没有车主想象得那么大。

    那么在事故发生后,车辆的前侧已经全部变形,同时驾驶舱的中控台也出现了严重扭曲,不管碰撞的是隔离栏还是其他物件,从车辆损坏的情况看,安全气囊应该展开,可是气囊在碰撞中为何并没有工作所以导致了受伤。对此技术人员解释称出现这种情况大多是该车在发生撞击事故时并没有出现任何的减速度。

    对于消费者所说的车辆在撞击时有巨大的声响反映出当时撞击的力度,为何气囊仍然无法打开?4S店维保专业技术人员称撞击力度并没有车主想象得那么大,安全气囊展开的一个必备条件是车辆在受到撞击的时候必须有制动行为,除了减速度,发生事故时的受力方向、碰撞时间等都是触发安全气囊展开的条件。

    而除了这些触发条件外,安全气囊还有一个防止误触发的装置,也就是在满足所有触发条件下,该装置起到再次确认的作用,以避免在不需要的时候气囊弹出造成对驾乘人员的伤害。

    4S店负责人告诉笔者,消费者必须明白汽车安全气囊启动的一个基本原理,就是当汽车受到前方一定角度范围内的高速碰撞时,安装在汽车前端的碰撞传感器和与行车电脑安装在一起的防护碰撞传感器就会检测到汽车突然减速的信号,传感器触点闭合,将减速信号传送到行车电脑;行车电脑中预先设置的程序经过计算和逻辑判断后,向气囊组件内的电热点火器发出点火指令引爆电雷管。点火剂受热爆炸时,迅速产生大量热量,充气剂受热分解释放大量氮气充入气囊,气囊便冲开气囊组件的装饰盖板鼓向驾驶员,使驾驶员头部和胸部压在充满气体的气囊上,在人体与车内构件之间铺垫一个气垫,将碰撞变为弹性碰撞,通过气囊产生变形来吸收人体碰撞产生的动能,达到保护车内人员的目的。

     消协官员:安全气囊不是“护身符”

    南京市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兼南京市汽车维权专业委员会主任钱立根认为:消费者与汽车厂家出现类似的纠纷,严格意义上讲,错不完全在汽车厂家一方。主要有几个方面。一则是汽车自身的质量问题,性能方面设计不合理,没有国家统一标准是要点。二则是消费者对汽车安全气囊的认识不够,造成使用误区。初期,一些汽车厂家以安全气囊作为大卖点,夸大安全气囊的作用,从而在消费者心目中产生了众多误区,但欧美一些国家却截然不同。

    如今有关汽车气囊的消费纠纷越来越多,其根源主要就是上述原因。安全气囊也不是万能的。安全气囊提供保护也是有前提的。

    钱立根称,安全气囊,顾名思义是为保障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而设置。但在一些交通事故中,车内乘员碰得头破血流,甚至出现生命危险,车辆接近报废,安全气囊却没有打开。是不是完全是气囊质量有问题?

    钱立根称,不完全。汽车质量的强化、行业标准的出台是一方面。而降低汽车事故概率,减少安全气囊投诉关键在于,消费者不能过分“迷信”汽车安全气囊,必须正确认识使用汽车安全气囊。

    作为消费者要注意哪些使用误区呢?

    钱立根称,首先必须配合安全带使用。由于安全带的设置会影响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感,不少人以为有了安全气囊的保护,就可以放心地将安全带忽视了。岂知,安全气囊要发挥保护也需要安全带的配合。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简称SRS)是辅助安全系统,它通常是作为安全带的辅助安全装置出现,要与安全带配套使用。没有佩带安全带,安全气囊的安全效果将要大打折扣。

    据调查,单独使用安全气囊可使事故死亡率降低18%左右,单独使用安全带可使事故死亡率下降42%左右,而当安全气囊与安全带配合使用时可使事故死亡率降低47%左右。在大部分发生事故的情况下,安全带起到所有保护的60%,剩下的40%里包括车身钢板、安全气囊和ABS等其他被动保护装置。也就是说,安全气囊给消费者的保护并不是很大。

    其次不要让儿童坐前排,为了方便照看孩子,不少消费者习惯将儿童甚至婴儿放在前排。殊不知,这样其实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相对于安全带,安全气囊只是一个辅助保护设备。安全气囊是用带橡胶衬里的特种织物尼龙制成,工作时用无害的氮气填充。由此,安全气囊需要以非常快的速度充气。这样才能确保当乘客的身体被安全带束缚不动而头部仍然向前行进时,安全气囊能及时到位。但由于安全气囊弹开充气的速度可高达320公里/小时,碰撞时如果人的乘坐姿势不正确,将给人带来严重的伤害。因此,如果前排装备了安全气囊,不要让6岁或140cm以下的儿童坐在前座,更不要将婴儿座椅安置在前排乘客座。

    钱立根特别强调称,安全气囊不是“护身符”,安全行车主要靠自己。安全驾驶,保障自己与他人的道路安全日益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若车主心存安全气囊是“护身符”的侥幸心理,无疑是非常危险的,只有形成良好的安全预见习惯,才能真正保护自己的安全。

    作为车主理应养成安全预见习惯,是指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养成的,对某些可能影响安全行车的人、物、天气、路况等因素形成的比较准确的预测,能够提醒自己谨慎驾驶,提前做好减速、刹车等预防措施,降低突发事件的发生几率,从而达到安全行车的目的。

    国内各大城市的道路通行条件都是异常复杂的,除了安全驾驶的常规操作要求和系好安全带这类细节要求之外,灵活应对突发事件是保障安全驾驶的前提。 

    钱立根提示消费者,在选车的时候应该考虑到车内安全气囊的因素,可也不要过分相信经销商百般好的推荐。

     法律依据:尚无统一标准

    关于安全气囊打不开的案例在国内越来越常见,记者就此电话采访了江苏省圣典律师事务所陈兆律师。陈律师表示,对于安全气囊打开的条件,目前我国并无统一的标准,加上各厂家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在遇到事故的时候厂家可以“自圆其说、自证其说”,这也是厂家们惯用的抗辩手段。

    那么气囊在高速撞击情况下未能打开,是否属于汽车质量问题?

    陈律师认为,气囊在高速撞击情况下未能打开,从目前情况可以认定为汽车质量存在缺陷,但最终是否存在缺陷,需要经过最终检测和法庭认定来确认。

    但据有关资料,我国目前还没有权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可以对汽车安全气囊的质量问题做出准确检测,所以消费者维权需要积极搜集案件的全部证据,以便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如果乙方因汽车安全气囊“罢工”而受重伤,在交管部门已认定甲方负事故全责的情况下,乙方是否还有追究汽车质量问题的必要?陈律师称,仍有必要。因为甲方负事故全部责任,只是对事故本身的发生承担责任,而其面对汽车这一产品时,乙方则是一位消费者,在其认为因产品质量问题致其受到伤害时,乙方完全可以依据《产品质量法》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专家支招:事前检测 事后报警

    平时未发生事故时,消费者如何对气囊进行检测?另外,如何解决气囊问题所引发的纠纷?

    支招一:

    在未发生事故时,由于消费者自身无法对车辆的安全气囊进行专业检测,因此消费者应认真阅读车辆说明书,及时和车辆生产、销售商沟通并参阅相关资料,检查车辆的使用状况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可以选择到专业的检测机构对气囊进行检测。

    支招二:

    在发生因汽车安全气囊所引发的纠纷时,如发生事故,应选择及时报警,确认事故现场及车辆状况,为维权保留第一手资料。如未发生事故,最好选择到厂家的专业维修店维修,避免因车辆维修使厂家否认气囊存在问题。

    支招三:

    由于我国目前没有汽车安全气囊的统一安全标准,存在检测机构缺乏权威性、费用高等问题,在发生该类纠纷时,给消费者维权造成一定难度。但是消费者在此类纠纷发生时还是应该积极收集事故发生时的资料,如事故现场勘察图、现场照片、车辆车速检测资料等。

    支招四:

    在此类纠纷发生后,可以选择和厂家、经销商协商,如协商不成,则应积极通过诉讼程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虽然相关检测存在难度,但是民事诉讼的责任认定是通过证据链来认定产品和侵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而确认对方应承担的责任,而不是只选择唯一的检测结果来认定赔偿责任。 

     温馨提示:如何使用安全气囊

    1.注意日常检查。主要检查各碰撞传感器的固定是否牢固;起动车辆时特别要注意观察SRS报警灯是否自动熄灭,如果接通点火开关6〜8秒后,它依然闪烁或长亮不熄,则表示SRS系统有故障。在运行过程中,如果指示灯闪烁5分种后长亮,也表示SRS系统出现故障。

    2.及时排除安全气囊的故障,否则会产生两种严重后果。一种是当汽车发生严重碰撞,需要安全气囊展开起保护作用时,它却不能工作;另一种是在汽车正常运行,安全气囊不应工作时,它却突然膨胀展开,给驾驶员和乘员造成不应有的意外伤害,甚至发生安全事故。

    3.避免高温。安全气囊装置的部件应妥善保管,不要让它在85℃以上的高温环境下,以免造成安全气囊误打开。

    4.避免意外磕碰和振动。安全气囊传感器等部件对碰撞和冲击很敏感,因此应尽量避免碰撞和冲击,以免造成安全气囊不必要的突然展开。

    5.不要擅自改变安全气囊系统及其周边布置。不能擅自改动系统的线路和组件及更改保险杠和车辆前面部分结构。转向盘和乘员侧气囊部位不可粘贴任何装饰品和胶条,以防影响气囊的爆开。

     关于安全气囊的保养四要点

    首先,安全气囊是一次性产品。在碰撞引爆后,安全气囊就不再具有保护能力,而须送回维修厂家重新更换一个新的气囊。因车型不同,安全气囊的价格也不相同。重新安装一套新气囊包括感应系统和电脑控制器,大致需要5000元到1万元左右。

    其次,因为气囊会在紧急状况下引爆,所以不要在气囊的前方、上方或近处放置物品,以防引爆时被气囊抛射出去而伤害乘员。另外,在车内安装CD、收音机等附件时,要遵守厂家的规定,不要随意修改属于安全气囊系统范围内的零件和线路,以免影响气囊正常工作。

    第三,儿童使用气囊时更要注意。目前很多气囊都是针对成年人设计的,包括气囊在车内的位置、高度等。气囊在充气时,可能给前排儿童造成伤害。建议把儿童安排在后排中间位置并固定好。

    最后,注意安全气囊的日常维修。车辆的仪表盘上装有安全气囊的指示灯,在正常情况下,点火开关转到ACC位置或者ON位置时,警告灯会亮大约四五秒钟进行自检,然后熄灭。若警告灯一直亮着,则表明安全气囊系统有故障,应立即维修,以免出现气囊失灵或误弹出的情况。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