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过程中,笔者体会到,贯穿始终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群众利益观。作为质监工作者,我们必须时刻牢记习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以此作为行动的指南,工作的方向,进一步做好质监工作,让人民群众享受高质量的生活,让中国梦的质量篇章更加精彩。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习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和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多次强调,要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群众利益是党的根本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不断促进和保障群众利益。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动力。我们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人民是决定我们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汲取和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改革和发展动力,一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尊重首创精神,二要发挥群团组织作用,激发创业热情,三要弘扬核心价值观,提高精神境界。
每个党员干部接受群众监督要有自觉的态度,深入群众,虚心听取,勇于改过;要有主动的姿态,开门让群众参与,让群众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决定权;要有绝对的标准,工作的好坏、水平的高低只有人民来评判。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风问题至关重要。当前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一次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作风建设革命。好作风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转变作风的关键是“心中装着人民”,重点是解决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必须时刻牢记习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以此作为行动的指南、工作的方向。笔者认为,在贯彻群众利益观的过程中,质监部门必须做到以下方面。
依靠群众力量
我们要依靠群众力量做好质监工作。质监工作是社会化工作,也是面广量大的工作,做好质监工作必须依靠群众。质监工作者要广泛深入地向人民群众宣传质量法律法规,让群众掌握法律的武器,既用来维护自身的权益,又用来监督身边的质量;要积极推进群众性质量攻关、质量提升活动,QC小组曾经风靡一时,现在几乎停滞,主要是对成果鼓励政策不够,企业没有积极性、职工没有积极性;要探索建立群众性质量安全监督网络,以社区为单位自愿组织义务监督员,收集群众对质量安全的反映、发现群众身边的质量安全问题,提供给质监部门纳入执法检查;要畅通“12365”热线和其它举报渠道,建立群众性举报奖励制度,使质监工作社会化覆盖面不断扩大,质量安全监管的盲区不断缩小。
质监工作是社会化工作,也是面广量大的工作,做好质监工作必须依靠群众。质监工作者要广泛深入地向人民群众宣传质量法律法规,让群众掌握法律的武器,既用来维护自身的权益,又用来监督身边的质量。
关注群众需求
我们应根据群众需求做好质监工作。质监工作是服务人民群众的工作,也是事关人民群众生活方方面面的工作。我们要开门征求人民群众对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要求,了解群众对哪些产品质量状况的信息有迫切的需求,制订监督抽查计划,并及时向社会发布监督抽查结果;要按照时季的变化、不同人群的个性需求制定阶段性工作重点,突出重点产品、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多方面需要;要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假冒伪劣产品、区域性制假售假泛滥、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某些行业内部潜规则、质量计量欺诈行为,集中力量,组织专项整治,除恶务尽,为人民群众撑起一片消费的晴朗天空。我们还要根据质监职能,推动区域性产业转型升级,运用许可证等手段,淘汰落后产能,限制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大力做好服务业标准化、现代农业标准化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生活环境。
接受群众监督
质监部门既是窗口服务部门,又是行政执法部门,权力来自人民,用权必受监督。我们作为质监工作者要坚持问题导向,把群众的监督作为前行的力量,虚心接受监督,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深入企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征求意见,做到立行立改;同时,要将征求意见制度化,接“地气”,切实转变作风,排查“四风”存在的问题,剖析根源,制定措施,健全制度,从人民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严整风肃纪,取信于民,塑形于己,并学习先进典型,提高素质,一切工作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起点,以人民群众的满意为终结,树立人民质监新形象。
我们还要根据质监职能,推动区域性产业转型升级,运用许可证等手段,淘汰落后产能,限制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大力做好服务业标准化、现代农业标准化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生活环境。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4年7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