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万里行》>>

打假治劣: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2007-07-05 00:00: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假冒伪劣产品给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带来了风险,给社会稳定注入了不和谐因素。因此,对假冒伪劣产品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打击和整治,这样才有利于社会稳定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战略决策。我国进入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调整,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的活力和空间的同时,也带来诸如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体制运营机制不完善、法制不健全以及一些社会成员道德缺失等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通过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不断化解和消除。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作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驾护航的国家质检总局,要围绕营造有利于改革开放的环境,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环境,有利于社会稳定的环境,筹划指导质检工作。

打假治劣需从源头抓起

   严把产品质量关,从源头解决假冒伪劣问题,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参与全球经济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推动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即由传统的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转向现代社会的多元经济结构。无论是消除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因素,还是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深层矛盾,都要求我们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并贯穿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就是用新的发展思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从根本上打破能源、资源和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我们必须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科学发展道路。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地区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千差万别,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要求相比还不高。

   随着经济的扩张,资源不足、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保持持续的增长。如果产品质量不能提高,假冒伪劣蔓延,也会造成资源浪费,损害社会和谐,使投资者的意愿和消费者的意愿得到抑制,难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保持发展的可持续性,必将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和谐发展。假冒伪劣产品给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带来了风险,给社会稳定注入了不和谐因素。因此,对假冒伪劣产品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打击和整治,将质量、速度、效益有机统一起来,对一些地方生产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发生制假售假等问题,必须通过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加以解决,尤其要加大对相关产品的执法打假和区域性问题整治的力度,以减少经济增长成本,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保名扶优促进经贸发展

   打击假冒伪劣,保护名优,保护知识产权,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当中的地位和影响,是促成经济贸易发展的有力保证。当前世界经济处在新一轮增长期,国际贸易和投资保持旺盛发展势头,经济领域日益增多的双边、多边协调,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稳定。新技术革命催生的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深入,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产业转移,推动了产业升级,同时,对保护知识产权的呼声越来越高。十一五期间,我国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加入WTO过渡期结束。解决外部资源稳定供给,扩大海外市场,完善涉外经济体制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关系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问题。综观世界发展史,没有哪一个国家仅依靠国内市场实现多元化,当他们的多元化处于巅峰时,涉外经济所占比例都在20%以上。

   经济全球化为我国提供了利用全球资源的可能性,我们必须在更大范围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全方位融入世界贸易体系。近几年,由于有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使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没有享有完全的平等权利,有些企业和法人大肆搞假冒侵权,一些行业侵权问题时有发生,给国内外名牌产品带来了损害,干扰了市场秩序,恶化了投资环境,损害了产品在国际上的声誉,各个方面的反应越来越强烈。

   没有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假冒伪劣侵权问题就会滋生蔓延。“十一五”规划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对质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许多重要技术标准要自主创新。打击假冒,保护名优,就是为了保护自主创新,保护国内外知名品牌,改善投资和发展环境。

   多年来,我国政府对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活动高度重视,相继颁布、制定、修订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确保了外商投资企业安全,确保了国际经济贸易的健康和谐发展。我们执法监督部门,要始终把保护知识产权工作与各项打假整治工作统筹安排,统一部署,不可懈怠。要狠抓源头,努力将假冒伪劣侵权行为消灭在生产加工行为发生地。

   因此,只有坚持不懈地打击假冒伪劣,保护知识产权,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才能优化我国的投资环境,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更好地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促进对外交往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依法维权维护社会和谐

    坚持打击假冒伪劣,是保护消费者和守法企业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的必然的要求。

   同经济与社会需要相比,一些产品质量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制订,一些应修改的法律法规还没有修改,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现象仍然存在。随着中央不断加大立法制度,打假治劣的一系列法律法规逐步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听证制度、阳光执法制度的逐步建立,广大消费者和守法企业的合法权益逐渐有了基本保障。但从目前来看,社会上不和谐的因素很多来自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损,制假售假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消费,使消费需求受到了压抑。行政执法不公正现象还时有发生,广大消费者和守法企业的利益诉求往往还不够通畅,受害者的损失得不到及时赔偿。相关部门要通过健全有关法律法规,促进依法行政,确保消费者和守法企业的合法利益不受损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维护社会稳定,协调社会各方面关系,化解相关矛盾,调动积极因素,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建设和谐社会,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要正确把握和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解决城乡之间的利益矛盾,解决“三农”问题,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改变二元经济结构的关键。维护农民消费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一些假冒伪劣商品都往农村市场销售,假冒伪劣农资在农村市场禁而不绝,坑农害农,造成部分农村地区农业生产遭受巨大损失。在近两年的消费投诉中,对假冒伪劣农资的投诉居高不下。因此,持之以恒地组织开展农资专项打假工作,不是一般的行政执法,而是关系农民群众的切实利益,关系农村社会稳定的大事。任何时候都要牢固树立“质量兴农”思想,采取有效措施,在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有所作为。要通过农资专项打假活动,严厉查处大案要案,为那些受害农民挽回经济损失,净化农村消费市场;要通过打假下乡活动,为农民普及有关产品质量法规,介绍各名优农资产品,增强农民群众的打假维权意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标本兼治营造诚信风尚

    坚持打假,是促进建立和完善产品质量诚信体系,营造诚实守信,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也不可能健康发展。如果让假冒伪劣蔓延,不仅仅是影响了经济发展,也败坏了社会风气,动摇了讲诚实、守信用的优良传统。假冒伪劣的滋生蔓延,特别是一些大案要案和区域性制假贩假问题,严重危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玷污了社会道德风尚。打假治劣、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是促进建立和完善产品质量诚信体系,营造讲诚实、守信用的社会环境,弘扬中华民族诚信风尚的重要方面,对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其他方式无法替代的作用。

   要通过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违法活动,揭露假冒伪劣大案要案,公布制假黑名单,净化市场环境;要不断唤醒制假售假者的良知,促进全社会诚信风尚的形成,让假冒伪劣难以立足。要通过依法行政,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标准、计量、质量检验检测体系等,来提高产品质量,完善质量诚信体系,做到诚信经营,遵纪守法。要加大建立产品质量失信惩罚网络的工作力度,完善对假冒伪劣的社会监督机制。要通过相关的举报投诉平台,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打假治劣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力量,形成打假治劣的综合效应,让假冒伪劣无处藏身。

   所有这些打假、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基本的措施,也是建设诚信社会、推动全面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中国质量万里行》)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