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湖南省桃源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 陈家海
近年来,围绕服务县域经济发展这一主线,湖南省桃源县质监局积极探索企业监管模式,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品牌创建,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质监部门的技术、人才、信息优势,为企业出谋划策,被当地企业和群众称为引领企业创品牌、推动产业谋发展的带路者。以下是我们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实施“品牌强企 质量兴县”发展战略
我县是个农业大县,工业企业不多。2004年以前,还没有一个省级名牌产品,品牌建设的严重滞后掣肘了企业的发展。为提高我县产品质量,提升产品价值,推动产业发展,作为主管产品质量、品牌创建的职能部门,桃源县质监局在新形势、新任务下,开始重拳出击。2004年,经县委、县政府通过,相继出台了《深入实施“品牌强企质量兴县”发展战略》及相关奖励政策方案。方案一出台,得到了企业的积极响应,截至目前,我县已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湖南省名牌10个、常德市名牌12个;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6个、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个、通过省级质量等级A级评定6家、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个、制定湖南省地方标准1个;40家企业通过了质量认证。
深入企业作指导
“品牌强企质量兴县”的发展战略工作开展的第一年头,有15家基本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到了省市名牌创建申报中来。桃源县质监局将以往的办公化工作模式改变成深入企业,手把手、面对面地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并根据企业产业发展规模与现状,在厂房、生产环境、实验室等方面的基础设备整改上把关,严抓企业产品原材料进货关,重点从产品生产质量上入手,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安全。
“品牌强企质量兴县”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仅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同时也打破了全县还没有一个省级名牌产品的局面。获得全县第一个湖南省名牌产品称号的“湖南金果果蔬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外资企业,是湖南省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因多年来没有自己的品牌,一直为别的出口企业贴牌生产。为此,我局工作人员三番五次到企业,引导企业制定标准,开展品牌创建工作,还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联系市场。该企业在我局的指导下,2004年创出了桃源第一个湖南名牌——金果吉罐头。金果果蔬有限公司凭着这个自有品牌获得了出口直销权,成功将产品打入欧美市场,产值增长了近40%以上。湖南万福生科有限公司原本只是一家仅20多人的大米加工厂,但作为农副产品加工厂,市场前景可观,通过我局工作人员上门指导、主动服务,三年时间里,有2个产品获得了湖南省名牌产品称号,产品的销售得到飞速发展,如今已成为集粮食收购、储备、大米、油脂、淀粉糖系列产品生产销售及科研开发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万福生科(湖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标准化管理创品牌
为了使品牌创建工作更具有高效率,桃源县质监局在整个“品牌强企质量兴县”工作中,制定并按照标准化模式开展技术指导。“桃源野茶王”茶叶是桃源的传统特色农产品,虽然以其优良的品质得以推广,但因茶农种植方式不一,茶园管理模式不一、茶叶制作工艺不一,致使茶叶品质不齐。我局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通过标准化种植提高茶叶品质的意见,在地方政府的配合下,着手申报桃源大叶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并开展建设,对桃源大叶茶的扦插繁殖、苗圃建立、苗木移栽、茶园管理、鲜叶采摘、茶叶制作等进行了科学深入的研究,制定了相关技术规范,并指导培训示范户农民,使茶叶产量迅速提高。同时,我局向县委、县政府提出了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建议,希望用品牌来突破“桃源野茶王”的发展瓶颈。在国家质检总局、湖南省质监局的大力扶持下,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桃源野茶王”终于在2005年年底成为全省第5个、常德市第1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实施地理标志保护以后,桃源大叶茶的产量、产值、种植面积以每年约20%的速度上升。
近两年来,桃源县质监局还多次组织专门的质量管理人员,对桃源大叶茶的扦插繁殖、苗圃建立等进行指导,对广大茶农开展针对苗圃建立、苗木繁殖、茶树培育、鲜叶采摘等4个技术规范的技术培训达15次,培训茶农1800余人,同时加大了对茶叶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力度,使野茶王的品质和产量得到不断提升。在当地政府的重视下,全县茶园面积由原来的3780公顷增加到现在的4500公顷,种植范围由8个乡镇89个行政村扩展到如今的10个乡镇126个行政村,年产茶叶也由原来的3328吨增长到现在的达4200余吨。如今的桃源野茶王已成为桃源县的支柱农业产业。
全力维护品牌市场
在深入实施“品牌强企质量兴县”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在企业的自身努力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县在创品牌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获得名牌的企业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也使相关产业的附加值得以提高。名牌产品产生的经济效益是明显的,但也出现了一些不法厂商铤而走险仿冒名牌产品的现象。例如,由于“桃源野茶王”的知名度不断扩大,一些不法商贩也打起了制售假冒野茶王的主意。为保护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合法性,桃源县质监局大力开展地理标志产品执法打假,共查处假冒桃源野茶王案18起,查获假冒桃源野茶王2100余件,货值达21余万元。近年来,在打假治劣,打击仿冒名牌产品方面,桃源县质监局共先后开展打假治劣行动10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500余人次,立案查处假冒名牌产品案件38起,查获假冒名牌产品7150余件,货值达52万余元,有力地打击了制假售假不法分子的气焰,有效地维护了我县的名牌产品市场。
创新工作模式
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桃源县质监局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在每次到企业检查工作的同时,工作人员不光是查找问题,而且还将此看作是指导服务企业提质创品牌的一个有利时机,相信每个加工点都有可能成为大企业,积极引导小型工厂和企业做强做大。于是,日常的行政检查改成了指导办公。在一次对桂花糖产品的例行检查过程中,我局工作人员得知生产桂花糖的10家小作坊因没有获得QS市场准入,产品销路不好,即将倒闭。为挽救这个“桃源土特产”,工作人员随即走访作坊主,为桂花糖产业谋划出了一条作坊联手、股份合作、创新工艺、走公司化的发展道路。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原来的10家桂花糖生产小作坊终于联起手来,成立了一家桂花糖食品有限公司。在我局的指导下,2007年9月,该公司成功获得市场准入,取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并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成为全市糕点行业第一个获证企业。规模化和规范化的生产,使传统的桂花糖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产量产值成倍增长。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几年来,桃源县质监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紧紧围绕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大力实施“质量兴县、名牌强企”战略,扎实推进质监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安全监管,狠抓队伍作风建设,检验检测建设稳步推进,多项工作获得了上级领导和群众的好评。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2年9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