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记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院长丁守宝

2009-11-24 14:35:54 中国质量新闻网

用新思路“扬帆远航”

——记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院长丁守宝

 

    丁守宝,1956年生,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院长,高级工程师,2009年被聘为中国计量学院兼职教授。他在安全管理岗位上工作了20多年,具有丰富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曾于1996年被劳动部授予“全国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09年被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记三等功一次。

    

    丁守宝来到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中心是2001年的盛夏时节。此时的江南绿意正浓,一路的葱郁让他的心里增添了几分润泽。在这个夏季,他也迎来了人生新的责任和挑战,到新成立的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中心任职,挑起了“领路人”的担子。此时45岁的他已经在安全管理岗位上工作了近15年,有着丰富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如今他面临着更艰巨的任务——特种设备安全事关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如何提高特检工作对安全事业的贡献力?本着这种思考,他开始了8年多来不间断的探索,而他的关键词是“创新”。

    

    激活一潭春水

    2001年,浙江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和浙江省劳动安全检测站从劳动部门划归质监部门,合并组建成立了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中心,2008年,该中心更名为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名称的更改或许可以找到发展的线索——事实上,从2001年起,针对队伍老化、设备落后、业务单一、发展基础薄弱等状况,丁守宝和班子成员在浙江省局的支持下,大刀阔斧地开始进行人事、成本核算和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同时根据特检机构发展状况,明确了特检中心事业发展的方向,提出了发展模式的三个转变,即:从单纯检验向科学检验转变;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特检院最初几年的发展重在量的扩张和经济实力的积累,为后几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完成初步积累的基础上,特检院提出“差异发展、错位发展、层级发展”发展目标,并自2004年下半年开始全面启动科技创新工作,坚持“科技兴检、人才强检”战略,以检验促科研,以科研带检验,通过提高检验工作的科技含量来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成功地从传统的单纯检验型向检验科研型转型。

    在特检院成立初期,声发射检测技术在国内刚刚起步,在世界上也属于高精尖技术。虽然这项技术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但面临着国内人才紧缺、无检验经验借鉴、投入巨大效益难以把握等难题。丁守宝深知,作为省级特检机构,要加强新技术的跟踪、研究和新品种的探索性检验。他和班子成员反复研究后决定着力开发声发射检测项目。2003年,当时的特检中心请留学加拿大、有多年声发射技术研发经验、在国际上享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徐彦廷在此“安家”,并大手笔引进国际顶尖水平、价值220万元的80通道声发射仪及系列配套设备,通过以徐彦廷为首的声发射技术研发团队建设,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特检院声发射在线监测和安全评价等检测技术的开发应用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全国同行中树立了浙江声发射检测的一面旗帜,是国内少数具有声发射在线监测和安全评价技术检验能力的单位之一。

    特检院在全省系统技术机构中率先摸索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制,成立了科学研究所,建立了学科带头人制度,参考高校管理模式出台了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管理办法,并实行开放式科研试点,积极与国内外专家、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进行了广泛的科研合作,科研能力大幅提升,科技工作成效明显。从2007年开始,特检院在继续做好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工作的同时,提出“重点抓检验质量提升”的工作思路,把提升检验质量、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能放在首位。在丁守宝看来,发展模式的转变和工作重心的调整,符合了浙江省特检事业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发展的内在要求,确保了该院又好又快地发展。“改革需要创新,同时开拓创新也离不开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实际,否则创新就成了空中楼阁。因此,发展重在把握务实和创新的平衡点,创新是循序渐进的创新。”丁守宝在工作笔记中写道。

    一个个新思路如一枚枚闪光的石子,激起了一层层涟漪,这些涟漪接连推进扩散,也激发着特检人的热情与智慧,给特检院带来了迅速发展的活力与能量。2001年底,技术装备资产原值不到200万元。2008年底,技术装备资产接近3000万元,增长了15倍;2001年,全年业务收入只有495万元,到2008年,全年业务收入超过7500万元,增长了15倍;2001年,科研工作几乎为零,如今,特检院已先后承担了科研项目37项,其中省级以上重大项目23个,同时,有18个项目通过鉴定,5个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申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已取得1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006年,特检院被国家质检总局、人事部授予“全国质检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并被评为“全省质监系统十五科技工作先进集体”。

    

    提供坚实保障

    8年来,浙江省特检院积极发挥服务政府安全监管、企业发展的技术保障和支撑作用。截至目前共检验设备18万台套,未发生一起重大检验质量事故和工作人员违纪违规事件,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了浙江省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在做好检验工作的同时,为特种设备生产企业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服务及支持,如服务大工程大项目、服务产业发展、帮助生产企业克服技术瓶颈转型升级、送技术上门等,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2005年5月,一位德国企业的CEO带着满腹疑问来到杭州拜访丁守宝。他一见面就急切地问道:“你们这里的制冷剂产业不发展了?”

    “不,恰恰相反,这个产业在浙江正加速发展。”丁守宝说。“那么一年多了,我们怎么没有接到你们非重复充装制冷剂钢瓶的订单?”

    面对这位CEO的疑惑,丁守宝轻松地回答:“我们的企业已经拥有制造这种钢瓶的能力。”客人瞪大眼睛:“一定是你们帮助企业研制出来的,真厉害!”

    原来,两年前,检验人员到一家制冷剂企业检验压力容器,发现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企业负责人愁眉莫展:“生产用非重复充装制冷剂钢瓶依赖从欧洲进口,价格昂贵,且时常不能按时到货,企业受制于人……”在当时,全国每年需要进口这种钢瓶300多万只,受技术制约没有生产能力。哪里有社会需求,哪里就是科技攻关目标。特检院立即立项,组成科研攻关小组一一击破制造难点问题。半年多的时间,这项实用技术成果扶植起一批非重复充装制冷剂钢瓶制造企业,并初步形成了技术先进的制造业基地。浙江省乃至全国结束了依赖进口的历史。不仅降低了企业成本,及时满足国内需要,而且其中50%出口欧美等国家,为浙江省增加了3亿元的GDP。

    早在2006年松阳县不锈钢产业形成初期,针对不锈钢无缝钢管产业特点,为促进不锈钢无缝钢管产业规范健康地发展,丁守宝亲自带队对松阳不锈钢行业发展前景进行了调研,组织技术人员为不锈钢企业提供免费咨询,帮助企业了解、吃透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培育了5家具有一定规模、资源条件基本满足要求的企业,在保证安全基础上,帮助企业取得了压力管道元件证书,为整个园区的不锈钢管制造企业提供了示范效应。实践证明,已取得压力管道元件许可证的企业在经济规模、产品质量和产品竞争力上都得到很大提升。几年来,该院先后几十次对松阳不锈钢企业进行帮扶,对照许可规则找出企业存在差距、提出改进方向及不锈钢无缝钢管制造质量控制的要求,增强了企业的质量意识,提高了企业发展的信心。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拥有近60家企业的松阳不锈钢产业逐渐发展成为浙江省区域特色经济产业,今年上半年被国家质检总局列为全国8个“特种设备安全进企业”示范点之一。

    

    带出一支队伍

    在丁守宝看来,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如何建设好队伍,调动每个职工的积极性,是事业成败的关键。特检院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以培养高层次、高技能、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为重点,同时搞好人才资源的规划、开发、配置和利用,形成了高、中、低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人才结构。通过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为各类人才创造了发展的条件和施展才能的平台。丁守宝对特检人提出了“十点”要求,包括支持认真工作的人,亲近苦干实干的人,关心成绩突出的人,器重改革创新的人,举荐年轻有为的人,培养德才兼备的人,遏制跑官要官的人,反对弄虚作假的人,冷淡平庸无为的人,监督寡廉鲜耻的人。让每个职工都焕发出工作热情,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个人价值得到真正体现。

    每当回顾特检院8年多的发展历程,丁守宝既感欣慰,也感觉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要求进一步提高特检工作的有效性和贡献率。作为全省龙头特检机构,特检院肩负着社会各界更多的期望。“希望再通过三年时间的努力,省特检院能形成以‘一个平台(特种设备科技创新平台)、三大基地(凯旋路科研综合楼、沈半路节能与培训基地、罐车基地)、三大重点实验室(特种设备节能实验室、金属材料实验室、型式试验实验室)’为框架的发展格局,实现业务收入1亿元,为今后的发展进一步打好基础。”某个平常工作日的谈话里,丁守宝扭头对同事说,眼神中透露出殷殷期望。

    正是这希望的春风激起了一片片创新的风帆,带着他们扬帆远航。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