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李培晞)今年以来,江西省赣州市市场监管系统将食品安全作为市场监管首要职责,严要求、强化组织领导,严标准、强化重点突破,严措施、强化机制建设,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治理能力。
据了解,赣州市市场监管局把落实食品安全首要职责与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紧密结合,实施领导挂点联系制度,明确主要领导联系1个示范点,分管领导联系两个示范点,推动食品各行业领域开展示范创建。
围绕群众关切,该局确定了40个重点解决的食品安全问题,并组织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精准整治。如开展大米质量专项监督抽检,加大学校食堂、商场超市、餐饮单位大米监督抽检力度,抽检大米310批次。充分利用“赣溯源”平台各大功能体系,实现了监管在平台、整改在平台、考核在平台、履职监督在平台,进一步规范了执法行为。目前,平台注册用户2.7万家,录入食品品种数据10.5万条,溯源数据32.6万条;组织食品从业人员自主考试1434次,抽考考试1057次。为做好进口冷链集中监管仓视频接入工作,该局已在集中监管仓入口和车辆消杀区安装了两个摄像头,并接入了“赣溯源”平台。
为抓实风险防范,赣州市市场监管部门按照5.6万批次的食品检测量(不含快检)均衡推进食品检测工作,预计到年末,全市食品安全检测量可达到每千人4.5批次,其中市场监管部门年度食品检测量34347批次,目前已完成抽样8327批次,占全年目前任务的24.2%。为进一步织密快检网络,全市已配备快检车18辆,建成各类快检室177个,基本建成县级快检中心、基层分局快检室和农贸(批发)市场、超市自建快检室等多层次的快检体系,实现快检数据及时上传、快检信息及时发布、监管精准定位的快检模式。一季度开展食品快检41345批次,全年将达到每千人20批次快检量。此外,强化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全市已完成处置351件,完成率97.5%,下架、封存、召回不合格食品265公斤,已立案293件,罚没金额达257万元。
赣州市市场监管系统还不断强化能力提升机制,实施食品安全监管队伍能力提升三年计划,利用“赣溯源”“食安教育”等平台,采取网络培训、现场教学、交叉检查、案件评查四种方式,重点培养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日常监管、抽检监测、案件查办、应急处置四种能力,开展监管能力提升先进集体和监管能手两项考核,组建职业化食品安全检查员。
据了解,赣州市市场监管已把落实食品安全首要职责纳入食品安全考核,每季度进行跟踪调度,对问题突出的将执行约谈制度,进一步压实了基层市场监管食品安全首要职责落实责任。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