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万里行》>>

科技:筚路蓝缕建奇功

2009-10-14 10:44:45 中国质量新闻网

    技术蓝图 足印深深

    无论在科技领域,还是质检系统,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天初都是德高望重的科研专家。可是,这位头发花白的“老资格”专家却一直声称,自己只是科研团队中的“小字辈”,眼前备受瞩目的科研成果源自于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和奋斗。

    当初成立时只有5万元资金、两个人的海淀质检所,历经10年发展后成为固定资产6000多万元、100多名工作人员的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中心主任曹宝森却始终强调,他们是刚刚起步的“小兄弟”,还有很长的科技创新之路要走。

    质检科技涉及的学科门类几乎覆盖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究竟起源于何时?60年的峥嵘岁月里很难找出一个具体的日期对号入座。但是,从质检工作开始之日起,质检科技的进步就始终伴随着质检事业的成长而不断前进。

    “技术监督的突出特点,是凭借一定的技术方法和技术手段,通过相应的权威性机构实现监督。”1988年,国家技术监督局正式成立之际,首任局长徐志坚用标准化、计量、质量监督等关键词串起了一张技术主导的蓝图雏形。1991年,时任国家技术监督局局长的朱育理提出,要有扎实的基础工作,重视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标准、计量、信息、统计等基础工作既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依据和手段,也是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科技的轮廓渐渐显现。

    时至今日,伴随质检事业的一路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技术蓝图上的科技脉络日渐清晰,“科技兴检”更成为系统上下工作报告中频频闪现的关键词。2009年1月11日,国家质检总局局长王勇在全国质检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大力实施科技兴检。加强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完善科技体制和机制。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资源共享的原则,高标准建设检验检疫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质检中心、国家计量器具型式实验室和大区计量测试中心,进一步完善质检技术保障体系。

    一路走来,在质检领域的技术蓝图上,张钟华院士、高洁院士、李同保院士、庞国芳院士等重量级专家足印深深,标准化、计量、质量监督等质检科技相关工作齐头并进。据统计,1991年〜2008年,质检系统共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7项,三等奖17项;国家发明奖二等奖、三等奖各3项。

    虽然硕果累累,但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尤其在经济发展缓慢的早年间,资金的有限一度让部分科研项目举步维艰。即便如此,质检科技始终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

    

    体制之变 水到渠成

    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成立后,质检科技进入了新的发展期,因为具备之前的技术积累,质检科技的脚步更加坚定、自信。

    2003年6月,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编制正式启动。为了能参与其中,让质检科技重大任务纳入国家规划,质检总局积极组织系统内专家参与规划制定工作,并由局领导亲自带队,汇报工作、座谈研讨、争取支持。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标准化、计量科学、出入境检验检疫、检测技术、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性贸易措施战略等涉及质检工作的9个专业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并落实到研究项目或课题,为质检科技直接为国家科技需求服务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

    与此同时,质检总局结合“十五”期间质检科技工作的重大部署、重点领域研究成果,提出了围绕科技兴检的战略方针,并在全系统深入推进,一场深化质检系统科技体制的改革也轰轰烈烈拉开序幕。

    2004年,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批复了质检总局直属科研机构的改革方案,3个非营利性科研机构获批成立: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和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中心转为质检事业单位。在改革的基础上,基本完成学科领域优化布局和组织结构调整,初步形成具有质检科技特色的创新体系和科技发展模式;努力实现机制转变,初步建立起适合质检科技发展和人才成长规律的新机制、新制度,凝聚和培养了一批适应可持续发展、精干高效、年轻高水平的科技人才;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初步建立了质检科技创新体系。

    改革的脚步不断深化。在总结几年来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质检总局相关直属科研院以深化内部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引入竞争机制,完善用人制度,深入挖掘内部潜力,优化科研队伍,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技术装备是质检科技工作的必备“武器”,技术机构的深化改革也被提到台前。根据规划,到“十五”末,基本实现技术机构在规模、技术水平上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在机制和功能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在运作和规范上与国际通行做法相符合的目标。

    伴随基层技术机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如今各地都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技术机构改革的新模式。如北京、天津、辽宁、山东、深圳等局进一步加强了技术机构资源整合,成立了检验检疫技术研究院(所);上海、深圳质检院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市质检院的基础上,积极整合系统外检测机构,打造区域检测技术平台,既避免了重复建设,又充分发挥了各自优势。

    

    精益求精 炉火纯青

    8月27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昌平实验基地正式启动,计量科技的新篇章由此开启。

    “新篇章开启前,历经了十多年的孕育和积累。”回忆起建设发展中的艰辛,计量院副院长段宇宁感慨万千,“和实验基地建设一样,很多计量科研成果问世前,都凝聚了长达数十年的潜心研究和不懈努力。”

    计量科技起步很早,但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早期由于经费有限,一些前沿科研领域根本无力涉足。好在当时科研氛围很浓,很多课题都是群策群力。李天初告诉记者:“那时候经常召开学术小组会,大家各抒己见,有时候甚至会为了某一问题‘针锋相对’。”段宇宁则强调,精益求精是计量科技秉承的特色。

    改革开放后,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其作用日益突显,计量作为当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基础设施,其重要性也获得了世界各国的一致认可。继第一个5年计划后,2006年3月计量科技再次纳入已颁布的国家中长期发展纲要,被写入国家“十一五”科技计划中。

    科研项目也不再是“僧多粥少”。近年来,科研经费大幅增加,在研项目数量逐年递增,优秀成果不断涌现。

    2008年在研项目达到400余项,鉴定验收100多项。“十一五”前3年,鉴定验收的各类科技成果300余项,在核心刊物上发表的科技论文950余篇,申请专利34项。

    在计量基础前沿研究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计量还在服务国家重大工程,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凭借特有的技术优势,为嫦娥探月工程专用器件提供计量测试;对神舟七号载人航天工程进口的星空探测器和测量设备进行了微光照度校准验收;为“神七”航天工程助推火箭的燃料罐容积进行现场测试,确保火箭飞行时间和安全。“城市能源计量体系研究”课题,直接服务于国家西气东输重大工程,为解决天然气能量计量提供了技术支撑,计量科技在服务国家重大工程中做出了显著贡献。

    “无论怎么创新、发展,计量科技的‘老汤’本色始终不变。”段宇宁说。正因为有这份营养丰富、炉火纯青的“老汤”长期滋补,计量科研的脚步一直稳健如初。

    

    方法改革 手段创新

    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以下简称标准院)副院长邱月明看来,制定水平高并能对产业发展起重大推动作用的技术标准,必须以大量的科学研究做基础,必须有足够的标准数据作支撑,否则即使制定出来的标准也可能脱离实际、纸上谈兵。为了提升研究能力,避免纸笔“编”标准的情况,标准院近年来建成了以人类工效学为基础的一系列标准数据研究和验证的实验基地,从方法和手段上体现了改革和创新。

    “昌平实验研究基地的建成,推动了数百项科研和标准项目的开展。”据邱月明介绍,目前实验基地拥有人体测量、人体生物力学、行为分析、质量感知、感官分析、用能产品能效、信息化接口标准一致性测试等各类设备与套件200余台套,具备了开展各类人类工效学研究的硬件条件。显然,这一创新之举为标准编制搭建了一个全新的技术研发平台。

    “1999年以前,标准院的工作以制修订国家标准为主,科研项目比较少。1999年,标准院开始承担一些国家级科研项目,标准的战略研究也随之启动。这既是一个亮点,也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标准院计划科研部主任罗虹回忆说,“十五”之前,我国技术标准水平落后,与经济发展需要滞后的问题表现非常突出,对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已构成潜在影响。面对这种形势,国家科技部适时提出了“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3大科技发展战略,并将“重要技术标准研究”专项列入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以此作为切实落实技术标准战略的突破口。这是我国科技计划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到具体技术对我国标准化工作进行系统研究,其肩负着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十一五”时期,标准院作为牵头单位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关键技术标准推进工程”重点专项,按照预定目标,即将完成30~40项对我国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我国具有相对优势领域的国际标准研制,全面提升我国的综合竞争力。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行。

    上有标准专项支撑,下有实验室对接。通过实施“关键技术标准推进工程”重点专项,我国的国际标准研制有望实现重大突破,由“国际标准本地化”向“国家标准国际化”漂亮转身,同时全面提升我国的综合竞争力。

    

    技术支撑 快速反应

    曾几何时,先进的检测仪器不是众人争抢的“香饽饽”,而是无从下手的“洋摆设”。

    “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国家花重金从国外购置了一台当时最先进气相色谱仪,想用来检测化学残留,但许多检测机构都没有经验,不敢贸然接这个任务。当时的国家商检部门勇挑重担,从出口农产品开始,率先在全国应用气相色谱开展化学残留检测工作。再看看现在,哪个院里没有一批国际上最先进的高精尖设备?”从事质检工作多年,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唐英章见证了检验检疫科技的一路变化。

    “最初技术条件实在有限,所以更多的是跟着国外学。”唐英章说,“照猫画虎”的日子没有持续太久,伴随技术一路进步,检验检疫的科技含量也与日俱增。“如今有了强劲的技术支撑,科研工作也早已由被动走向主动,很多研究项目和方法与国际同步,甚至走到了前沿。”

    改革开放使我国有效融入全球市场,为促进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增加我国产品出口的科技筹码,检验检疫科研积极配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合理运用技术性措施、检验检疫准入门槛、口岸查验、评议交涉等手段,有力地维护了我国经济安全和国家利益。同时,积极改革检验检疫通关模式,围绕“提速、减负、增效、严密监管”,以高质量提升竞争力,以高质量促进出口,使更多的产品、更多的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用高质量的产品、高质量的服务,树立起良好的“中国制造”的形象。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10年以来,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一直保持高位增长,2007年超过2万亿美元,成为第三大世界贸易国,我国出口产品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

    安全是检验检疫科技的落脚点。“贸易安全、产业安全、生命安全、动物安全、植物安全等都是科研中必须考虑的关键词。”唐英章说。

    多年来,在科技支撑与保障方面,科研者们快速反应,在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和保障作用,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租出了重要贡献。

    让科研者们津津乐道的是,科技成果的转化也极其成功——食品安全监测车推广顺利;分别用于检测食物中转基因成分和农兽药残留的65种检测试剂盒市场前景良好;有害生物远程鉴定系统已经与有关局签订了推广协议;卫生检疫试纸条和生物反恐快速侦检处理系统已被多个局作为应对生物恐怖的技术储备,并在2008年奥运前后为口岸反生物恐怖发挥了重要的技术保障作用。

    

    筚路蓝缕 硕果累累

    “文革期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事业一度停止,造成了一系列事故,也带来了惨痛的教训。‘文革’之后,百废待兴。特检工作正是在这样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开始的。”谈到创业之路,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特检院)院长林树青记忆犹新。“我们的特点是‘三高’——高风险、高技术、高难度。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很少能在室内开展,而是经常在荒郊野外进行,在高温、高空、有害气体的环境下作业也是家常便饭。”

    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特检院针对电站锅炉、压力容器、工业管道、埋地管道、大型游乐设施、大型储罐群、长管拖车气瓶等事故预防技术中存在的关键、共性、突出问题,围绕安全检验检测技术与综合评价方法和风险、寿命、超标缺陷评价两条技术主线,攻克了一道道关键技术难题,也取得了一项项创新科研成果。

    “很多科研项目都是紧贴社会热点、难点以及行业发展需求而展开,所以特别注重其实际应用和可操作性。”林树青介绍说,“七五”以来,特检院组织行业内外近300家单位、近千人次的科研人员,围绕解决行业共性、关键、疑难的技术问题,在压力容器、工业压力管道和埋地燃气管道3个方面组织开展科技攻关,实现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和研究成果的系统集成。结合特种设备标准比较研究和标准体系研究,其创建了“科学研究、工程应用、标准制订”三位一体科研模式。把国家和行业的需要,法规标准比较研究和体系研究等发现的问题,提炼为科研项目。在科研过程中,既注重科研成果应用于工程实际,又注重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法规标准,并根据工程应用和法规标准需求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这种良性互动模式受到了国家科技委、标准委和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已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中应用,核心内容已被《国家标准化发展战略纲要》所采用。

    一直以来,科研工作都必须立足于经济发展的实际,特种设备也不例外。上世纪80年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建设发展迅速,特种设备领域却面临一些“瓶颈性”的技术难题,在全面普查和专项整治的基础上,特检院组织国内相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联合攻关,开出了一剂特效良药——采取金属结构完整性评价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和以此为基础制定的国家标准《在用含缺陷压力容器安全评定》,安全技术规范《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和《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不仅解决了我国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全评定无技术可用、无标准可循的问题,也成功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核能等行业,避免了大量含缺陷承压设备不必要的返修和报废,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仅2005和2006两年间取得证明的经济效益就达11.99亿元。

    历经30年的艰苦创业,特检科研开发工作硕果累累:特检院攻克了120多项关键技术,取得90多项技术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攻关重大优秀科技成果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2项;其推广技术应用收效明显,截至2008年底,由特检院完成的131项特检科研成果,大都实现了应用转化。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