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万里行》>>

[图文]中国制造值得信赖

2007-08-05 00:00: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近来,中国制造商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出口的食品不断因“质量问题”被查禁。对此,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日前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针对境外一些媒体对中国产品质量问题的夸大炒作,质检总局对相关企业进行了突击检查。从检查的实际情况看,中国企业具有高度的质量责任意识,生产出来的产品的质量是过硬的。

   李长江指出,事实胜于雄辩,统计数据表明,2004年到2006年,中国对美国出口食品的合格率分别是99%、99%、99.2%,平均合格率高于99%。而这三年美国对中国出口的合格率分别是99,02%、98.85%和99.08%。3组数字说明中国出口到美国的食品合格率要高于美国对中国出口食品的合格率。

   李长江强调,世界其他国家也曾经发生过这样或那样的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也都发生过疯牛病、二恶英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出口到我国的食品也被多次检测出有毒有害和疫情疫病。这说明质量安全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课题,它需要各国政府通力合作,加强沟通,共同面对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由此不难看出,针对目前的中国产品质量事件,政府相关部门都做出了积极反应,而质量专家对此也有话要说。本刊记者日前采访了全国政协常委、中国质量协会会长陈邦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质量科学院院士刘源张,国务院参事、北京理工大学教授郎志正,3位质量专家客观评价了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以及《质量振兴纲要》颁布10年来我国各领域发生的可喜变化。他们用大量的事实证明,中国制造的质量值得信赖。

陈邦柱:树大质量意识 促进社会和谐

  《中国质量万里行》:近期中国出口产品因所谓的“质量问题”在境外遭遇不公平待遇,相关出口企业受到很大损失。作为中国质量协会的会长,您如何评价中国产品的整体质量?

  陈邦柱:中国产品特别是出口产品的质量从整体上看是很好的。据质检部门最新公布的资料显示,中国出口产品的合格率已达到99%以上。目前中国“大质量”氛围也非常好。随着市场竞争空前激烈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市场竞争的焦点由数量、价格逐步转变为质量和品牌,质量成为竞争力的核心,成为企业、国家和全社会的共同追求。我国质量管理领域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质量”概念逐步得到认同;从源头抓质量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以顾客为中心”的意识进一步深入;质量的重要地位得到确认,以质取胜的战略逐步实施;名牌战略推进取得显著成效;更加重视教育培训等基础质量工作;追求卓越质量渐成共识;企业已经从文化和经营角度思考并推进质量工作;在注重实效的前提下,学习探讨新的质量理念和实践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的气氛空前活跃。由于企业质量观念的转变,通过先进的质量方法和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我国整体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提高,经过努力,我国已涌现出了一大批中国知名品牌,有的已成为世界知名品牌,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做出了贡献,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

  《中国质量万里行》:我们注意到,您曾提出要向全社会广泛传播“大质量”观念,那么“大质量”观念对增强全民质量意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 

  陈邦柱:“大质量”的观念,简单说就是树立质量无处不在的意识。当今世界,质量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得到人们更加广泛的接受和认同。目前,质量已经超越产品生产制造的范畴,超越产品和服务满足当前顾客要求的范畴,超越单一企业的边界,涵盖了教育、服务、医疗等各行各业,乃至人类生存及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甚至进入到人们的思维方式、道德情操。比如,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质量,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文体娱乐等,人们的愿望都在由追求数量向讲求质量转变。目前,质量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竞争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产品、服务以及各项工作的质量都上去了,才能促进社会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由此不难看出,传播“大质量”观念,增强全民质量意识,是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为此,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人民的生活质量。

  《中国质量万里行》:《质量振兴纲要》颁布实施10年来,我国全民质量意识有了哪些提高?企业质量管理发生了哪些变化?

  陈邦柱:一是全民质量意识和企业质量管理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实施《质量振兴纲要》10年来,在政府质量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我国的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质量管理水平提高很快,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质量工作对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树立中国在世界的良好形象等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目前,“质量第一”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纲”等思想已被企业广泛接受。“质量兴省”、“质量兴市”、“质量兴企”,已成为不少地方和企业的领导作为发展经济、经营企业的战略措施。企业的生产标准经历了由符合型向适用型转变,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由质量保证体系向追求卓越质量经营的发展。质量服务的领域从第二产业向第一和第三产业延伸,政府部门也有了质量的服务需求。

  二是企业管理水平和整体素质有了显著提高。通过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尤其是贯彻ISO9000系列标准,引导企业学习实践卓越绩效模式、六西格玛管理等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经验,10年来我国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保证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在学习国内外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的过程中,我国许多企业联系自身实际,走出了一条适合企业发展的质量管理之路,创造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企业管理水平和整体素质显著提高,涌现出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际知名企业。这些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加强战略管理,强化了顾客意识、改进意识,促进企业的持续改进,更加关注竞争力、人力资源、社会责任和综合绩效。这些企业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企业综合管理,已基本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实现了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

  《中国质量万里行》:我国公众对质量管理的参与是怎样的?目前我国企业的质量管理是否已经与国际接轨?

  陈邦柱:近年来,我国质量领域群众基础非常好,群众性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得到蓬勃发展,群众参与QC小组活动的热情逐年高涨,活动的覆盖领域不断拓宽,活动的成效十分显著。目前,全国共注册QC小组约2400万个,近五年来平均每年以5%的速度持续增长,可计算的经济效益累计4600亿元。

  目前我国企业和组织实施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已经基本与国际接轨。通过举办国际会议和参加国际会议,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促进了我国质量领域与国际质量界的交流与合作,国际质量领域先进的质量理念、方法和技术,能够第一时间引入国内,并运用于企业和组织的实践,加快了我国质量领域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中国质量万里行》:著名质量管理专家刘源张曾对记者表示,作为国际质量科学院惟一的一名中国院士,他很遗憾。他说中国目前在质量管理领域的教育和培训方面还需要加大力度。对此您怎么看?

  陈邦柱:我们国家对质量管理领域的教育和培训一直很重视。近几年,国家为了培养造就一批质量管理的专业人才和专家队伍,于2001年建立了质量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几年来,全国累计有26万人次报名参加考试,有43841人获得了人事部和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质量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成为质量工作队伍的合格人才和骨干力量。全国质协系统和社会有关质量组织也开展了审核员和咨询人员等专业人员的培训,培育了一大批质量专门人才。为了给我国企业提升质量竞争力打好基础,在国家质检总局和原国家经贸委的领导支持下,中国质协开展了新一轮全面质量管理知识普及教育工作。全国有40多个地方、行业质量协会和质协分会开展了普及教育工作,全国累计近90万名学员通过了全国统考并取得统考合格证书,共培养合格教师1100余人,培训辅导教师数百人。目前,我国一些大学已经开设了质量管理专业,为更好地培养我国质量管理人才奠定了专业和学术基础。

  《中国质量万里行》:目前我国质量管理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

  陈邦柱:10年来,我国质量管理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无论是国内经济建设和改革也好,还是应对全球化竞争需要的形势也好,我国质量管理还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实施名牌战略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还没有真正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级品牌,我国产品质量的档次从整体上看,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还不够强;二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的数量还不够多,关键技术还需要整体提升。三是少数小企业小作坊法制观念、质量意识淡漠,还在生产一些假冒伪劣产品,来充斥市场。因此提高全民质量意识、实施以质取胜战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国质量万里行》:这些问题如何改进?请您从行政领导的角度谈几点建议。

  陈邦柱:针对目前质量管理的现状,为了做好今后的质量工作,我在这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要继续广泛、深入持久、有效地开展质量宣传活动,让“质量第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二要继续开展全员质量培训,高度重视各类企业和组织负责人的质量培训教育,这是抓好质量培训的关键。三要有效地引导企业学习《卓越绩效模式》、六西格玛管理等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和技术,不断提升企业的质量竞争力,努力培育世界级的企业和品牌。四要加大质量法制建设和执法力度,进一步完善国家质量奖惩制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规范市场秩序。五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学习和借鉴国外的质量标准,加快我国质量标准化的步伐。六要充分发挥质量中介组织的作用,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质量事业。

  陈邦柱小传:

  江西九江人。1954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土木系。197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吉林化工区建设公司工程师,化学工业部第九化工建设公司总工程师、副经理,化学工业部第四化工建设公司总工程师、经理,中共岳阳市委副书记,湖南省岳阳市市长,湖南省对外经济委员会主任。1984年任中共湖南省委常委,湖南省副省长。1989年后,任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湖南省代省长、省长。1995年2月任国内贸易部部长。1998年3月至2000年5月任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2000年6月起,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同期任中国质量协会会长。中共第十三届候补中央委员、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

刘源张:中国产品竞争力步入国际主流

  一封来自美国的加急邮件

  5月11日一早,刘源张院士像往常一样打开电子信箱,一封来自美国的加急邮件引起了他的注意。这是他在美国的朋友、美国质量管理资深专家、美籍华人吴达纯博士写给他的。

  因为工作忙碌,吴达纯博士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与他联系了,今天为什么突然写信给他?刘源张意识到一定是有什么大事发生,他急忙打开信件。信中写道:“最近由于一些美国猫狗吃了含有从中国进口的污染麦麸制造的宠物饲料而死亡的事件,引起美国舆论界的强烈批判。许多重要的电视台及报纸杂志都直指中国食品安全保障不健全,还把中国曾经发生的假奶粉、红心鸭蛋、漂白粉丝等事件提出来,大肆渲染……让美国人及居美华人对中国食品的安全丧失信心。”

  “如果中国农产品在美国受影响,欧盟、日本再跟进,将会影响农产品出口,市场一旦失去,再想扳回不太容易了……”

  “对于美国舆论强烈批判中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的事件,中国政府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应该要以危机处理的方式解决,尽快向美国舆论界澄清事实,介绍中国具有健全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以及运作方式,并把问题发生的原因指向那些不法的外国购买商人,同时邀请美国舆论界到中国实地参观调查,发布有利报道,改变民意。”

  “您在中国质量界德高望重,举足轻重,敬请为中国农民利益请命,唤起国家领导注意,防患未然……”

  刘源张看完这封爱国侨胞的信,心情极为沉重,他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决定马上把此事反映到国务院。他立即给吴仪副总理写了一封信反映此事,并附上吴达纯博士写给他的信。

  此后不久,刘源张相继接到远在美国的妹妹和女儿打来的电话,内容如出一辙——由于美国媒体的渲染,中国食品在美国遭到不公平待遇,甚至在美国街头的中国餐馆的生意也受到很大影响,变得冷冷清清……

  中国食品在美国遭遇打压事件还未平息,又传来大白兔奶糖、中策轮胎等质量事件。虽然后来证明都是空穴来风,相关部门已经用大量的数据证明中国的这些产品没有质量问题,但中国产品的形象已遭到破坏,中国企业已遭受到巨大损失。

  面对境外舆论的炒作,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了积极应对措施,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向中外记者介绍了中国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有关问题,澄清了事实真相。最近,刘源张再次收到吴达纯博士写给他的信。信中写道:“从美国报纸看到中国最近加大食品安全检查力度,对美国国会以及新闻媒体也进行了解释工作,相信一定是您向吴仪副总理建言起到了作用……谢谢您为中国农业经济及农民的前途请命……”

  中国产品在国际上很受欢迎

  刘源张院士是中国质量管理领域的拓荒者和泰斗级人物,素有“中国质量管理之父”之称。

  1956年,刘源张从日本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首建了质量管理研究组,长期致力于质量管理研究、应用、培训和推广工作。他参考国外经验,总结过去多年在质量管理领域的研究心得和实践成果,提出了中国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在全国企业中普遍推行。他是我国现代管理科学的倡导者和质量管理学科的创建人之一。1980年6月,刘源张关于开展“质量月”活动的提议被国家经贸委采纳。同年,他的质量管理研究成果获得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

  刘源张作为一名从事质量管理50余年的专家,见证了中国质量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他说,这种变化是有目共睹的,境外媒体大肆炒作,玷污中国产品声誉,这是让人很气愤的事情,大量的事实证明,中国产品没有什么大问题。

  由于工作关系,刘源张经常到国外访问。上世纪90年代初去美国,他发现中国皮鞋就摆在美国超市柜台上,作为廉价商品销售;而现在到美国,中国皮鞋已经摆到了高档商店的柜台上。这是一种质的飞跃,表明了中国产品已经有了自己的品牌,达到了高品质水平。

  “两年前我到加拿大去做学术交流,在温哥华大街上看到许多人拿着中国生产的DVD爱不释手,这说明中国不只是轻纺产品在国外受欢迎,小家电和电子产品也很受欢迎。”刘源张说,如果中国产品真的像境外一些媒体报道的那样有问题,那么那些进口中国产品的国家是不是脑子出了问题?

  10年来中国质量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

 1996年12月,国务院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高我国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总体水平,指导质量工作,制定并颁布了《质量振兴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质量问题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战略问题。质量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经济、科技、教育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必须加快进行两个根本性转变,尽快提高我国的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水平,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和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增强竞争能力,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纲要》颁布10年来,正是中国经济突飞猛进时期,各行业各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刘源张说,这些变化总结起来有四点:一是标准化工作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加强。标准化工作在2006年被正式写入了“十一五”科技发展纲要中,被列为国家重大政策之一,从而得到更大的支持;二是名牌战略工作得到社会公认和政府的大力推动。2001年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实施名牌战略管理办法》,开展了中国名牌产品评价工作,对企业注重品牌打造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三是质量兴市工作从2001年温州质量兴市经验交流会之后,得到了更多地方政府的重视,把质量兴市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开展;四是2004年我国发布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对我国企业采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由于《质量振兴纲要》在颁布后的有力实施,中国质量领域发生的变化是可喜的。中国产品因质优价廉,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受到普遍欢迎。”刘源张说,10年前,中国机床在国内销路不理想,国内市场的高端产品几乎都来自国外;10年后,中国生产的高端机床不但在国内受到青睐,出口到国外也非常受欢迎。10年前,中国老百姓普遍认可进口家用电器,有条件的都要买进口原装的;10年后,中国家用电器不但得到了国内消费者的认可,出口国外也是风光无限。10年前,中国纺织品后整理技术不如国外;10年后,中国纺织技术得到长足发展,服装业也有了自己的品牌,自己的设计师,纺织品出口量已占出口总量的30%。10年前,中国生产的大卡车一般只是出口非洲;10年后,中国大卡车不但在非洲、中东地区受到欢迎,目前还打入了美国市场。10年前,中国还没有自己的小轿车;10年后,中国具有自主品牌的小轿车,如吉利、奇瑞等已经走出国门……

  在谈到中国产品整体竞争力在国际上占有怎样的地位时,刘源张很自信地说:“在发展中国家是排头兵,是老大哥;与发达国家主流水平相当。”

  对于小作坊要一打二帮三培训

  目前,中国产品特别是食品企业以大企业为主流,产品占全部市场的90%,小企业占10%。但存在质量问题的大都是小企业小作坊生产出来的。针对这一现象,国家质检总局对小企业小作坊进行了专项整治。今年上半年,国家质检总局对35万家食品小企业小作坊进行了专项整治。查处的无证生产、违规生产的小作坊26726家。小作坊食品的平均抽样合格率由2005年的60.3%提高到2006年的70.4%。同时开展了严厉打击食品生产“黑窝点”和使用非法添加物违法犯罪行为的专项行动。截至5月底,全国质检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33万人次,查获假冒伪劣食品货值金额近2亿元,取缔食品制假“黑窝点”180个。

  对于国家质检总局整治食品小企业小作坊这一行动,刘源张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那些造假窝点和不法小企业为了牟取暴利,置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于不顾,完全没有社会责任感和羞耻感,是害群之马。对于他们的打击,决不能手软。

  他同时表示,大多小企业小作坊都是在农村,农民用当地出产的原料直接加工产品,自己当起了小老板。对于守法经营的这一部分人,当地政府要大力扶持,对有财力的,要帮助他们搞好技术和设备革新。最好是政府出资,做好人员培训,从技术、管理、社会责任等方面加强培训,正确引导,制定一套针对小企业小作坊的食品安全体系,帮助他们建立起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这样,既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会让更多人就业,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刘源张小传

  中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博导研究员、中国迄今为止惟一的国际质量科学院院士。他是我国现代管理科学的倡导者和质量管理学科的创建人之一,曾任第二届亚太质量组织主席。2000年被亚太质量组织授予“哈灵顿-石川”奖。
他在中国科学院内首建了质量管理研究组,开创了中国的全面质量管理先河,使之在全国企业中普遍推行。1980年6月,刘源张关于开展“质量月”活动的提议被原国家经贸委所采纳。同年,其全面质量管理研究成果获得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1980年12月,他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光荣称号,并连续当选为第六、第七、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郎志正:炒作质量瑕疵超越道德底线

  7月24日,记者如约来到位于北京昌平的九华山庄采访在此参会的郎志正教授。如果不是事先查阅相关资料,记者怎么也不敢相信,站在宾馆玻璃门里面频频向记者招手的那位先生就是72岁的郎志正教授。他一身白衣白裤,显得年轻,儒雅,风度翩翩。郎志正教授带着记者来到了宾馆一楼大厅的一角,说这里很安静,就在这里谈吧。

  不要把质量瑕疵作为贸易战的炸弹

  前不久,由于工作关系,郎志正走访了美国、巴西、西班牙等国。他发现中国产品在这些国家的商场到处可见,而这些产品不只是儿童玩具、童车、服装等,还有一些高端产品也在其中,如中国的家电产品、电子产品等。由于中国产品物美价廉,在这些国家普遍受到民众的欢迎。

  “这足以说明,中国产品的质量是信得过的,否则这些国家不会大量进口中国产品供本国消费者使用。”郎志正说,最近发生的中国产品遭遇信任危机事件,是一次很平常的国际贸易摩擦,而不是像一些人说的那样,中国产品正在遭遇新一轮的贸易壁垒。这次的质量事件还没有那么严重。至于有的境外媒体报道,中国食品在美国引起恐慌,我认为纯属媒体在炒作,这是不负责任的报道。客观地讲,美国是农业大国,从中国进口的食品在美国占的比例并不是很大,至于中国个别食品或产品如果真的出现质量问题,也是正常的。这里我讲的质量是大质量概念,中国产品一向性价比都很高,所以才受到欢迎。质量的标准,就是达到满意顾客的要求,而这种要求需要建立在一定的价格基础上,不是质量越好、品质越高就越受欢迎,有一大部分顾客首先考虑的是产品价格。记得以前看过这样一则报道,说一位美国妇女很排斥中国产品,表示一定不用中国的东西。但一年后,她算了一笔账,自己家庭的日常开销比使用中国产品的家庭高出了一倍。这个事实说明,中国产品的价格是非常合理的,在这种情况下,它的质量也达到甚至超出了相对应标准。

  作为质量专家,郎志正对一些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颇有研究。他表示,一些国家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利用一些质量事件来排斥对方,作为一种贸易手段,这种做法可以理解,但如果对一点点质量瑕疵大肆炒作,并将其当成贸易战的炸弹,企图把对方炸得遍体鳞伤,这种做法就违背了国际贸易的准则,跨越了道德底线。任何国家,任何品牌,任何产品都有可能出现质量问题,有谁敢说自己的产品没有出现过质量瑕疵?

  在采访中,郎志正讲了这样一件事情:今年6月末,他从北京坐飞机到西班牙马德里。当时他乘坐的是目前世界顶级的330飞机。生产这种飞机的是空中客车工业公司。该公司由英国、法国、德国、荷兰以及西班牙共同组建,是一家专业研制生产大型民用飞机的公司,也是世界较有规模、技术力量非常雄厚的公司。

  飞机从北京起飞时还算正常,但在接近目的地马德里时,突然出现故障,被迫降落。当时飞机发动机里面的一个原件损坏了,而马德里没有这种原件,巴黎也没有,最后只有在伦敦才找到这种原件。飞机在迫降10多个小时后才修好。“这件事情说明,再尖端的产品都有可能出现质量问题,抓好产品质量安全是全世界共同的责任。”郎志正说,这件事情还说明,空中客车公司后勤保障也有问题。

  中国制造令世界瞩目

  上个世纪末,世界著名的管理学家朱兰博士曾经在数千人的大会上做了告别讲演。当时已近百岁的他在讲演中说了一句名言:要过去的20世纪是生产力的世纪,将要来的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

   朱兰博士的预言在21世纪得以证实。21世纪产品的竞争力不在于量大,而在于质优。这也是中国制造从“又快又好”的发展,到“又好又快”的转变。

  在采访中郎志正指出,就世界范围而言,上个世纪着眼于产量和生产效率,是粗放型的;而21世纪着眼于质量和所产生的效益,是集约型的。那么随着全球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WTO在国际贸易中作用的增长,“质量”这两个字在全球的意义更加突出,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而竞争的核心就是质量。现在的中国制造由于质量的提升,在国际市场的地位越来越高,不再是低档产品的代名词。

  “这里我讲的中国制造不只是中国品牌的产品,还包括国际品牌在中国生产的。”郎志正说,大批世界顶级品牌在中国生产,如世界顶级服装品牌阿玛呢、体育用品高端品牌耐克、阿迪达斯等,都选中在中国生产,这说明中国企业具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具有强烈的质量观念,否则他们不会选中中国。早在两年前,意大利鞋业第一品牌GEOX公司就看中中国的奥康公司,与之联手,共享销售渠道,并在品牌推广、网络建设和产品销售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这说明中国企业经过长期探索和努力,从管理到质量,都得到了世界认可。

  针对目前中国自主品牌进军国际市场这一话题,郎志正说,中国自主品牌依靠科技创新,取得了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领先技术,全面提升了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如海尔、联想、华为等中国自主品牌。华为生产的通讯设备在国外与美国的摩托罗拉、德国的西门子、韩国的三星等国际品牌齐名。值得一提的是,联想曾冒险斥巨资收购IBM的PC全球业务,一年后联想综合营业额达到了146亿美元,年同比增长10%。这些现象表明,中国自主品牌在走出国门后,变得越来越成熟,令世界瞩目。

  中国企业要正确对待质量事件

  作为著名质量专家,郎志正在质量领域探索了近30年。1958年,郎志正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第一机械系,先后在南京307厂、五机部第一研究所从事武器装备研制工作,先后担任设计师,主管设计师、设计组长,1966年调人北京理工大学任教,从事特种机械、管理工程、工商管理等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从1986年开始,他又开始研究服务质量,并撰写相关书籍,开国内服务质量理论研究之先河,引领了我国金融、外贸、物业、餐饮、商店等服务性行业以及税务等行政管理的ISO9000标准的贯彻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开拓了现代服务业的许多新领域。多年来,他一直关注中国质量领域的发展,出版有关质量和标准方面的学术著作达40余部。同时理论紧密联系实际,总结经验,积极为政府和企业献计献策。

  针对目前中国产品质量事件,郎志正的观点很鲜明:无论政府还是企业,都要坦然面对,启动应急方案,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把压力变动力,把危机变机遇,通过积极运作,努力争取,力争得到国际社会的理解和认可。

  在对中国企业管理者的建言中,郎志正总结了几点:中国企业首先要相信自己的产品质量,相信自己能把企业做好,相信自己的企业会成为世界级的企业——这3个相信很重要。中国企业要研究国外的商情,研究国外的标准,研究国外市场的发展趋势——“这3个研究也很重要”。中国企业要加强质量管理,按照国际标准来管理企业,并把相关标准落实到实处。中国企业一定要有必要的检测设备,把好产品质量关,特别是食品质量,国外控制很严,企业一旦出了质量事件,要拿检测数据为自己讨说法。出现质量事件后,希望中国企业利用国外的力量进行检测,这也是应急方案之一。

  在采访中郎志正表示,中国政府和企业千万不要把“质量振兴”变成口号,而是要把质量理念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把“质量第一”放在生产第一位,要使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这样才能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郎志正小传:

  我国著名的质量和标准化专家,现任国务院参事、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教授。目前担任着北京市政府顾问、中国质量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标准化协会常务理事等多项职务。他是《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主要审定者之一,著有《质量管理及其技术与方法》等40余部著作和100余篇论文,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年全国质量管理突出贡献奖”,以及“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工作者”、“国防科技工业质量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中国质量万里行》)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