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增版内容>>

护肤品:功能性成为消费新趋势

2022-03-15 15:26:48 中国质量报

□ 本报实习记者 贾润梅

护肤品是一种能补充皮肤养分,保湿锁水、调节肌肤油水平衡,促使皮肤健康润泽、达到美颜目的的日用化妆品,同时它还具有抗皱、防衰老、祛痘、美白、抗炎舒敏等功效。

护肤品是化妆品中的基础护理类,包括面部护理、身体护理、手部护理和护理套装四大品类。面部护肤市场在整体美妆个护市场中占比最高,同时也是最为稳定的品类。截至2020年底,中国面部护肤品零售总额1965亿元,较上年增加225亿元,同比增长12.93%。


本报记者 王 嘉 摄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2月,中日韩护肤品品牌优势主要以滋润/保湿、植物/草本及提亮/焕彩为主,占比分别是83%、70%、49%,功能性护肤品成为消费趋势。护肤品是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产品,而且随着消费者护肤保养意识的不断提高,我国护肤市场将会进一步扩大,未来护肤市场的前景可期。

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增持续长

我国护肤品行业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了小作坊起步、工业化生产、海外品牌收购、国产品牌层出不穷等阶段,当前行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自2010年以来,我国护肤品行业发展迅速,特别是随着功能性护肤品的发力,带动行业迅速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10年—2019年中国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19年中国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2444亿元,同比增长14.7%,2016年以后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增速逐步上升。

随着90后逐渐成为消费的主力军,很多国内中小品牌的产品也在积极响应这一代消费者的需求,如妮维雅、旁氏、完美日记等品牌,从成分、功能、包装等方面入手,与年轻消费者的需求相呼应,使得中小品牌的护肤品越来越受欢迎。

相比彩妆类产品,护肤类产品的比重不断提高,由于天气、环境、饮食等原因,导致很多人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肌肤问题,人们越来越重视护肤,而且对于各种不同的肤质和皮肤问题,大多数化妆品企业都选择推出针对性的护肤品与使用方法,所以提高了护肤品产品的销量。

在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升、国人对外在形象要求与认知的提高以及核心消费人群结构的变化等一系列因素驱动下,国内护肤品行业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着稳健的增长,尤其是近两年以来,国内护肤品市场需求迅速增长,行业市场规模增速不断提升。即使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国内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仍然达到412.3亿美元,同比增长10.1%,占化妆品市场的56.32%,展现出行业较高的抗风险能力。

专家表示,我国护肤品行业还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未来中国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将继续增长,预计到2024年中国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将增长至4305亿元,2019年—2024年年复合增长率为12.5%。随着功能性护肤品市场逐渐平稳,中国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增速将逐渐趋于稳定。

功能性护肤品产品应运而生

近年来消费者对敏感肌肤问题的搜索度和关注度逐步升高,2016年—2020年,敏感肌肤问题的搜索指数从239提升至1020,反映了消费者对敏感肌肤问题的重视程度持续提高。另外,在消耗量方面,敏感肌肤人群使用护肤品的频率较高,超过20%的消费者一天内会多次使用护肤品;消费支出方面,敏感肌肤人群的支出费用与皮肤问题严重程度正相关。

敏感肌群体画像为高频化妆且支付能力强的都市女性。根据艾瑞咨询数据统计,敏感人群中以轻度型为主,肌肤表现多为泛红、红肿、瘙痒、刺痛和发炎等,轻度敏感人群大多是由于承受较大的生活压力,生活习惯等外部因素造成皮肤问题。敏感肌肤群体化妆普遍高频,大部分群体坚持工作日每天化妆,消费能力角度来看,弱度敏感人群月均花费位于100到299元区间中,重度敏感人群花费在2000元以上的比例高达14.3%,肌肤状态的好坏影响人群的购买力,同时敏感肌群体会坚持使用相关修复产品,超五成的敏感肌客户会因产品的效力而复购,敏感肌群体对产品的粘性较大。

从人群上看,购买能力强的部分注重成分的消费群体逐渐崛起。与普通消费人群相比,该类人群以中消费人群和高消费人群为主,其消费购买能力是高于普通消费者的,其在护肤产品的高消费也是驱动功能性护肤品行业发展的因素之一。

从消费者对护肤品成分的态度上看,不同护肤品的成分得到消费者广泛的讨论。从购买因素看,成分和功效是消费者选择购买护肤品的首要因素,超过53.2%的消费者会根据成分与功效来选择护肤品。随着护肤成分的科普率进一步提高,选择有针对性的功能性护肤品的消费者将会持续增长。

外部环境、情绪问题、生活压力等多种因素都会引起皮肤问题,我国有超过70%的人群存在皮肤问题,其中42.3%的人群会选择使用药品或护肤品治疗皮肤问题。

此外,消费者在疫情发生后由于长期佩戴口罩产生了许多新的皮肤问题,大家更多的关注点落在了护肤产品的功效和安全性上。数据显示,超过60%的人群在佩戴口罩后皮肤会产生爆痘、泛红等问题,有治疗皮肤问题需求的人群进一步增长。护肤理念方面,疫情发生后消费者选择护肤产品更趋向理性,更重视于护肤产品的功效和安全方面,主打成分和功效的功能性护肤品将更加受到消费者的喜欢。

护肤品行业发展还有提升空间

行业竞争不规范、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我国护肤品生产企业众多,但一些企业规模较小,产品档次和质量较低,且为维持企业正常运作往往会采取低价策略进行竞争,或以牺牲产品质量和安全换取短期利益。而且由于企业规模有限,研发能力与产品设计较弱,存在模仿名牌企业、品牌产品或者模仿知名产品的宣传理念或者设计的情况,以上这些不规范行为将限制护肤品行业的整体发展。

国内品牌产品核心竞争力不强。相对于国际护肤品品牌,国内护肤品企业在品牌知名度、品牌运营经验及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相对不足,研发投入相对较少,产品品牌知名度欠缺。尤其在高端产品领域的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而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以及消费升级的驱动,叠加电商渠道的快速崛起,国内护肤品品牌资金实力逐步增强,同时依托本土优势率先把握住化妆品行业营销模式转型的趋势得到突破性的发展,逐渐在一二线城市取得了一定的市场竞争优势,国内护肤品品牌整体核心竞争力正稳步提升。

电商渠道有待进一步规范。护肤品电商渠道,特别是C2C电商平台上存在较多来自中小卖家、产品安全性无法保证的货品,用户的消费体验和售后保障较差。此外,电商渠道缺乏有效监管、曝光处罚力度不够、消费者维权困难等问题也亟待规范。有效规范护肤品电商渠道的销售将成为影响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国护肤品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安全、绿色天然护肤品成为市场未来发展永恒的主题。护肤品主要用于人们面部的营养与保健,产品与皮肤的高度亲和、无刺激、无负担,应是消费者的首选。借助于现代先进的萃取技术将天然产物中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并复配护肤品基质原料而研发绿色、安全的护肤品,将是护肤品企业永续发展的主题。源自天然成分和原料的配方、零添加化学刺激性成分、功效俱佳的产品,是消费者对护肤品安全性的关切焦点,也是今后护肤品企业研发的重点内容。

介入草本萃取成分研发功能性护肤品将成为一种趋势。近年来,各大护肤品牌相继推出具有安全成分和特定功效的草本护肤品,如百雀羚、百草集、相宜本草、韩束、一叶子等。我国素有天然药物王国的盛誉,中草药品种繁多,中医理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研发以天然植物尤其是含中草药成分的功效性护肤品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富有中国元素的草本护肤品,必将达到新的高度。

集防晒和抗衰老为主的多功效产品将是一个发展方向。太阳中的一部分紫外线(波长290-400纳米)可使皮肤干燥、失去弹性、加快衰老和出现皱纹,还能使皮肤表面晒黑、出现鲜红色斑、肿胀甚至脱皮。因此,研发集防晒、抗衰老的多功效产品,有效防止皮肤受紫外线过度幅射产生病变显得尤为重要。将防晒剂有选择性地进行复配,能起到广谱防晒、协同增效的作用,配方中再介入天然保湿剂、基质油脂和添加剂等,能开发出兼具润肤、保湿、防晒、抗皱、遮暇、提亮肤色、表皮更新等多种功效于一身的产品,受众人群广泛。

男性护肤对未来市场扩容将增添新的动力。1980年,日本花王碧柔男士护肤品(洗面奶)进入国内市场;1985年国内本土品牌大宝凭借“大宝天天见”的广告语开创了国内本土男士护肤的先河(代表品牌SOD蜜),实惠的价格和高性价比至今如初。当今男性消费者的思想已冲破以前旧观念的束缚,男士护肤品已成为男性改善自我形象,成功塑造男性气质的重要媒介。在被称为“颜值经济”的护肤品行业快速发展潮流中,男性也将逐渐成为拉动护肤品市场消费扩容的庞大群体。

消费提示

1.根据肤质选择护肤品。消费者要了解自己的皮肤性质,根据自己肤质情况选购护肤品。在购买化妆品前可以先检测自己的肤质,再来购买适合的产品。切忌连肤质都不清楚就随意购买产品使用。不能跟风或者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2.根据皮肤问题选择护肤品。每个人或多或少有些皮肤问题,针对皮肤问题来选择护肤品也是一种选择方法。一些消费者的皮肤干燥缺水,那么就需要购买补水保湿及滋润型护肤品;皮肤暗沉有斑点,那么就需要购买祛斑亮肌的护肤品。

3.根据季节气候选择护肤品。不同季节的温湿度不同,且南方和北方的气候也有所不同,皮肤面临的环境不同,适合的护肤品自然就不同。例如在较为干燥的春天和冬天就需要多多保湿,在炎热湿润的夏天就需要多补水。

4.选择成分安全的护肤品。购买化妆品时尽可能到正规的化妆品店、网上旗舰店或官网购买,避免购买到假冒伪劣的产品。同时,还要注意产品的成分是否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皮肤容易过敏的女生尤其要注意护肤品中是否含有过敏原。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电动自行车:提升安全性能“在路上” ...

  • 智能手机:品质比配置更重要

  • 羽绒服:保暖、超轻成消费热点

  • 童装:市场刮起“国潮”风

  • 方便面:方便、健康需各美其美

最新新闻