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万里行》>>

葡萄酒保质期之争

2009-11-06 15:43:10 中国质量新闻网

      对于已经装瓶出厂的葡萄酒,无论在市场上还是在消费者家中储存,即使时间再长,也基本上不再有陈酿的作用。

    

    随着葡萄酒在中国的市场潜力逐渐被挖掘,近年来的发展似有“井喷”之势,却也伴随着价格和市场的乱局。“葡萄美酒夜光杯”——唐人的一首七绝,常常让人想起那夜光杯里殷红的葡萄美酒,但这酒如果存在质量问题,就大大地不妙了。

    

    葡萄酒也会过期?

    2009年9月30日,马上就到“十一”长假了,家住安徽省合肥市的昊天想要买点东西孝敬一下父母,于是来到一家知名大超市购买了五粮液系列醇酒和茅台系列豪华礼盒各一箱,按照超市促销的规定,领取了赠品:解百纳窖藏1996一瓶和小酒仙两瓶。

    由于过去很少喝葡萄酒,昊天就想开瓶葡萄酒“尝尝鲜”。一口下去,他觉得有点不对,“尝着酸不溜秋的不是个味道,会不会是变质了”。老婆拿他打趣,说他是乡下来的。他开始没在意,自斟自饮地喝了大半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问题”。酒瓶背面标示有“保质期十年”的字样,联想到正面清清楚楚的“1996”字样,他脑海里冒出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酒过期了!他想,如果葡萄酒有问题,超市必须为此负责。

    昊天原想直接去超市“理论理论”,但考虑到自身势单力薄,过去对葡萄酒又不甚了解,要是真的“理论”起来,恐有些底气不足。于是,他想到了一个简便易行的方法:上网发帖。昊天告诉记者,“这样有助于把问题弄清楚,也不用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能不能索赔倒是处于次要地位了。”

    当天夜间,昊天就在天涯论坛上图文并茂地发表题为《送过期葡萄酒,迎国庆,某超市的好创意(有图有真相)》的帖子,表达自己对此事的不满。短短几天之间,帖子点击率达到26000多次,跟帖回复的也超过200人了。

    一时间,大家围绕着“葡萄酒究竟如何保存”以及“葡萄酒有没有保质期”等问题各抒己见:有人指出,酒这个东西越藏越香,时间越长的酒越来越少也越来越贵,葡萄酒也是酒,何来过期之说?也有人对葡萄酒的“保质期十年”提出疑问,如果不会过期,标示保质期干吗?还有人指出,葡萄酒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保质期,背标上标注的保质期实际上指的是最佳饮用时间,超过了最佳饮用时间只是口感会差一些,对健康没有影响。

    从昊天发给记者的照片中,可以看到酒瓶正标上有“DANDIFY”、“解百纳窖藏”、“盛世王朝酿酒有限公司”、“1996”字样。酒瓶的背标上贴着“赠品”字条,背标上的出品处标明的是“天津盛世王朝酿酒有限公司”,生产处标明的是“天津明星酒业有限公司”。

    有人在回贴中表示,正标的大数字“1996”表示的是葡萄的采摘年份,并不是昊天认为的“生产日期”。采摘葡萄之后进行酿造,周期2个月到3年不等,酿好了葡萄酒装桶贮藏,时间不限。贮藏一定时间之后灌装上市,罐装日期一般就认为是生产日期。葡萄酒到底有无将生产日期标注在瓶盖上,昊天开酒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因此,直到目前并无明确证据支持他的“葡萄酒过期”之说。

    

    “保质期”是中国特色?

    不过,经记者了解,类似的“保质期事件”似乎还不少。2004年1月16日,中国食品科技网刊登出一篇题为“xx购物赠过期葡萄酒”的文章,讲述了一名女士购物后接受了xx超市赠送的葡萄酒,回家后发现这瓶酒已超过保质期10天了。更有甚者,有消费者在知名大超市中购买单价为1488元的某品牌的红葡萄酒,竟然已超过保质期一年了。出现这种问题的葡萄酒有当作赠品赠送的,也有单卖的。此类事件发生后,超市为了自身的信誉,一般都是退款了事。

    所谓“保质期”,就是物品能保证质量的期限。那么,葡萄酒到底有没有“保质期”呢?有专家表示,在国外,葡萄酒一般没有保质期一说,人们完全可以根据经验和知识来辨别葡萄酒的最佳饮用期,按有关法律规定必须在标签上注明保质期可算是我国特色。

    据记者了解,我国葡萄酒的保质期一般为十年(也有五年,十五年的),生产日期理论上均是从装瓶之日开始计算。

    但葡萄酒的保质期是个不确切的概念。有专家表示,葡萄酒是有生命的,好酒在其陈年的过程中也有个从年轻,到成熟,到巅峰,再到衰落的过程。一般说来,酒在其巅峰期时饮用是最理想的。所谓的“变质”,可能是葡萄酒已经处于衰落期,更多的时候是因为保存不当而造成酒质粗糙或变得酸苦有异味不是说,在保质期内质量没问题,过了保质期质量就有问题,不能喝了。事实上,过了保质期的葡萄酒照样能喝。

    2006年10月1日国家正式实施的《预包装饮料酒标签通则》中,允许葡萄酒和酒精度超过10%vol的饮料酒可免标示保质期。当时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尹建军主任认为,这是从酒本身的特性考虑,更显得合理,同时也表示企业自主选择是否标示保质期已纳入法律,标注或者不标注保质期完全由企业自己决定。

    而从酿造工艺的角度来说,葡萄酒和度数较高的白酒,如果保存得当,储存时间越长越珍贵。专家指出,保存条件与温度和湿度有关,不同的葡萄酒的最佳享用温度不同,储存时要注意忌急剧变化的气候。不同的酒的最佳饮用时间也不同,很多白葡萄酒和桃葡萄酒在储存后1-2年喝最好,餐桌酒、地域性的酒包括一些新酒刚上市时喝最好,有一些红葡萄酒则需要储存较长时间口感最佳,少数大牌的红、白葡萄酒甚至要储存到十年以上。

    保存时间的复杂和多变是葡萄酒的特点,似乎不适合用“保质期”去定义一款葡萄酒。但是在超市中,记者发现,进口葡萄酒鲜有标注保质期,但是国产葡萄酒几乎全部都标注有三到十年不等的“保质期”字样。联想到葡萄酒产品出现的种种“保质期”问题,如果可以不用标注保质期,企业为什么要给自己“添麻烦”呢?对此,企业恐怕还有其他考虑。

    

    如何让消费者“买得放心”?

    “国产葡萄酒根本放不了十年,能存放三年就很了不起了。”曾在国内葡萄酒市场做过代理商的小舒说。记者把昊天的“过期葡萄酒”图片发给小舒,刚看了一眼,小舒就说:“这个酒是不可能过期的。”

    因为这是他代理过的一款葡萄酒,酒厂大概是05年成立的,“出厂价不会超过3块,我6块就可以拿到手。”小舒介绍,正常情况下,质量不过关的葡萄酒是无法进入超市的。为了争取终端,这些“加工厂”的代理商往往会给一些知名品牌代理商“好处费”,以求在超市上架,或者知名品牌代理商干脆自己就在做这些小作坊的酒,“反正那个酒是卖不出去的,而且买一送一也是个很好的噱头。”

    小舒把这种酒叫做“擦边球产品”。这些小酒厂往往注册一个跟知名品牌极为相似的品牌,如xx王朝、xx长城等,一般在副食批发商场和酒类批发市场铺货。小酒厂大多是作坊式加工,酒的质量没有保证,“洗脚酒”是圈内对这类酒的称呼。因此,小舒认为,“国产酒都为勾兑酒,不是纯发酵的,即使在保质期内,这类酒也完全有变质的可能。”

    不仅仅是小酒厂,一些知名品牌的酒厂,因为需求量太大,产品质量也难以保证。小舒举例说,“某知名酒商早些年的时候去新疆收购葡萄,有人亲眼所见,他们连水沟里的烂葡萄都收走了。”

    与国内酒企到处收购葡萄不同,国外酒庄种植多少葡萄就销售多少酒,严格控制产品数量。“国外随便进来的一款VDP(餐酒)的酒,都能强过国内200块一支的酒。”小舒说。

    部分小酒厂在原料质量难以保证,直接导致了葡萄酒成品的难以存放。而除去确实需要一个时间节点来保证产品质量之外,企业迟迟不放弃标注保质期更多的不如说是一种惯性或习惯。说白了,部分酒商在无法保证产品质量的情况下,反而在葡萄酒产品标签上标明保质期和生产日期,是为了让消费者“买得放心”。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而设的“保质期”竟沦落为商家促销的“噱头”,不能不说是消费生活中的一种遗憾。“中国的消费环境就是这样,消费者习惯需要一个保质期。”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葡萄酒分会秘书长王祖明如是说。

    王祖明认为,葡萄酒不存在“保质期”一说,葡萄酒的保存条件由很多因素决定,具体哪些因素,他认为“消费者没必要知道,中国的消费者太累了。”

    那么葡萄酒购买后什么时间饮用呢?王祖明建议,普通消费者,“越快喝完越好。”他举例说,糖、盐这些调味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是可以长期食用的,时间久了只有口感可能会有区别。

    另一位葡萄酒代理商、专门做进口葡萄酒的黄先生也认为,现在市面上的葡萄酒都不怎么具备陈年能力,国外葡萄酒也一样。“高档酒才具备陈年能力,普通酒买回去尽快喝掉就好了。”黄先生介绍,国外关于葡萄酒保存一般建议开瓶后一年内要喝掉,封瓶普通的保存方法只能存两年以内,长期保存要在酒窖中横置存放。

    黄先生还特别指出,“法国比较大的超市中一般都设置有酒窖,专门用来摆放长期存放的酒,我们中国还远远做不到。”也就是说,对于已经装瓶出厂的葡萄酒,无论在市场上还是在消费者家中储存,即使时间再长,也基本上不再有陈酿的作用。专家指出,因为陈酿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保存的,也就是说有特定的湿度、特定的容器要求,而消费者家里酒柜里存放的葡萄酒是达不到陈酿效果的。

    如今,昊天还是没弄明白他这瓶赠品葡萄酒是否已经“过期”或者“变质”。想要“尝鲜”的愿望早已落空,疲于工作的他已经不再想找超市索赔的事了。剩下的小半瓶葡萄酒也已经被倒进了下水道。不知道下次昊天再购买葡萄酒时是否还会注意观察“保质期”,如果再遇到这样的赠品葡萄酒,还敢不敢喝呢。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