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自镇流荧光灯初始光效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2017-06-28 10:39:08 中国质量新闻网

自镇流荧光灯初始光效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采用光电检测仪器分别测量自镇流荧光灯初始光通量和功率,对自镇流荧光灯初始光效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通过建立了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分析测量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度来源,量化不确定度分量,从而求出了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文 沈卓 杨眉 王建

自镇流荧光灯初始光效是衡量自镇流荧光灯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测量时,根据GB/T l7263-2013《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 性能要求》的规定,自镇流荧光灯初始光效应按以下方法测量:先在15℃~40℃无风环境中,将被测的自镇流荧光灯放置在电光源老化测试系统上老炼100h。老炼完毕后将被测灯放置在积分球内,在25℃±l℃的环境温度的无对流空气的环境中对被测灯以额定电压和频率供电,利用PF9811智能电量测量仪和PMS-50(增强型)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分析系统分别测量功率和初始光通量。最后通过功率和初始光通量计算得到初始光效。

主要仪器:PMS-50(增强型)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分析系统,1.5米积分球,TPS-500精密交流测试电源,PF9811智能电量测量仪,电光源老化测试系统。

数学模型

L—初始光效

Φ—初始光通量

P—功率

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及分析

一、由重复测量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

由于样品的不稳定性、仪器测试条件、读数误差等因数的波动造成测试结果的不确定度分量,可以用A类不确定度评定。

二、由测量仪器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

由于仪器的设计及制造精度的不同,会给测试结果带来误差。测量主要有两个项目:初始光通量和功率。因此只需考虑功率计和光谱辐射计的不确定度,这些分量用B类不确定度评定。

三、由实验室温度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

试验过程中,室温变化会引起荧光灯光输出的波动,这个分量用B类不确定度评定。但是,在测试过程中,可以使室内温度稳定在25℃±l℃的范围内,而在测试单个样品时保证室温的变化小于1℃,符合标准规定的范围,对测试的影响可以忽略,因此可以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测试误差。

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

本测试方法以欧司朗YPZ230/5-S.RR.E27型自镇流荧光灯为例,来考核整个测试系统的不确定度,测试条件为:电源:220V、50Hz;测试温度:25℃±l℃;(增强型)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分析系统灵敏度选择:(02);(增强型)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分析系统色度选择:快速测试。

测试条件设置完毕后,将已老炼100h的灯在积分球内燃点15min至稳定,在相同条件下用(增强型)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分析系统和智能电量测量仪分别测量初始光通量和功率,相同样品测试10次,每次测试间隔1h,测试数据(见表1)。

一、功率的不确定度评定

1、A类标准不确定度计算

根据表l,样品测试时功率重复测量的不确定度为:=0.001W

2、B类标准不确定度计算

智能电量测量仪中功率不确定度分量,由校准证书得功率计扩展不确定度为0.3%,k=2,则标准不确定度为:0.007W。

3、功率测量总不确定度分量

将功率测量的A类和B类不确定度合成,得到功率测量总不确定度分量为:=0.007W。

二、初始光通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1、A类标准不确定度计算

根据表1,得出样品测试时初始光通量重复测量的不确定度为:=1.25lm。

2、B类标准不确定度计算

(增强型)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分析系统中光通量不确定度分量,由校准证书得功率计扩展不确定度为0.1%,k=2,则标准不确定度为:0.12lm。

3、初始光通量测量总不确定度分量

将初始光通量测量的A类和B类不确定度合成,得到初始光通量测量总不确定度分量为:=1.26lm。

合成不确定度

-10.10

0.20

0.26lm/W

扩展不确定度

置信度95%,取包含因子k=2,所以扩展不确定度为:0.52。

测量结果报告

用(增强型)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分析系统和智能电量测量仪测量初始光效得结果为(49.7±0.52)lm/W,置信水平95%,包含因子k=2。

作者单位: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浙江省电子信息产品检验所

(责任编辑:春天)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