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六、滴滴涕为高效广谱有机氯杀虫剂,具有化学性质稳定、易于在生物体内蓄积,在环境中残留半衰期长(可达数年之久,最长可达10年)等特点,因此,该类化合物仍然为我国食品中农药残留的主要检测品种。目前,多用GB/T5009.19-2008《食品中有机氯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进行检测,本试验按照此标准第二法《填充柱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法》进行测定。测定中诸多因素直接影响测定结果,现将此法做一分析,细化样品前处理,提出操作要点。
材料与方法
1.材料
1.1 样品:样品Ⅰ和样品Ⅱ(以下简称Ⅰ和Ⅱ)。
1.2仪器及试剂:岛津GC-2010,填充柱为有机氯分析专用柱。试剂为GB/T5009.19-2008规定试剂。
2.方法
2.1样品提取:称取具有代表性的各类食品匀浆20g于150mL具塞三角瓶中,加丙酮40mL,振荡30min,加氯化钠6g,摇匀。加石油醚30mL,再振荡30min,转移至100mL具塞量筒中,静置分层。读取并记录提取上清液体积,取上清液35mL,缓慢放入盛有无水硫酸钠的漏斗中脱水,与旋转蒸发器中浓缩至近干,以石油醚定容至5mL,加浓硫酸0.5mL净化,阵摇0.5min,于3000r/min离心15min,取上清液进行GC分析。
此方法与GB/T5009.19-2008第二法相比,细化之处为:
⑴明确样品直接称取在具塞三角瓶中。
⑵加石油醚振荡后,直接将混合液转移至100mL具塞量筒中。
⑶读取提取上清夜体积。
2.2 样品前处理方法:样品Ⅰ和Ⅱ分别用两种前处理方法处理。
方法一:加丙酮和石油醚振荡时振荡幅度小,加浓硫酸净化时水平方向振摇,以下称此方法为A。例:编号A-Ⅱ,表示样品Ⅱ用方法一所做的试验。
方法二:加丙酮和石油醚振荡时旋摇充分,加浓硫酸净化时上下剧烈振摇,以下称此方法为B。
其他步骤两法相同,按1.2操作,每个试样每种方法各做3平行,编号分别为A-Ⅰ-1…A-Ⅰ-3,A-Ⅱ-1…A-Ⅱ-3;B-Ⅰ-1 …B-Ⅰ-3,B-Ⅱ-1…B-Ⅱ-3。
2.3 气相色谱条件
2.3.1 色谱柱:有机氯专用柱,内径5mm,长2m的玻璃柱。
2.3.2 柱温:程序升温
2.3.3 进样口温度:250℃。
2.3.4 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温度280℃。
3.计算公式
根据现气相色谱的特点,可直接得到样品处理液中六六六、滴滴涕异构体的单一测定浓度,试样中六六六、滴滴涕及其异构体或代谢物的单一含量可按公式计算:
Xi——试样中六六六、滴滴涕及其异构体或代谢物的单一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
Ci——样品处理液中六六六、滴滴涕异构体的单一测定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ug/mL);
V——提取溶液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1——移取提取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2——样品提取液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被测定试样的取样量,单位为毫升(mL)。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结果与分析
1.结果
下表为方法A和B测定样品Ⅰ和Ⅱ中六六六、滴滴涕及其异构体含量的结果。
由上表可知,方法B,即加丙酮和石油醚时振荡幅度大,加浓硫酸上下充分振摇净化时,测试样品中六六六、滴滴涕及其异构体含量测定结果明显比方法A振荡幅度小、加浓硫酸水平振摇净化时高,说明加丙酮和石油醚时振荡幅度大,加浓硫酸上下充分振摇净化可较充分地提取样品中的六六六、滴滴涕。
2.分析
用GB/T5009.19-2008《食品中有机氯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第二法测定果蔬汁中六六六、滴滴涕含量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⑴加丙酮和石油醚后,振荡幅度不宜过小,以锥形瓶中溶液旋摇充分为宜,震荡幅度过小不能充分提取所需组分。
⑵加氯化钠后要充分摇匀,一方面可提高丙酮在石油醚中的溶解度,另一方面可减少振荡时发生剧烈乳化现象。加氯化钠充分摇匀且加石油醚后充分旋摇,提取后上清液体积一般在64mL左右;加氯化钠摇匀不充分且加石油醚后旋摇不充分,上清液体积一般在59左右。
⑶取上清液35mL时不易用移液管,因移液管移取溶液时不易控制,溶液易洒落。提取的上清液为石油醚(沸程30℃-60℃)和丙酮的混合液,有机相溶液的张力较小,石油醚沸程较低,用移液管移取时,手触外管壁,低沸点溶液汽化,产生压力,二者均可迫使管中液体外流洒落。
⑷用无水硫酸钠脱水时,速度不宜过快,以防脱水不彻底。
⑸旋转蒸发仪水浴温度45℃-50℃较宜。
(6)蒸发要至近干,具体指蒸发后残留物可在容器壁上保持似流不流状态。
⑺加浓硫酸净化时,要充分阵摇(上下剧烈振摇)。水平振摇,上清液为黄绿色或淡黄色,下浊液为黄褐色或红褐色;上下剧烈振摇,上清液为清亮无色,下浊液为黑褐色或黑色。
⑻用石油醚定容至5mL,可定容至10mL比色管中,有利于加浓硫酸后充分振荡,便于提取净化。
⑼无水硫酸钠脱水不彻底或蒸发没至近干,加浓硫酸净化时溶液会产热甚至迸溅。
(作者单位:新疆昌吉州产品质量检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